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市发展和改革局《滕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2-23 00:00:00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市发展和改革局《滕州市20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的通知

滕政办发〔2023〕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市发展和改革局《滕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滕州市第十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223



(此件公开发布)


滕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市发展和改革局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面对错综复杂宏观环境和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强力推进“七项创新突破”行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凝心聚力抗疫情、稳增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疫情防控高效有序。深入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严格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和省委5+1”“4+3”“43部署要求,全面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能力,成功处置两轮突发疫情,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1.31亿元,增长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59亿元,同口径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我市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制造业、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县域旅游等10个百强县,获评全省工业、文旅康养、现代流通、民营经济、建筑业等5个十强县,连续3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

(二)坚定不移强工业、兴产业,强市建设全面起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全面压实“链长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43亿元,增长7.4%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30亿元、300亿元、130亿元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山东站)在滕启动。企业培育成果丰硕。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60其中营收过10亿元达到15家;新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53家,联泓新科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威达重工获评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辛化硅胶荣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市各类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总数达到71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5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6我市蝉联“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入选“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9%中材锂膜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联泓新科等3家企业跻身全省民企创新(创新潜力)百强。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个,惠众电商创业园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技术焕新加力提速。100重点技改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57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20个项目列入省技改导向目录氨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入选“山东省智能化技改10大优秀案例”新授权发明专利99件,北玻院“风电叶片主模型制作工艺”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我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县平台载体提档升级。“墨子云谷”建成运营,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省工业互联网园区培育名单,成功创建省双创示范基地。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顺利通过应急部安全整治提升等级复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名单。滕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我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家国家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的县级市。

(三)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新招引过亿元项目148个,其中过50亿元项目8个,过100亿元项目4个,投资269.5亿元的山能鲁化新能源材料等大项目签约落地122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9.7亿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投资计划,其中总投资570亿元的36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度均创历史新高;32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投产。要素保障坚强有力。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11个省重大项目争取土地指标1307.818个项目发行专项债券24.68亿元,4项目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投放9.53亿元,争取上级各类无偿资金37.78亿元。创新设立12亿元的工业技改、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基金,撬动贷款15.3亿元,全国农发行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在我市落地。市场消费逐步回暖。全面落实促消费政策,发放购房、汽车、家电、餐饮、购物文旅等消费券2000余万元,拉动消费5亿元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13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6.98亿元。建设运营16个镇级、2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9个村、5个镇入选中国淘宝村、淘宝镇,8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供应链基地,全市网络零售额达58.22亿元,增长12.1%

(四)持之以恒抓改革、促开放,动能活力充分释放。改革攻坚纵深推进。以集成改革助力打造新材料领军企业相关做法在新华社、省委《山东通讯》刊发;养老产业发展典型经验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批示肯定;“凫山快乐成长营”经验做法被全国妇联、民政部充分肯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66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做法被国家信用信息中心刊发推广,我市成功创建全省社会信用建设典型城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企呼政应、接诉即办”机制,解决各类企业诉求问题467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16项高频民生事项委托下放到镇街行使,“跨省通办”事项扩容至156个;推出141个“一链办理”事项主题清单,《将人防事项融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典型案例。优化营商环境“五式工作法”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推广。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传统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线上线下参加展会活动,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7.59亿元,增长77.7%新设外资企业21家,增资2实际利用外1.44亿美元,增长56.3%;全市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及日韩资占比分别达到81.2%45%12.7%,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统筹兼顾提品质、扩能级,城乡面貌加速蝶变。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启动梁场、张刘庄等7个棚改项目,8个片区76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新建公园游园7、“口袋公园”28个,打造生态街巷片区28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墨子湖隧道、荆河东路、善国北路等18道路桥梁建设工程建成通车;新增停车泊位6200余个,新建改造燃气管网30公里、供热管网13.4公里、供水管网45公里,25公里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完成,我市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西岗、木石跻身“全国百强镇”,东郭镇跻身“全国千强镇”,东郭镇党委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夏粮总产达44万吨,刷新全省小麦单产和全国优质超强筋小麦单产两项纪录,我市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列入全省首批6个吨粮县;创成省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滕州马铃薯”等5个品牌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品牌。集中打造16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区65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03亿元我市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60“山水林田大会战”项目全面竣工,新造林6248亩,建设提升环城绿道、生态廊道134千米,治理河道72千米,修复湿地850亩。第四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3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界河、小魏河以及十字河南支获评省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滕州智慧环保指挥中心投入使用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3天,同比增加12

(六)用情用力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10件惠民实事完成年度任务,9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提高10%以上全市民生支出83.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7%,同比提高1.24个百分点。增城镇就业1.66,开发城乡公益岗位1.05万个,我市入选全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名单。新增养老床位1960个,“滕爱您”社会救助品牌获评全省县级优秀社会救助品牌,我市顺利通过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评估验收。公共服务更加健全。枣庄工程技师学院通过省政府批复,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9处,增加学位9000个。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438种慢性病、常见病基本药物下沉基层,县域就诊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举办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6300余场,成功举办第十九届红荷节、第六届滕州书展活动,岗上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市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滕州”“法治滕州”建设,刑事、治安、可防性案件分别下降38.4%13.5%16.5%,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和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e呼善应”基层治理经验在《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刊发推广,我市获评全国县域治理能力百强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国防动员、市场监管、工人队伍、社会慈善、老龄及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内三重压力叠加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四新经济占比低,新产业新业态支撑较弱,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工作距离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沉着应对、综合施策,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收官之年。总的来看,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推进高质量发展仍有许多瓶颈。但更要看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省紧抓国务院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双碳战略实施枣庄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必将得到大力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叠加释放动能,我市发展基础好、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只要我们笃定信心、稳中求进,既定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以“七大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经济提速增效,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滕州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分析202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税收收入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用外资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围绕实现上述发展目标,2023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产业集聚上再加力。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主攻锂电池隔膜、电池级电解液和锂电池储能,加快中材锂膜三期、欣旺达零碳智慧产业园、联泓碳酸酯等6个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签约、在谈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有影响力的锂膜和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围绕氨基、醇基两大产业链,加快聚酰胺6切片、联泓格润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打通煤化工从原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产业链,力争高端化工产业主营收入突破360亿元。全力支持威达重工、腾达紧固、山森数控等链主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大连科德、冈田刀库等补链强链项目,力争高端装备产业主营收入突破330亿元。依托中材锂膜、北玻院、辛化硅胶等企业,培育壮大锂膜新材料、复合材料、硅胶材料规模,加快北京联绿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洽谈进度,力争新材料产业主营收入突破135亿元。全力推动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煤电、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园区建设上再加力。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经开区”的目标定位,加快总投资609亿元的32个工业项目和总投资40亿元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全力争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定位,抓住省政府出台《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管理办法》重大机遇,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推动鲁化、联泓形成产业突破,推进山海锂电、天赐新能源等电解液配套项目及综合设施提升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化工新城”。高铁新区围绕“打造新地标,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鲁班智能制造产业园、墨子湖周边提升以及“614管网”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东部新城区。墨子科创园围绕“科创企业孵化器”的目标定位,依托老虎工业云、中信云机网等企业吸引更多科创型企业入驻,全力打造不占地、不冒烟、不排污的数字工厂。持续完善其他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加大项目招引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大中小微企业分工协作的特色产业聚集园区。在企业培育上再加力。加力培育247”领航企业,支持重点企业延伸链条、对外合作、兼并重组,力争营业收入过10亿元企业发展到16家,过20亿元企业达到8家。加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分层分类、动态管理的企业梯队培育名单,力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等企业总数突破100家。加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新增“四上”企业150家、总数突破1000家,力争年内实现2家企业提报上市辅导,2家企业挂牌上市。深入实施技改焕新行动推动108重点技改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力争年底完工50以上在创新驱动上再加力。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快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力争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0人以上。全面深化与中科院、华中科大、山东科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强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以上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70以上。

(二)聚力聚焦扩大内需战略,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强力推动消费复苏。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面落实提振消费措施,加大房地产、汽车、家电、餐饮购物等重点领域消费券发放力度,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全力促进消费复苏回暖加快推进吾悦广场、八佰伴等新商圈建设,培育壮大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力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以建设省级现代流通强县为抓手,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力争建设改造镇级商贸中心2-3个,培育特色商贸镇1-2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00家以上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相关措施,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聚力抓好项目引建抢抓枣庄市打造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示范基地机遇,精准循链沿链招引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补链强链项目,力争全年招引过亿元项目120个以上,其中过10亿元项目20以上,过50亿元项目8以上,过100亿元项目2以上。坚持“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赶进度、建成项目快投产”,持续深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和项目专员制度,定期通报、亮屏督导,确保年内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竣工40个以上,力争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全力强化要素保障。优先保障省级重点项目对建设用地、能耗压减、环境容量等要素需求,梳理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全力破解项目用地要素制约,确保落实各类建设用地指标3000亩以上。抢抓中央、省系列稳增长扩投资政策机遇加大总投资798亿元的专项债券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发债金额达到25亿元以上进一步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资金落实。最大程度发挥12亿元产业基金效力,极探索由资源要素优惠向资本直接投资方式转换的滕州模式。

(三)聚力聚焦深化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加快盘活低效无效资产,推动国有资本向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新兴产业领域转型。深化金融服务改革,大力开展专利权、商标权、股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全面抓实预算绩效管理,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化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救治能力全面升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推进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服务集成,推动高频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就近办”,全力打造“滕善成”政务服务品牌。用好“企呼政应、接诉即办”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将“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拓展到更多行政执法领域,最大限度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服务续抓好新的退税减税优惠政策落实,巩固拓展“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助力市场主体迸发更大活力。强化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级重大平台,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大力开展“百企出国门”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全力以赴抢订单、拓市场确保年内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0家,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20亿元。精准参加青岛峰会、“选择山东”云平台等外资招商活动,鼓励内资企业通过参股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吸引外资,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基建等领域外资引入力度,扩大日韩、欧美外资规模,力争全年利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

(四)聚力聚焦城乡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城市更新。加快临滕高速滕州段建设,实施青啤大道东延、善国路北延、振兴路南延、府前东路贯通16条道路新建续建工程,新建改建道路24公里,新建跨冯河桥梁6座,年内建成通车4。实施6个片区41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8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117户,稳步推进梁场、张刘庄等7个区域棚改新建项目。聚焦绿色长廊建设,重点实施荆河上游城区段综合治理、墨子大道、龙泉路、铁西公园、振兴公园等景观绿化工程,新建公园游园2口袋公园13处、生态街巷25处。精细城市管理。深入实施市容环境、城乡共创等七大提升工程,集中攻坚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关键点位脏、乱、差专项整治,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城区市政设施无障碍环境改造工程,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电网、地下管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用好数字化城管智慧水务监督平台,提升市政设施管理、应急防汛指挥、管网监测等智慧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棚户区改造、各类商业用地及房地产用地、各类工业园区等区域纳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更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产量80万吨,全力争创全省首批“吨半粮”示范区;做强滕州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品牌,全力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让农村更美,完成45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4.5万户农村清洁取暖建设,实施6座农村危桥改造和25.7公里乡道提升工程,力争新增省市美丽乡村22个。让农民更富,深入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强村计划,力争集体收入过100万元以上村达到80个,全力促进村民增收,加快共同富裕进程。

(五)聚力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开展空气污染源头治理,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38公里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等工程,全面完成马河、户主水库增容工程,加快推进北沙河上游段、郭河中游段治理,新创建2个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强化生态修复治理,新增破损山体修复面积77公顷以上,建设提升绿道100公里,治理河道45公里,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抢抓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机遇,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建设,走实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实施滕州一中等8所学校新建续建扩建,新建校舍13.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5600个。加快市中心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水平。开展省市县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30场、“一村一年一场戏”1043场,办好墨子文化节、微山湖湿地红荷节、滕州书展等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抢抓大运河文化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机遇,打造“三河三带”文化旅游带、五大文化片区,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扎实兜牢民生保障。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45万人。完善优化“一老一小”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档次和水平,力争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5%以上;严格落实孤儿等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积极打造镇街、村居未成年人保护活动中心样板;擦亮“心滕你”服务品牌,实现“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镇街全覆盖。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进“e呼善应”基层网格化治理,深化“统一战线+人民调解”非诉讼纠纷解决途径。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强化校园、交通、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化平安滕州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涉枪涉爆、制贩毒、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持续深化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滕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同时,继续推进国防动员、防灾减灾、压煤搬迁安置、工人队伍、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慈善老龄及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附件:2023年滕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附件

2023年滕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指标名称

2022年

2023年

完成

增长

增长

生产总值

901.31亿元

4.2%

5.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

——

10.1%

10%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3.59亿元

6.4%

6%以上

税收收入

53.8亿元

3.6%

5%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4%

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6.98亿元

-2.5%

平稳增长

外贸进出口总额

107.59亿元

77.7%

平稳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

1.44亿美元

56.3%

平稳增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835元

5.5%

5.5%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以内

绿色生态

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