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措施)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应急处置措施相关信息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应急处置措施相关信息
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为使医院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性应急事件,并降低由此造成的危害,特制定医院应急管理制度。
1、书记、院长是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医院突发公共性应急事件管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院领导班子是组织决策层,各有关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中层干部承担具体贯彻实施的职责。
2、建立并完善紧急状态管理预案与运行机制,并纳入整个医院管理的体系中。
3、制定各类突发性应急事件(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与事故等)应急管理预案,并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系统的应急培训,开展针对性演练。
4、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保证应急反应期间内部的协调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完善紧急人员召集、物资器材调配程序以及休息日、夜间、节假日的应急对策体制。
5、建立并完善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应急管理体制,根据功能、任务、规模,在特定区域储备一定数量的食物、药品等灾害与应急物资。
突发事件报告及信息发布制度
1、发生任何紧急事件,所在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及应急办报告,以利于医院在最快时间内组织、指挥投入工作。
2、任何科室、人员均有责任和义务在投入紧急救援的同时,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
3、有关部门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投入工作,对现场进行勘察并详细记录。
4、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发生的名称、部门、联系人及电话;
(2)发生地点、时间;
(3)主要内容及经过。
5、任何广播、电台和外界机构要求采访时,应向医院领导报告;由医院领导或其指定人员接待、陪同新闻采访人员。采访应实事求是,切实维护病人的隐私权,要尊重病人习俗,遵守国家法律、医院的权利和规章制度。如需要,医院将定期发布消息,任何私自散布不负责任和未经证实的消息,医院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制度
为做好我院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应急抢救,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应急物资是指在事故即将发生前用于控制事故发生,或事故发生后用于疏散、抢救、抢险等应急救援的工具、物品、设备、器材、装备等一切相关物资。
2、应急物资由后勤部、药学部、器械科等部门采购,一一填写入库清单,经验收后统一入库保管。应急物品管理要建立专帐,由专人管理。
3、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
(1)经检验合格的应急物资,必须实行分区、分类存放和定位管理。根据库房条件以及物资的不同属性,将储存物资逐一分类,根据其保管要求,仓储设施条件及仓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存放区。
(2)应急物资应妥善保管,以保护物资的质量。储备物资应防止受到雨、雪、雾的侵蚀和日光曝晒。
(3)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检查人员每月要定期检查一次应急物资和工具的情况,发现缺少和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提出和督促,确保正常使用,检查人员每次检查时要进行详细记录,留存备查。
(4)应急物资的调拨由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使用。应急物资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4、储备种类及任务
应急储备物资包括应急期间需要的处置突发事件的专业应急物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用于救济的基本生活物资及与医务、病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资三大类。
后勤部、药学部、器械科根据职能,完成应急物资储备任务,统计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储备场所及负责人,定期检查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动态管理全院应急物资储备信息,掌握应急物资状况,及时、准确为领导小组提供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院内、外和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
为提高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性事件所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院内、外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
1、领导小组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类应急事件协调、指挥、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协调抢救设备、药品、救护人员的调配及后勤保障等。同时,根据卫生应急需要,配合全市应急领导小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并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2、专业分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组,分别负责以下具体工作:
(1)协调督导组:由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人力资源部、医教部、护理部、宣传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应急人员的调配;对外协调、宣传、信息发布及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
(2)医疗护理组:由医教部、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含急诊科)组成。主要职责:负责意外伤亡事件抢救的组织实施、转诊,对危重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手术;负责全院参加应急的医护人员调配及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外派医疗队等。
(3)感染管理及疫情信息组:由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及公共卫生科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负责疫情上报;全院公共场所、各科的常规消毒及发现传染病后的特殊消毒及终末消毒,重点是发热诊区,急诊科、放射科和检验科;加强员工保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4)后勤保障组:由后勤部、安全保卫部、器械科、药学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后勤部负责各种后勤物质供应,工作人员的休息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器械科和药学部分别负责各种急救所需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及急救药品的供应;安全保卫部负责院内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在应急工作的过程中保障医院的工作秩序,保障工作人员及医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3、协调机制:各专业组应在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有序开展工作,不得相互推诿。当出现交叉与重叠时,或某项申请需要多个科室负责协调时,医院应急办牵头与其他科室共同协办管理,必要时由应急办负责各科之间的管理协调。在管理协调出现困难时,由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各科室间应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通报情况。全院各应急专业组要以大局为重,无条件服从并圆满完成指令性应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