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知晓风险,科学应对丨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3年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口号是“知晓风险,应对风险”。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病人数高达1.25亿人。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有个特殊的状态叫“糖尿病前期”,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展的关键。
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个体进展为糖尿病,中国大庆研究显示,若不进行干预,糖前期患者30年后的累计患病率达95.9%。由于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生活方式改变、超重或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增加,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持续升高。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指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症、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和管理
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在基层医疗机构宜通过两点法开展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即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健康管理信息登记表》并进行健康管理。社区医生会在随访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病情,提出运动和合理营养的建议,建议患者每年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如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病症,会同时监测血压和血脂情况)。
糖尿病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预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是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推荐糖尿病前期人群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并进行每周>150分钟中至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一、平衡膳食
每日所需总热量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烹饪时尽量采用植物油,摄入富含多不饱和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食品,限制摄入饱和脂肪酸、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适当进食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且应计入每日摄入总热量。
二、不推荐特定的膳食模式
低脂低热量饮食、间歇性断食、地中海膳食、素食等均在短期干预时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但要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同时监测血脂、肾功能以及内脏脂肪的变化。
三、限盐戒酒
建议糖尿病前期个体控制血压,每日限盐5g;不建议饮酒,如饮酒须计入总热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kcal的热量。
四、合理运动
推荐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联合运动干预,多样的运动形式有利于增强个体对运动干预的依从性。应增加静息运动,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
五、其他生活方式干预
充足休息,建议平均每晚睡眠时间达大约7小时。戒烟,包括避免使用所有烟草制品。
糖尿病前期个体的干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干预方法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体重减轻3%—5%是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使 BMI达到或接近23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腰围身高比<0.49,并长期维持。
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均显示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对糖尿病前期人群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后可以向正常糖耐量转化。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后,不必过于焦虑紧张,通过配合医生治疗和改变自身日常行为,都有可能预防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6):484-494.DOI:10.3760/cma.j.cn115791-20230509-00188.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编辑:刘惠惠
审核:崔长鹏
来源:滕州市滨湖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