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70481/2022-14485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成文日期 | 2018-09-29 | 发布日期 | 2018-09-29 |
发文机关 | 政府办公室 | 关键词 | 小麦;玉米;防火;品牌;现代农业产业;新型职业;水肥;农机;机械化技术;良种覆盖率 |
发文字号 | 滕政发〔2018〕53号 | 有效性 | 失效 |
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8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滕政发〔2018〕53号
为全面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强化政策扶持,整合资金投入,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安全防火并重,深入开展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78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100%,宽幅精播率70%以上,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率99%以上;深耕深松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上。抓好“三秋”安全防火,确保万无一失。
二、全力做好“三秋”生产工作
(一)抓好玉米机收工作。落实玉米适期晚收技术措施,针对今年我市玉米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农民适期晚收,进一步巩固增产基础,确保玉米丰产丰收。以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总抓手,重点发展玉米籽粒收获、秸秆青贮、深松深耕及烘干机械化技术,加快玉米机械化生产向全程推进。切实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科学调度全市18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积极引进外地机械1000台以上,提高作业效率,力争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99%以上。依托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一条龙”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及托管服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二)提高小麦秋种质量。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深入田间指导等形式,全面普及秋种技术。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利用腐熟剂加速玉米秸秆腐解速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水平。大力推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坚持耕、松、旋、耙、压相结合,积极推行深耕深松、机械耙压、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严格控制播量和播种深度,切实提高秋种质量。今年我市小麦适播期为10月5日—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7日—12日,要努力扩大最佳播期播种面积。
(三)做好小麦统一供种工作。积极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加快小麦优良品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统一供种率和技术推广到位率。重点推广适宜滕州区域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严禁推广使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加强对供种企业的监管,抓好小麦种的质量监测和机械包衣,加快良种发放进度,确保在10月5日前发到农户手中。各镇街要强化措施,保证补贴面积落实到位、良种按时发放到户,指导农户妥善保管晾晒,防止种子发霉变质。
(四)突出抓好“三秋”秸秆禁烧工作。结合以往有效的做法,突出宣传发动、责任落实、巡查督导全覆盖,强化监管,严防死守,坚决实现禁烧目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秸秆禁烧工作,筑牢防火墙,编织安全网,确保“三秋”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要做到市、镇街、村居层层有目标、处处有人管,对田间地头、主要道路、重要地段、城乡交界处昼夜巡查,做到无空隙、无盲点、不留死角,有烟必查、有火必罚、有责必究。积极探索秸秆禁烧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作业,减少秸秆焚烧的机会,稳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三、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立足我市农业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规模发展粮食、蔬菜、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优势产业格局。稳定粮食生产,积极调整粮食作物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大力发展市场销路好、效益高的粮食作物,不断提高种粮比较效益。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加大新技术、新措施攻关推广和应用,利用生物技术、物联网信息、新材料等新科技,推进产能提升和效益增加相统一。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良种统供等建设项目,加快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综合产能。统筹抓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发展高效蔬菜种植,继续实施“百万亩规模”“百亿元产值”“百年品牌”马铃薯产业“三百”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把优势调强、把产业调大、把链条调长、把质量调优、把效益调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在种养加、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基础上,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丰谷云农、云岭田园、鲁班小镇、古薛农业公园、洪绪龙园等为建设重点,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10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植10大农业龙头企业、10大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加强政策扶持,开展创业创新培训,以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为平台,整合各类培训资金资源,建设200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100处田间课堂和实训基地,培育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让“双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三)实施品牌创建工程。按照山东省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统一部署,加大滕州马铃薯、龙阳绿萝卜、北大仓面粉等农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快果菜标准园、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和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品质管理,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0个以上,重点打造亿佳田园荷叶茶、老滕县辣椒酱、鲁班寨土豆煎饼、锦旺食品等10个企业品牌产品,增强农业品牌意识,扩大优质品牌影响,打造宣传推介滕州品牌农产品的多元窗口。
(四)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快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田间节水技术和设施。实施沃土工程、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示范等项目,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鼓励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开展病虫草害全程统防统治和绿色生物防控,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体系,减少农药用量。积极推广果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积极推进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面源污染,减轻防火压力。有效调整复种指数,恢复土壤合理结构,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践行群众路线和保障农业生产,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坚决打好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总体战。各镇街对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要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人员落实、物资保障“五到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田间地头一线,多到实地了解掌握情况。农业、农机部门要组织农艺和农机专家,做好三秋生产的技术指导服务;财政、金融部门要积极深化金融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机、供销、石油部门要搞好农机具、化肥、柴油等农资储备供应;水利部门要做好农田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尽可能防止三秋生产对水利设施的损害;林业部门要做好林木管护、安全防火和白蛾防控工作;市场监管、农业等部门要加大种子、农药和化肥市场整顿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供电部门要保障三秋供电;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信息的预测和及时发布;政法、农业、公安、环保等部门要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安全防火、社会治安等工作,对全市秸秆禁烧情况组织24小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形成职责明确、分工配合、层层推进的整分点体合力,确保全面完成三秋生产各项工作任务。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9月29日
文件文字版:
滕政发〔2018〕53号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8年“三秋”工作的意见.doc文件PDF版:
滕政发〔2018〕53号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8年“三秋”工作的意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