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健康科普)各类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 来自: 时间:2025-05-08 10:34:44

各类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常见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猩红热等。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主要为发热、咽痛、头痛、咳嗽、咳痰、皮疹、乏力等。

防护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多喝白开水,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2.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建议出入医院、公交、商场等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3.学校及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学生聚集性病例,应及时上报卫生和教育部门。4.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对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儿童应按国家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按照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

儿童注意防范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排泄物,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传播。防护措施: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指导儿童科学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洗手时用肥皂搓手20秒。2.家庭常备“84”消毒液,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并对家里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3.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4.儿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儿童手、足、口、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

注意花粉过敏山花烂漫之时,花粉过敏高发,对于易过敏人群,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护措施:1.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较高时段外出,减少花粉的吸入量。花粉高峰期,如遇大风天气,应关闭室内门窗以减少花粉逸散。2.外出郊游时,最好带上抗过敏药品,穿长袖衣服,佩戴口罩和眼镜,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户外活动结束回家后,要及时更换外衣,并洗脸、漱口、清除鼻腔分泌物。3.若出现皮肤发痒、全身发热等症状时,应马上离开此地,及时到医院诊治。

预防野菜中毒

春暖花开,雨水增多,正是野菜生长黄金期,许多市民在外出踏青、赏花郊游时会采摘野菜回家尝鲜。北方常见的野菜包括荠菜、香椿、灰灰菜、苜蓿、马齿苋、蒲公英等,大家在采摘时注意鉴别,只采摘认识的野菜,避免误食有毒植物。一旦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防病要点:1.安全采摘。公路边、化工厂、垃圾堆附近的野菜易吸附重金属和汽车尾气,应避开污染区域。农田周边可能喷洒农药,采摘前确认是否无公害种植区域。2.焯水去毒、充分清洗。带回家的野菜需用冷水冲洗3-5遍,去除泥沙、虫卵及附着污染物。多数野菜含草酸、生物碱或亚硝酸盐,沸水焯1~3分钟可去除苦涩和潜在毒素。野菜普遍性偏寒凉,脾胃虚寒者需少吃。3.短期保存。新鲜野菜用湿布包裹,冷藏保存不超过2天,防止亚硝酸盐积累。焯水后挤干水分,分装冷冻可延长至1个月。4.注意禁忌搭配。含草酸高的野菜(如灰灰菜)不与高钙食物(豆腐、牛奶)同食,以免形成结节。寒性野菜(马齿苋、蒲公英)避免与寒凉食材(螃蟹、苦瓜)同食,以免加重体寒。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