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健康科普)世界痛风日——关注高尿酸、关注痛风,走出误区,回归科学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4-10 11:16:15

分的比重增大,使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尿酸血症也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第四高,跻身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行列。

痛风应如何预防?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01


什么是痛风?

0

1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于身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于尿酸在关节内大量沉积形成尿酸盐结晶,对关节造成刺激而导致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



0

2

痛风的病因有哪些?

1.持续的高尿酸血症是生理先决条件。

2.家族遗传。我国大约有10%~35%的痛风患者有家族史。

3.年龄、性别因素。痛风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痛风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女性痛风患病率在绝经期前低于男性,之后迅速上升。

4.饮食因素。食用过多红肉、动物内脏、含果糖饮料、酒类、贝类等可导致痛风发生率增加。

5.合并症和药物因素。痛风最常见的3种合并症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51.9%的患者体重指数超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增加4倍,肾脏疾病患者风险增加6倍。一些免疫抑制剂、利尿剂和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以及低剂量阿司匹林、吡嗪酰胺和烟酸等易引起痛风。




0

3

痛风有哪些症状?

     急性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最常发病的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即大脚趾),亦可见于手部的关节、膝盖、肘部等部位,多于半夜发作,发作时关节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0

4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害是什么?

(1)痛风石: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聚集形成结晶,称为痛风石,多见于血尿酸长期控制不佳、痛风反复发作、病程久的患者。痛风石可分布于全身各部位,常见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症状。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

(2)关节畸形:痛风反复发作,病程长者,关节腔沉积大量尿酸盐结晶,可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3)肾损害:尿酸结晶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合并肾损害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可导致多个靶器官的损伤,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息息相关,可能影响预期寿命,应定期监测靶器官损害并及时处理相关合并症。


0

5

痛风应如何治疗?



     痛风的治疗是综合的,除了生活方式改善,主要还是需要药物治疗,不同药物适用人群不同,需由正规医院的医生评估后使用。



0

6

痛风应如何预防?

1.合理控制饮食,三餐定时定量,限酒禁烟。减少高嘌呤食物和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正常人每天嘌呤摄入量大约600-1000mg,痛风急性期患者嘌呤摄入量控制在150mg以内,每天食盐量5-6g为宜。)


2.摄入充足的水分,建议每日2000ml以上。

3.规律作息,减少疲劳,防止突然受凉。

4.适当增加体育运动。

5.采取有效药物治疗。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