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70481/2022-14753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成文日期 | 2021-05-13 | 发布日期 | 2021-05-13 |
发文机关 | 政府办公室 | 关键词 | 企业名单;亩产效益;名单;工业企业;镇长;评价指标;用地面积;资源要素;信息化;领导小组 |
发文字号 | 滕政办发〔2021〕12号 | 有效性 | 有效 |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亩产效益”
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滕政办发〔2021〕12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滕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5月13日
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政字〔2019〕235号)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步骤、主要指标和企业分档归类说明>的通知》(鲁工信发〔2019〕11号)、《关于做好2021年“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通知》(鲁工信运〔2021〕4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
(一)评价办法
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1.基本原则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和真实性原则。
①科学性。通过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引导企业树立“亩产效益”和“创新发展”理念。
②规范性。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规范性定义对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解释。
③真实性。综合评价指标具有可统计性和可验证性,确保评价指标数据原始真实。
2.参评企业范围
我市全部工业企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除外),包括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部分。
3.评价指标及得分设置
综合评价总分为100分,具体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两个口径进行。
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指标:单位用地税收(40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0分)、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10分)、单位能耗销售收入(5分)、全员劳动生产率(5分)、亩均销售收入(15分),综合素质(15分);
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评价指标:单位用地税收(70分)、亩均销售收入(15分)、综合素质(15分)。
4.主要指标解释和综合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①单位用地税收(单位:万元/亩)
单位用地税收=税收实际贡献/用地面积
税收实际贡献:指企业(独立纳税企业)上年度实际入库(不含查补以前年度税款)税收合计数额。
用地面积:指企业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包括企业通过政府供应、土地二级市场获得使用权的土地,通过租赁方式实际占用的土地,以及其他实际占用的土地等。
企业实际用地面积=已登记用地面积+未登记用地面积+承租用地面积-出租用地面积,未登记用地面积、租用面积(含出租、承租)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物容积率。
②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万元/吨标准煤)
单位能耗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能耗
销售收入:指企业在税务部门申报的所属期为上年度全年累计实现的增值税销售额。
总能耗:指企业生产和非生产活动消耗的能源总量,主要包括煤、电、气等能源消耗。
③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单位:万元/当量吨)
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污染物的排放量之和。
④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单位:%)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支出/销售收入
研发经费支出:指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内部经费支出。
⑤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万元/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现价)/年平均职工人数
工业总产值(现价):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无法核算的,可由销售收入代替。
年平均职工人数:为企业各月平均职工人数之和除以12,包括企业实际在岗的全部人员数。
⑥亩均销售收入(单位:万元/亩)
亩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用地面积
⑦综合素质(单位:分)
为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守法经营等,设综合素质指标,最高得分15分。
(1)研发机构:国家级2分、省级1分、枣庄市级0.5分;
(2)品牌:中国驰名商标2分、马德里国际商标1分、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分、山东优质品牌(山东知名品牌)1分;
(3)质量:中国质量奖3分、山东省省长质量奖2分、枣庄市市长质量奖1分;
(4)标准:作为第一起草人制定国际标准3分、国家标准2分、行业标准1分、团体标准0.5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分、国家标准1分、行业标准0.5分;
(5)智能升级:获评山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分、获评山东省示范智能车间1分、枣庄市示范智能车间0.5分;
(6)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一级评审2分、通过二级评审1分、通过三级评审0.5分;
(7)环保信用:绿色企业1分、蓝色企业0.5分;
(8)诚信纳税:A级纳税信用1分;
(9)发明专利:近3年内有发明专利授权1分;
(10)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省级及以上1分、枣庄市级0.5分、滕州市级0.3分;
(11)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等,国家级2分、省级1分、枣庄市级0.5分;
(12)引进高层次人才:国家级2分、省级1分、枣庄市级0.5分。
(13)进出口:上年度进出口额过亿元的外贸企业2分;上年度进出口额1000万元-1亿元的外贸企业1.5分;上年度进出口额1000万元以下的外贸企业1分。
⑧综合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企业综合评价得分=∑(企业各指标值÷指标基准值)×指标权重+综合素质得分
⑨暂缓定类企业
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未满两年的企业、供地未满三年的企业经各镇街申请,经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成长周期较长的企业、不适宜参评的企业可暂缓定类。
5.评价时间及程序
每年评价一次,原则上在每年6月底前完成对上年度企业的综合评价工作。
①数据采集。建立协同工作推进机制,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乡水务局、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统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市金融服务中心、市能源事务中心等部门紧密配合,完善部门涉企信息共享机制,按照“谁主管、谁统计、谁负责”的原则,共同做好数据采集各环节工作,确保数据可靠、真实、完整。
②数据核实。有关数据指标,由数据来源部门分别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汇总并统一征求企业意见,企业提出异议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核实调整。
③系统评定。数据核实无误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使用省“亩产效益”评价系统对工业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将企业分为A类(优先发展类)、B类(支持发展类)、C类(提升发展类)、D类(限制发展类)。原则上,A类企业比例不超过20%,D类企业比例不低于5%。
④结果审定。在评价结果核对无误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告知被评价企业,并给予被评价企业一定时间的争议处置期限。审核无异议后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审定并进行公示。
⑤结果运用。评价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抄送有关职能部门,实施评价结果应用。
(二)评价分类
1.企业分类标准。按照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个口径,依据综合评价得分,原则上从高向低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具体评价分类如下:
A类为优先发展类,指单位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税收贡献大的企业;
B类为鼓励发展类,指经营效益较好,但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的企业;
C类为提升发展类,指效益与贡献相对较差,需要进行转型提升的企业;
D类为限制发展类,指发展水平落后,综合效益差,需要重点整治的企业。
2.有下列情形的可进行调档处理:
①得分排在A类比例范围内但亩均税收低于全市平均值的企业下调为B类;
②评价年度入库税收超5000万元的企业上调一类;
③评价年度工业设备投入超1000万元的企业上调一类;
④高新技术企业及各类“专精特新”企业自认定当年起,两个年度内不予列入D类;
⑤新认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定年度不予列为D类;
⑥评价年度发生2起(含)以上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生产安全一般事故、一般火灾或1起(含)以上较大突发环境事故、生产安全较大事故、较大火灾的企业下调一类;评价年度发生1起生产安全一般事故的化工企业直接定为D类;评价年度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重大火灾的企业直接定为D类;
⑦评价年度依照《山东省税收失信行为管理办法》被列入严重失信行为和较重失信行为的企业直接定为D类,评价年度依照《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直接定为D类;
对于需要调档处理的企业,由相应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予以研究认定。
二、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
依据企业“亩产效益”评价结果,严格落实价格、用地、用能、信贷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加大A类企业激励力度,倒逼D类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具体措施由各职能部门制定并实施。鼓励各单位结合实际,从强化企业服务、优质企业奖补、低效企业整治、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税率等方面探索实施效能更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一)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市发展和改革局要积极制定并实施用电、用水、用气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倒逼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加强对利用差别化价格政策征收费用的专项管理与审计,确保用于支持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有关专营单位要严格按照政府公布的名单(含在专营单位注册的用户编号)执行差别化价格政策。
(二)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市自然资源局要积极制定并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对单位资源要素产出高的企业给予重点用地保障,对产出低的限制供地。
(三)实施差别化用能和排放政策。市发展和改革局、枣庄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要积极制定并实施差别化的用能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供给政策,对单位资源要素产出高的企业优先供给,对产出低的给予削减。
(四)实施差别化产能利用政策。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枣庄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滕州供电中心等要对不同类别企业实施差异化的错峰生产、有序用电、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
(五)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市金融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滕州支行等要在信用评级、贷款准入、贷款授信、担保方式创新、还款方式创新、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与评价结果挂钩,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省、市出台的税收、能耗、信贷、价格等差异化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整体工作的协调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及时解决“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有关事项。
(二)明确部门职责。评价指标按照“谁主管、谁统计、谁负责”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负责提供数据,并建立与评价体系相关的企业基础数据台账。自然资源、发改、供电、城乡水务、生态环境、金融服务等部门要积极制定并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把评价等级作为要素分配、政策支持和行政监管的重要依据。
(三)狠抓工作落实。各镇街及市直有关部门,要压实责任、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形成合力。要加大对C、D类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格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要引导企业利用“零土地”技改等方式进行提升,对提升无望的企业加快淘汰退出。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镇街、部门要加大对“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做好有关评价指标、政策措施的解读说明。积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工作进展,积极做好企业宣传,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听取企业建议,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严肃工作纪律。各企业涉及数据仅供“亩产效益”评价使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保障企业数据信息安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公开或挪作他用。所有人员均需履行保密责任,在公开发布综合评价结果前,一律不得对外泄露相关信息。相关部门未经允许,不得使用综合评价数据或发布相关信息。对在工作中违反纪律规定的人员及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建立纠错机制。健全综合评价结果公示、接受投诉纠错等制度。综合评价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通报。因客观原因造成综合评价结果有误或遗漏的,由企业申请,经镇街审核,报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对综合评价结果予以调整。
本方案自发文之日起开始施行,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政策措施的实施周期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的工作周期为准,即从当年度评价结果公布之日起,至下年度评价结果公布之日止。本实施方案由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根据省、市政策变化及我市实际予以修订完善。
附件:1.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部门工作内容
3.有关指标基准值说明及数据来源
附件1:
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马宏伟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樊 猛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
成 员:孔繁华 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
翟传虎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杨其朝 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王印德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姜广涛 市财政局局长
宋 捷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马兆鹏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市林业和绿化局局长
李长瑞 市城乡水务局局长
单金凤 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
王慎平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朱秋原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陈凡国 市统计局局长
孙 勇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赵忠宇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局长
张 宇 市税务局局长
史孝峰 市金融服务中心主任
卞俊善 滕州供电中心主任
赵 强 鲍沟镇镇长候选人
远 洋 滨湖镇镇长
刘 涛 柴胡店镇镇长
韩建行 东郭镇镇长
党 琪 大坞镇镇长
庞传军 官桥镇镇长
刘百顺 洪绪镇镇长
王学焱 界河镇镇长
陈 林 级索镇镇长
范警华 姜屯镇镇长
孙 然 龙阳镇镇长
马 骉 木石镇镇长
赵 聪 南沙河镇镇长
颜景宁 西岗镇镇长
秦磊磊 羊庄镇镇长
谢经雷 张汪镇镇长
梁 刚 北辛街道办事处主任
夏 波 东沙河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文良 荆河街道办事处主任
刘宝斌 龙泉街道办事处主任
丁加水 善南街道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王印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附件2:
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部门工作内容
序号 |
部门/乡镇(街道) |
工作职责 |
备注 |
1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提供各类企业认定名单;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差别化产能利用政策;负责汇总、计算、分类,提供评价结果。 |
|
2 |
市委组织部 |
负责提供评价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业名单。 |
|
3 |
市发展和改革局 |
提供企业总能耗、列入政府淘汰计划企业名单、存在其他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名单;制定并组织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差别化用能政策、差别化产能利用政策。 |
|
4 |
市科学技术局 |
负责提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获省级重大专项或国家重点以上专项的企业名单、研发机构名单。 |
|
5 |
市财政局 |
根据“亩产效益”评价相关工作要求,兑付各类专项扶持资金政策。 |
|
6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负责审核企业上报的年平均职工人数;负责提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名单、评价年度发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名单。 |
|
7 |
市自然资源局 |
负责提供企业的用地面积;制定并组织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 |
|
8 |
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
负责提供评价年度工业企业进出口数据。 |
|
9 |
市应急管理局 |
负责提供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数据、评价年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及较大火灾的企业名单。 |
|
10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配合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提供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精确到中类)。负责提供发明专利名单、驰名商标等品牌企业名单、质量奖名单、参与制订国际(国内)标准认定名单。 |
|
11 |
市统计局 |
负责提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精确到中类)、工业总产值(现价)等基础性统计资料;配合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提供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精确到中类)。 |
|
12 |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 |
负责提供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环保信用评价名单、评价年度发生重大环境责任事故、较大环境责任事故企业名单;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差别化排放政策、差别化产能利用政策。 |
|
13 |
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 |
负责提供企业评价年度(评价年度自1月1日至12月31日止)税收实际贡献、销售收入、企业购买能源总量(用于测算企业总能耗),研发经费支出、纳税信用评价名单、发生重大偷(漏)税行为的企业名单。会同市统计局筛选提供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精确到中类)。 |
|
14 |
市金融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滕州支行 |
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
|
15 |
各镇街 |
组织辖区内参评工业企业上报年平均职工人数,并组织做好各项评价数据确认工作。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工业企业各项数据收集工作。 |
注:表格中未提及的评价指标所需事项,在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安排下,按照“谁主管、谁统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主管部门负责提供数据。
附件3:
有关指标基准值说明及数据来源
一、指标基准值
为充分体现优势企业与低效企业间的差距,有关评价指标的基准值按评价年度参评企业该项指标平均值的2倍设定;按某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除以该指标基准值再乘以该指标基准分确定。
二、有关数据来源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精确到中类)、工业总产值(现价)由市统计局提供;
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精确到中类)由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统计局等部门通过企业销售收入和纳税、市场主体登记、行业分类等有关信息筛选确定。
3.企业评价年度税收实际贡献、销售收入、企业购买能源总量(用于测算企业总能耗)、研发经费支出、纳税信用评价名单、发生重大偷(漏)税行为的企业名单由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提供;
4.用地面积由市自然资源局提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提供参评企业名称及所属镇街。
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环保信用评价名单、评价年度发生重大环境责任事故或较大环境责任事故名单由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提供。
6.企业总能耗、列入政府淘汰计划企业名单、存在其他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名单由市发展和改革局提供。总能耗测算所需的企业生产和非生产活动消耗的能源总量由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根据企业用于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专用发票注明的煤、电、气等能源购买数量提供。
7.年平均职工人数由各镇街组织企业填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提供。
8.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名单、评价年度发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名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
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获省级重大专项或国家重点以上专项的企业名单、研发机构名单由市科学技术局提供;
10.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业名单由市委组织部提供;
11.发明专利名单、驰名商标等品牌企业名单、质量奖名单、参与制订国际(国内)标准认定名单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
12.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数据、评价年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名单、较大火灾企业名单由市应急管理局提供;
13.各类企业认定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
14.评价年度工业企业进出口数据由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提供;
15.各镇街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工业企业各项数据收集工作,组织辖区内参评企业做好数据确认工作。
文件文字版:
滕政办发〔2021〕12号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doc文件PDF版:
滕政办发〔2021〕12号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