为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滕州市委编办采取“123”工作法,坚持源头预防、常态预防,全面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有效预防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一、聚焦一条“主线”,推动预防教育常态化。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主线”,坚持内外联动、宣贯结合,营造机构编制工作刚性约束的浓厚氛围。一是对外抓宣传。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的宣传为重点,推动《条例》进滕州市委常委会、编委会、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宣传,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机构编制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内部抓贯彻。严格贯彻落实《条例》,制定《中共滕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和《中共滕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严格按程序和制度权限办理机构编制事项,从组织制度、运行方式、审批程序上,确保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实处。
二、用好两个“课堂”,推动预防教育精准化。盯住、管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引领“绝大多数”树牢“编制就是法律”意识。一是用好“党校课堂”。充分利用党校阵地,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学习纳入党校主体班次,邀请省委编办领导来滕授课,对《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等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详细阐释讲解,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自觉主动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巧设“现场课堂”。精心制作《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汇编》《给主要负责同志的一封信》,创新采取“一书一信”形式,结合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能运行监管等工作,深入60余个市直部门(单位)、21个镇街开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送课上门”活动。通过现场深入浅出讲解机构编制工作程序、监督检查发展进程、纪律要求等内容,极大地普及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
三、抓牢三项“机制”,推动预防教育具体化。强化协同联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在整体推动上互相补位,形成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预防教育监督合力。一是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制定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巡察、审计等工作的协作配合机制,将机构编制纪律执行情况纳入巡察、审计,明确任务重点,健全完善线索移交、问题整改反馈等工作程序,以工作联动形成查改合力,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严防“条条干预”。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制度,严肃纠正“条条干预”行为,印发关于严禁“条条干预”有关通知,明确具体内容,严明工作纪律,畅通反映渠道,推动源头预防。将“条条干预”行为纳入职能运行监管,引导各部门(单位)自觉杜绝“条条干预”行为。三是完善案例通报机制。及时转发上级通报的地方机构编制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要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充分发挥“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结合警示教育,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着力强化部门(单位)机构编制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