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滕州市委编办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基础,聚焦靠前指导服务、厘清部门权责、强化监管考核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全面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履职、规范履职、高效履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体制机制保障。
一、完善体制机制,夯实清单基础。建立健全“部门自审、编办审核、司法审查”工作机制,在部门内部形成“业务科认领、人事科审核、法规科审查”的工作链条,在审核过程中压实机构编制、司法部门责任,确保清单职权法定、依据充分、事项完整、表述准确。配套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编制《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指南》,明确事项调整程序方法,通过即时提醒和集中催办双管齐下,督促指导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机构职能调整等情况,及时更新权责清单。今年以来,累计动态调整权责事项265项,切实维护权责清单的时效性、权威性。
二、靠前指导服务,提升工作效能。聚焦提升实操效能,编制《权责清单系统操作手册》,明确权责清单事项新增、变更、取消等规范化操作流程,配套制发《无需认领事项、部分认领事项操作明白纸》,确保各部门“一看就懂、上手就会”。健全清单调整联络员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依托微信、山东通等平台,建立权责清单工作交流群,通过群内提醒、电话指导等“点对点”服务,实时解决操作难题。实施台账式跟踪管理,利用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系统监督管理模块功能,对本级领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清单认领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建立台账并动态跟踪,坚持“一事一议、对账销号”,确保所有事项应领尽领、不漏不少。
三、厘清职责边界,避免推诿扯皮。紧扣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关键节点,做好权责清单与“三定”规定、机构职能的精准衔接,2024年党政机构改革后,根据职能划转,及时指导新闻出版、文旅执法、民政、金融等领域完成311项权责事项调整工作。依托诉求办理反馈、日常监管等渠道,精准掌握部门间职责交叉问题,会同司法部门建立协商处理机制,及时靠上解决。近年来,先后界定“道路交通设施安装和维护方面”“二手车交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散等争议事项40余项,细化部门间职责边界事项131项,同时研究制定《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属地单位职责边界清单》。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主协办关系,从根源上解决部门间推诿扯皮情形。
四、强化监管考核,规范权责运行。全面落实权责清单网上公示制度,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部门开展行政管理有据可依、群众办理事项有单可循。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制度长效监管机制,将权责清单管理情况纳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构编制事项执行情况评估等工作,实现权责运行全程可控。创新考核激励机制,把清单认领、公示、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倒逼部门优化职能、提升效能,让权责清单真正成为规范行政、服务群众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