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健康科普)导致胃癌的6个高危因素,你中招了吗?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7-04 14:59:34

胃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胃的黏膜层或近壁处,如果不及时治疗,它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并威胁生命。胃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些危险因素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细菌感染和遗传等。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并尽量远离,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




危险因素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长期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高盐饮食对胃黏膜会造成较强的刺激,高脂肪饮食会引起肥胖,使胃酸分泌增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同时,腌制食品和烟熏食品中的亚硝胺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不健康的作息,如熬夜、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也会造成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紊乱,给健康埋下隐患。


再加上很多人熬夜时喜欢吃夜宵,这些食物在胃里停滞,会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二: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同时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在人类胃内存活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这种细菌可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


长期慢性炎症会导致胃黏膜出现异常细胞增殖,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尤其是伴有胃部不适的人,应积极治疗,减少胃癌发生风险。

危险因素三:慢性胃病及癌前病变


65%的胃癌患者都曾经得过胃病。容易发展为胃癌的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还有胃切除术后可能发生残胃癌。


胃炎和胃溃疡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因此,及时治疗和控制胃炎和胃溃疡,对预防胃癌非常重要。


胃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前两者癌变概率较低,胃腺瘤的癌变率为10%~20%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癌变概率明显增加。


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腺体萎缩和减少,常伴有肠上皮增生或黏膜异型上皮增生,可出现癌变。该病在胃癌中被列为癌前病变,也是胃癌发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需要一个过程,会先后经历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间环节积极干预,就可避免胃癌的发生。


胃切除术后,胃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变化。患者可能在术后15~20年发展为残胃癌。研究发现,接近30%的胃癌患者有胃切除病史。

危险因素四:饮酒与吸烟


长期饮酒、吸烟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经血液循环到达胃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2倍以上。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会导致胃部组织发生异常细胞增殖,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五:肥胖和缺乏运动


肥胖和缺乏运动与胃癌的发病率升高有关。肥胖会导致慢性炎症和胃黏膜受损,增加胃癌的风险。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适量的运动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危险因素六:遗传


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那么亲属应定期进行胃癌的筛查和监测,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


定期做胃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胃癌十分重要。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非高危人群建议45岁开始做一次胃镜,之后每3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即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