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冬季养生防干燥,教你五个小妙招
一到冬天这个季节,天气变冷,一些小伙伴们就会觉得特别干燥,皮肤干燥、鼻咽干燥,感觉身体好像处在沙漠之中,一些小伙伴还会出现干咳情况,真是难受极了。
今天我们就讲讲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预防干燥!

一、冬季干燥的原因
冬季干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冬季的冷空气来自北部西伯利亚,含水量较低,会导致空气湿度降低。而且供暖系统的使用会进一步降低室内湿度,使得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燥、粗糙。

二、冬季干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1
呼吸系统
冬季干燥容易损伤肺部,导致干咳少痰、喘息胸痛等症状,干燥的空气会降低呼吸道的弹性,使纤毛活动减少,从而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容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冬季乍暖还寒的,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感冒等传染病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招。
2
消化系统
冬季干燥同时也会对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因为干燥的环境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胃肠功能变弱,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体内水分减少。同时缺乏水分也会引发大便干燥等问题,引发便秘。
03
皮肤问题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下降,干燥的气候会使皮肤失去水分,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甚至出现皮肤裂纹和老化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感染。
干燥的空气还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

04
情绪和睡眠问题
这是因为冬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导致心烦不眠、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
此外,冬季光照减少,万物萧条,容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这种情绪波动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三、冬季养生防干燥的五个小妙招
01
增加水分摄入
冬季由于空气湿度较低,容易导致体内水分不足,增加水分摄入是预防干燥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通过多喝水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建议每天饮水量较春季增加500毫升以上,以滋润身心。特别是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有利于润肠通便。

02
注意保湿
冬季由于气候干燥,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紧绷等问题,因此保湿是冬季护肤的重要任务。建议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使用去油力强的护肤品,洁面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或面霜,为肌肤补充水分。
每周可进行1-2次面膜护理,深层滋养肌肤。外出时可使用较为滋润的护肤品,避免皮肤干燥。
03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应以养阴润燥为主。水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滋阴润肺、生津润燥,如梨、葡萄、猕猴桃、苹果等,特别是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的功效,在冬季防干燥的养生中非常适合。

多食用蔬菜也十分有利,如萝卜、白菜、菠菜、莲藕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蜂蜜、银耳、百合、核桃、芝麻等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是秋冬季及调理身体的佳品。
蛋白质是产生热量的重要来源,因此应适当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提高抵抗力,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
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干燥症状。
04
使用加湿器
使用加湿器可以有效地增加室内湿度,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在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控制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加湿器最好放置在离人体较远的地方,避免直接对着人吹,也要避免将加湿器放置在床头等密闭空间内,以免导致局部湿度过高。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和污浊,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05
适当运动
冬季适合进行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从而加重干燥。
运动前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适量饮用蜂蜜水、梨水等具有润燥功效的饮品,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但需要注意,运动时应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和出汗过多,以免耗损体内津液。
在进行运动前,务必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以提高肌肉温度和弹性,减少受伤的风险。此外,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在锻炼后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停留,以防感冒。

四、保持良好情绪
气候干燥,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等,因此调节情绪是冬季养生的重要方面。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可以通过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户外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通过培养阅读、绘画、音乐等兴趣爱好来陶冶情操,转移注意力,也是缓解干燥带来的情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从秋愁中解脱出来。
多晒太阳也能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阳光能促进大脑内5-羟色胺的合成与释放,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最佳晒太阳时段为清晨8:00~9:00和傍晚16:00~17:00。
总而言之,通过增加水分摄入、注意保湿、饮食调理、使用加湿器、适当运动等五个小妙招,您可以有效预防干燥,享受舒适健康的冬季。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