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应急科普丨防灾减灾救灾,这些知识要get!
今年5月12日
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
2008年5月12日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损失巨大
经国务院批准
自2009年起
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
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
另一方面提醒国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更加重视防灾减灾
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
///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的理念
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
彩虹寓意着美好
和谐的生活
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
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知识要牢记
///
自然灾害无情致命
及早掌握防灾自救技能
非常重要
一起来get实用的防灾减灾小知识
常见灾害类型
气象灾害
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
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
地震逃生小知识
1、 地震来临时,为了防止地震引发火灾,如有可能,要尽量抢时间关闭煤气阀门、熄灭蜡烛等明火。
2、 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房屋。
3、 躲到内墙墙根、墙角或床、桌等相对坚硬的家具下面,千万不要跳楼。
4、 地震过后,为防范余震,应该有序、迅速地从安全通道(楼梯)撤到楼外的空旷地带,不要乘坐电梯。
5、在商场、展会、书店遇到地震,要尽量躲在立柱或墙角,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吊灯等危险物体。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6、体育馆、影剧院遭遇地震,避震方法是:护住头,蹲或趴在排椅下面。
7、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是玻璃幕墙)、塔架、烟烟囱等危险物,避开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火灾逃生小知识
熟悉环境 牢记疏散通道和出口
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刻能够尽快逃离火场。请牢记: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道。
扑灭小火 惠及自己和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而且周围又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应奋力将小火控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跑,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牢记:争分夺秒才能扑灭初起火灾。
简易防护 弯腰低姿撤离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预防中毒和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人,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弯腰低姿撤离,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烟气较少,因此这是撤离的最佳方法。请牢记:多一层防护就多一分安全。
保持镇静 辨明方向 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撤离时要注意,朝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下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堵,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请牢记:遇事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善用步道 不用电梯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高层建筑物的电梯在火灾时可能断电,因为电梯井贯穿每个楼层,电梯运行会使火灾加快蔓延速度,而且电梯受热会变形,将人员困在电梯里。请牢记:逃生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缓降逃生 滑绳自救
遇火灾,而安全通道又已被烟火封堵,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泡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一层或地面,安全逃生。请牢记:心细胆大,自制绳可逃生自救。
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
假如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首先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泡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往上浇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请牢记:选择合适的逃生方法,切莫盲目跳楼。
缓晃轻抛 寻求救援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时,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晃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请牢记: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更多被救援的时机。
参加消防演练 才能遇火不慌
个人应积极主动参与消防演练,只有掌握了疏散常识和亲身经历,你才会遇火不慌。请牢记:要想遇火不慌必先练。减少火灾事故,贵在预防!
水灾逃生小知识
灾前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4、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5、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水灾自救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同学,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3、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
4、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5、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救助。
6、可借助木板、木床、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东西逃生,但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办法。
7、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此外,洪水过后,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搞好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卫生,以预防传染病及防止蚊蝇滋生。
泥石流逃生小知识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在下暴雨时或者下完暴雨之后,千万不要去到“V”字型山谷里,也不要在山谷的前面走动。
3、泥石流发生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切勿盲目乱跑,要寻找安全路径逃生,往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逃跑。
4、远离地势空旷地带,逃生过程中,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切勿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段跑,也不要上树躲避。
5、遭遇泥石流时要立即丢弃身上多余物品,选择安全路径迅速逃生,要保留通讯工具,在确保自身安全后再与外界联系求救。
雷击逃生小知识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灾害无小事
预防要及时
让我们一同携手
共同关注防灾减灾
树立风险意识
掌握逃生技巧
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