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委编办聚焦人才引育、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各类机构编制资源统筹力度,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基础性作用,深化“优编强基”改革,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聚焦优编强才,强化人才引育实效。一是完善人才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的意见》,明确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有效构建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二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在全市统筹调剂320名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实行专编专用、滚动使用、动态管理,用编进人计划向人才工作倾斜,2024年下达计划40名,专项用于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切实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编制资源支持保障。
二、聚焦优编强教,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去年以来,整合撤并30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将教职工和学生并入镇中心学校或周边学校,收回教师编制100名,专项用于新设立学校的编制核增,进一步优化教师编制配置,有效服务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推进编制持续达标。积极应对中小学入学高峰,为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持续达标,会同教育部门对全市未来几年中小学在校生数进行预测分析,坚持内部统筹挖潜,积极对上汇报申请使用周转编制,全力推进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持续达标。
三、聚焦优编强医,加强医疗体系建设。一是优化公立医院布局。为实现医疗资源集约、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应,整合市中医医院、市工人医院,重新组建市中医医院(市工人医院),加强实地调研,按照有关标准重新核定人员控制总量数,强化专业力量配备,推动公立医院融合发展。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力量。用编计划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倾斜,近三年共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达用编计划290名。积极落实中央编办关于保障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部署要求,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审核安排乡村医生用编计划10名,为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强力支持。
四、聚焦优编强镇,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是优化镇街管理体制。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综合我市21个镇街发展实际,差异化设置各镇街机构个数,其中4个镇街设置10个机构,13个镇街设置9个机构,4个镇街设置8个机构,优化镇街机构设置。编制镇街岗位目录,在限额内给予镇街自主权,建立机构与岗位“一对多”的对应机制,明晰职责关系,完善镇街管理体制建设。二是加大资源倾斜力度。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加大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力度,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为21个镇街下沉行政、事业编制近130名。根据镇街空编情况,优先保障镇街人员补充,协同有关部门审核安排各类公费生培养计划和“三支一扶”岗位招募计划,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