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夏季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作者:
来自:
时间:2024-05-14 10:39:16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5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可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三、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现?
手足口病患者可有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少数患者可有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肺水肿等。
四、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谨记“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种疫苗” 十八字口诀并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及早接种EV71疫苗,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患病儿童应至少居家隔离2周,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采用84液等消毒剂进行处理。
4、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在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根据发病情况,采取停课闭园措施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公共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