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木石镇卫生院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制度及管理办法
木石镇镇卫生院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制度及管理办法
一、组织管理体系
(一)三级控烟网络
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公卫科主任、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年度控烟计划、协调资源、处理重大违规事件。
控烟办公室:设在公卫科,配备 2 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巡查、培训组织、资料归档及投诉处理。
科室控烟小组:各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指定 1 名控烟监督员,负责本科室禁烟管理及员工戒烟支持。
(二)职责分工
临床科室:首诊询问吸烟史并记录于病历,对吸烟患者提供简短戒烟干预(5A 戒烟法:询问、建议、评估、帮助、安排随访)。
公卫科:每季度开展辖区吸烟率调查,针对重点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控烟方案。
后勤保障:负责禁烟标识更新、吸烟区维护、烟具清理,禁止院内小卖部销售烟草制品。
二、禁烟区域与标识设置
(一)全面禁烟范围
室内区域:门诊、病房、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电梯、厕所等所有建筑物内空间。
室外区域:距离建筑物入口、窗口、通风口 10 米内的露天区域,包括停车场、花园、等候区。
特殊规定:禁止穿工作服在吸烟区吸烟,吸烟区需设置明显引导标识及烟头收集装置。
(二)标识规范
固定标识:在入口处、电梯内等显著位置张贴统一设计的禁烟标识(含投诉电话),每 50 米至少设置 1 处。
动态提示:电子屏滚动播放控烟标语,候诊区电视每日播放控烟宣传片≥2 小时。
方言辅助:针对农村患者,在门诊大厅、病房张贴方言版禁烟提示(如 “吸烟有害健康,医院内勿吸烟”)。
三、控烟实施细则
(一)员工管理
入职要求:新聘员工需签署《控烟承诺书》,吸烟者需制定戒烟计划。
工作时间禁止吸烟,违规者首次警告并扣发当月绩效 10%,二次以上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设立 “戒烟支持小组”,为员工提供免费戒烟咨询、药物及随访服务。
培训考核:每年组织 2 次控烟知识培训(含劝阻技巧),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执业直至通过。
(二)患者及家属管理
门诊发放《控烟告知书》,住院患者床头卡标注吸烟状态。
探视制度中明确 “禁止吸烟” 条款,违规者取消当日探视资格。
医务人员使用标准化劝阻用语(如 “您好,我院是无烟医院,请您配合禁烟规定”)。
对不听劝阻者,由控烟办公室联合保卫科进行劝离,必要时通报属地卫生行政部门。
(三)吸烟区管理
选址原则:远离诊疗区域、人员密集区及绿化带,设置在院区下风向角落。
遮阳棚、座椅、垃圾桶(带灭烟功能)。
张贴 “吸烟有害健康” 警示语及投诉电话。
开放时间:与门诊时间同步,由保安定时巡查清理。
四、宣传教育与戒烟服务
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控烟专题内容,结合本地吸烟相关疾病案例(如慢阻肺、肺癌)。
病房发放《戒烟指导手册》,含戒烟热线(12320)及本地戒烟门诊信息。
结合 “世界无烟日”“春节” 等节点,开展 “无烟家庭” 评选、戒烟竞赛等活动。
组织医务人员进村入户,为 60 岁以上吸烟者提供健康教育。
五、监督考核与持续改进
(一)三级巡查制度
科室自查:控烟监督员每日巡查本科室,记录违规行为并上报。
院内抽查:控烟办公室每周随机抽查 2 个科室,重点检查标识完好率、吸烟区管理等。
第三方评估:每半年邀请县级疾控中心进行暗访,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二)奖惩机制
年度 “无烟科室” 奖励 1000 元,员工戒烟成功者奖励 200 元。
举报违规行为经查实,给予举报人 50 元 / 次奖励。
科室年度违规率超过 5%,取消评优资格并扣发科室负责人绩效 20%。
员工年度违规 3 次以上,给予警告处分并下调岗位等级。
(三)持续改进
季度分析会:控烟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会议,分析巡查数据(如违规高发时段、区域),调整控烟策略。
居民满意度调查:每半年开展控烟满意度测评,针对农村居民反馈优化宣传方式(如增加方言广播频次)。
六、保障措施
(一)能力建设
村医协作:通过村卫生室发放控烟资料,对本村吸烟者进行随访记录。
(二)政策衔接
将控烟工作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对签约吸烟者提供优先戒烟指导。
与医保政策联动,对使用戒烟药物的患者给予医保报销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