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滕州市委编办持续深化“精编善政”党建品牌建设,围绕强理论、提效能、聚合力、激活力,做深做实“善”字文章,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焕新提质。
一、“善”学习,夯实机构编制工作理论基础。一是深学细悟筑根基。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点内容,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引领学、周一课堂全员学、线上线下自主学、青年理论小组体验学、精读六本书深入学的“五学”联动机制,去年以来,开展专家辅导、视频教学、交流研讨等学习活动70余场次,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二是立足岗位提能力。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机构编制工作论述摘编》,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编纂印发《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汇编》作为“案头书”,定期开展干部上讲台,形成岗位业务“大家讲”的比学赶超氛围,引导干部学深理论政策、学精业务工作,持续提升履职能力。
二、“善”统筹,提升机构编制服务发展效能。一是统筹全局与重点。以服务中心大局为主线,聚焦经济发展,为发改、应急等6个部门核增行政事业编制。聚焦文化建设,新设岗上遗址管理服务机构,提高墨子研究中心机构规格。聚焦服务民生,调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体制机制,保障“榴枣归乡”工程、教师域外回引等用编需求。二是统筹力度与温度。监管有力度,全面规范滕州市内设机构设置,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0份,持续跟踪整改质效;完善机关与事业单位考核结果挂钩激励约束制度,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全方位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服务有温度,编印入销编工作明白纸,编制《事业单位、党政群机关登记赋码一本通》,提供7×24小时咨询服务,持续深化“服务型”编办建设。
三、“善”借力,汇聚机构编制发展合力。一是发挥部门联动合力。建立大监督格局,联合巡察办、审计局,研究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作配合机制的通知》。建立大共享格局,加强与组织、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减员、领导干部调整、公务员录用、事业单位招聘等信息推送机制,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水平。二是营造法治化氛围。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宣传为主线,推动机构编制法规制度进市委常委会、编委会、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行政学院),创新“一书一信”方式,为镇街、部门主要负责人上门送《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汇编》《给主要负责同志的一封信》,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和预防教育,切实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宣传体系,提升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
四、“善”借智,激发机构编制发展活力。一是向外“找差距”取经。主动对标对表,畅通与外市县区的沟通渠道,近年来,聚焦职能运行监管、监督检查等重难点工作,通过主动“走出去”、真诚“迎进来”等方式,实地交流学习10余次,与寿光、荣成等20余个外市县区搭建“常来往”平台。二是向内“深思考”谋划。研究确定“1216”工作思路,深化“快透准密”工作标准,坚持岗位化运行、条线作战、全员攻坚等工作机制相结合,通过点线面协同发力,全面激发干部改革攻坚精气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高效落实。三是横向“实调研”问计。坚持不调研不决策,围绕去年以来调整的19项机构编制事项,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吸收意见建议70余条,力求全面准确掌握实情,最大限度提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