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70481/2022-14722 | 主题分类 | 宏观经济运行 |
成文日期 | 2020-01-23 | 发布日期 | 2020-01-23 |
发文机关 | 政府办公室 | 关键词 | 旅游经济发展;责任单位;景区;夜游;管理局;文化;特色美食;商务;大酒店 |
发文字号 | 无 | 有效性 | 有效 |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加快推进夜间
旅游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滕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滕州市加快推进夜间旅游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月23日
滕州市加快推进夜间旅游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枣庄市关于加快推进夜间旅游经济发展文件精神和我市有关发展夜间经济工作要求,聚焦产业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繁荣城市经济,打造文化旅游名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夜间旅游经济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聚焦产业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积极拓展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链,依托中心城区设施和重点景区,以夜间旅游观光、文化演艺、展览展销、餐饮购物、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为主要内容,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时尚购物、休闲娱乐等夜间旅游经济产业,建设一批夜间旅游优质项目,推出一批夜间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夜间旅游景区,推动形成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到2022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夜间旅游发展格局,努力将夜间旅游经济打造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具体任务
(一)丰富夜游产品内容。延长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新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一塔六馆、金源艺术大世界等重点景区开放时间,支持景区通过夜景打造、旅游演艺、特色活动、商街夜市等多种形式,丰富夜间游览内容,提升夜游体验。鼓励支持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依托滕州历史文化资源、微山湖生态资源和铁道游击队等红色资源,开发提升“运河绣娘”“渔家乐”“刘洪与芳林嫂”“滕王阁演艺”等夜间实景演出项目和产品,依托“火车主题小镇”,开展“微湖灯光秀”“微湖露营节”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夜游产品内容,吸引游客过夜消费,打造“夜宿微湖观夜月”品牌;鼓励新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加快夜游景观设施建设,推出“夜滑冰雪”“伏羊夜宴”等项目,打造“夜游盈泰泡盈泉”文化康养品牌;依托墨子文化城,进一步整治荆河沿岸环境,推出夜间游船、荆河船宴、夜游文化城等夜游项目,建设水上灯光秀和音乐喷泉,完善夜游景观设施,规划慢行步道,把荆河两岸打造成“滕州外滩”。广泛开展文化旅游惠民夜间消费活动,支持景区推出夜间优惠政策,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夜游消费,提升我市夜间旅游产品供给水平。(责任单位:市墨子研究中心、微山湖湿地管理委员会、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乡水务局、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镇街)
(二)增强夜游文化体验。延长墨子文化城(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汉画像石馆、王学仲艺术馆、博物馆、墨砚馆)、公共设施综合馆、图书馆、剧院、体育中心等文博场馆、文体设施开放时间,鼓励墨子文化城充分发挥我市历史人文特色,开展“文博滕州夜”活动,通过光、影、游、演等核心元素,借助AR、VR、多媒体等技术,突出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增强视觉冲击力、带入体验感和新奇感受度。策划《止楚攻宋》《科圣墨子》《百工祖师——鲁班》《墨子与鲁班》等实景演艺,打造独具滕州特色的夜间消费“文化旅游IP”,结合滕州城市风貌、历史人文特色,传承传统文化,讲好滕州故事,打造具有浓郁滕州地域特色的系列文化旅游品牌。鼓励图书馆、新华书店、大众书局等开展“书香滕州”活动,增设文旅产品展示区域,开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驿站。在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新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墨子纪念馆、汉画像石馆、王学仲艺术馆、滕州宾馆、鲁班大酒店、警官培训中心、滨江大酒店等重点景区、酒店开设“图书驿站”,扩展图书经营场所。举办“夜游滕城”文化旅游节,开展系列“月夜表演”“月夜艺术”“月夜阅读”等文化活动,培育推出大型现代柳琴戏《芳林嫂》等优秀剧目,组织优秀非遗项目展演展示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进重点景区,开展街头文化展演活动,丰富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类。举办文化夜市,依托接官巷、银钟里、鲁班里等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古玩书画收藏、鉴赏、拍卖等活动,推出上档次、有品位、富特色的艺术作品,鼓励柳琴戏、民间游艺等观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手工泥人、陶艺、剪纸等传统手工艺进入夜市,鼓励民间职业剧团开展广场主题活动。在市民广场、龙泉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广场和社区广场开展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表演、社区电影等活动。发展健身、影院、KTV、电竞、桌游、轰趴、文创、演艺等新型竞技和娱乐项目,发展夜间旅游经济新业态。(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墨子研究中心、微山湖湿地管理委员会、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各镇街)
(三)培育夜游特色餐饮。依托鲁南美食城、赐宴街、鲁班里、华汇美食城、中万国际、万达广场、高铁站广场、长途汽车站广场、育才路、新兴路、学院路、步行街、大同路、荆河沿岸等特色街区、城市综合体、热点区域、重点路段,深入挖掘滕州本地特色美食及风味小吃,主打滕州羊汤、辣子鸡、菜煎饼、盈泰兔头、盈泰兔腿等特色美食,开展美食文化展示和体验,打造独具滕州特色的“夜宴”。吸引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打造咖啡馆、特色情调酒吧休闲街区,提升夜间旅游餐饮品味,丰富餐饮消费业态。支持星级饭店、餐馆、农家乐、渔家乐、羊汤店、辣子鸡店等餐饮企业,开展美食文化旅游节、滕州小吃节、啤酒节等活动,提升滕州餐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弘扬滕州餐饮文化,推出微湖全鱼宴、滕州辣子鸡、滕州羊汤等“孟尝君好客宴席”。开展“滕州十大美食”“滕州特色美食街区”“滕州特色美食店”等评选和推介活动,引导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培育一批特色美食街区、地方名小吃品牌店,不断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严把食品安全,提升餐饮业品质。(责任单位: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商业行业事务中心、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各镇街)
(四)发展夜游时尚购物。推动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中万国际、鲁班里、步行街、居然之家、银座商城、贵诚购物中心、东方购物中心、美铭广场、真爱商城、伦达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延长营业时间,提供临时便捷停车服务,引导建设夜间购物街区和24小时便利店。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等活动,引入深夜购物、公园之夜、节庆购物嘉年华等各种形式的夜间时尚消费活动,丰富夜间游览购物体验,繁荣夜间游览购物时尚,带动夜间旅游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商业行业事务中心、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镇街)
(五)提升夜游住宿品质。引导滕州宾馆、鲁班大酒店、警官培训中心、滨江国际大酒店、金源大酒店、格林豪泰、白玉兰、万家水晶、都市花园、尚客优等星级饭店和品牌连锁店进一步提升酒店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增强宾至如归的旅游体验。积极引进全球知名连锁酒店,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和主题文化酒店,满足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多元化住宿需求。(责任单位: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商业行业事务中心、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镇街)
(六)美化夜游外部环境。坚持城景一体的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围绕夜间旅游特点,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和城市公共停车场,适时开通全域旅游直通车,对连接重点景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餐饮购物街区的城市公交、BRT快速公交,适当延长末班车运营时间,在集聚区增设停车场、出租车候车点等服务设施,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工作;实施城市、重点景区和主要道路夜间灯光造景,做好夜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工作,引导夜间旅游集聚区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和美化、亮化、绿化提升工程,提高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水平,延长城市广场、市民中心熄灯时间,建设独具韵味的“滕州不夜城”,全面提升城市的夜间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着力营造夜间旅游良好外部环境。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强化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配套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切实提升服务夜间旅游发展的管理保障水平。制定完善夜间旅游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安全巡查,有效应对夜间旅游突发事件。强化信息化服务支撑,建设完善智慧文化旅游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大数据局、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镇街)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夜间旅游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负责人参加,把加快推进夜间旅游发展纳入重要工作议程,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和创建工作,完善夜间旅游经济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市夜间旅游经济发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市文化和旅游局做好发展夜间旅游经济的组织指导工作;市财政局设立文化旅游发展资金,对夜间旅游经济发展给予补助,支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夜间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等部门要研究具体扶持政策措施,扶持夜间文旅集聚区业态发展;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水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和相关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要依据部门职责,加强属地管理,支持夜间旅游经济发展。
(三)营造浓厚氛围。利用滕州融媒体、中国滕州网、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网站、抖音、微信等媒体和平台,开设发展夜间旅游经济滕州专栏,发布景区门票、餐饮、购物、住宿等优惠政策,推出滕州特色网红店、打卡地等,开展夜间旅游系列宣传推广,向游客提供丰富的夜间旅游消费服务咨讯;充分运用旅游网络营销渠道,支持商家利用自媒体开展宣传推介,实现全方位、多层级、立体化营销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夜间休闲、娱乐、购物,为加快建设美德滕州、文明滕州、富强滕州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