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70481/2022-14426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成文日期 | 2017-09-01 | 发布日期 | 2017-09-01 |
发文机关 | 政府办公室 | 关键词 | 小麦;现代农业;防火;马铃薯;玉米;水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家庭农场 |
发文字号 | 滕政发〔2017〕85号 | 有效性 | 有效 |
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7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滕政发〔2017〕85号
为全面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强化政策扶持,整合资金投入,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安全防火并重,深入开展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78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100%,宽幅精播率70%以上,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率99%以上;深耕深松面积达到17万亩以上,播后镇压率85%以上。抓好“三秋”安全防火,确保万无一失。
二、全力做好“三秋”生产工作
(一)全力抓好秋收工作。落实玉米适期晚收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引导农民适期晚收,进一步巩固增产基础,确保全市玉米丰产丰收。以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总抓手,依托枣庄市“沃土工程”,重点发展玉米籽粒收获、秸秆青贮、深松深耕及烘干机械化技术,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向全程推进。科学调度全市18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积极引进外地机械1000台以上,提高作业效率,力争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99%以上。依托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一条龙”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及托管服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二)切实提高秋种质量。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深入田间指导等形式,全面普及秋种技术。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利用腐熟剂加速玉米秸秆腐解速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水平。大力推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坚持耕、松、旋、耙、压相结合,积极推行深耕深松、机械耙压、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严格控制播量和播种深度,切实提高秋种质量。今年我市小麦适播期为10月5日-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7日-12日,要努力扩大最佳播期播种面积。
(三)做好小麦统一供种工作。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加快小麦优良品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统一供种率和技术推广到位率。重点推广适宜滕州区域种植的小麦主导品种,严禁推广使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加强对供种企业的监管,抓好小麦种的质量监测和机械包衣,加快良种发放进度,确保在10月5日前发到农户手中。各镇街要强化措施,保证补贴面积落实到位、良种按时发放到户,指导农户妥善保管晾晒,防止种子发霉变质。
(四)突出抓好“三秋”秸秆禁烧工作。结合以往有效的做法,突出宣传发动、责任落实、巡查督导全覆盖,强化监管,严防死守,坚决实现禁烧目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秸秆禁烧工作,筑牢防火墙,编织安全网,确保“三秋”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要做到市、镇街、村居层层有目标、处处有人管,对田间地头、主要道路、重要地段、城乡交界处昼夜巡查,做到无空隙、无盲点、不留死角,有烟必查、有火必罚、有责必究。积极探索秸秆禁烧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减少秸秆焚烧的机会。实施好2017年山东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在4个马铃薯主产镇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8万亩,扶持发展秸秆肥料加工和饲料养殖企业4家,建设小麦玉米等秸秆收储站点19处,稳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三、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立足我市农业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规模发展粮食、蔬菜、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三带三区”的优势产业格局。积极实施2017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抓好滨湖、张汪、柴胡店等3个镇8万亩粮食高产示范方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建设2个10亩绿色高产攻关田、100亩攻关区、1万亩示范区和10万亩辐射区。建设150亩新品种展示田,开展病虫害飞机防治作业7万亩,扶持培育种粮家庭农场6家,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实施好高效特色产业项目,发展高效蔬菜种植,进一步做大做强滕州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培植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服务城市居民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整合高效特色农业扶持资金,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扶持壮大盈泰、恒仁、春藤等10大龙头企业,正德康城、泓安、好丽农等10大规范专业合作社,源丰、弥香园等10大家庭农场。着力抓好柴胡店万亩梨园、龙阳锦天牡丹园、西岗亿佳田园等10大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规划建设丰谷云农、龙阳云岭、鲁班小镇、洪绪龙园等田园综合体,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按照山东省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统一部署,加大滕州马铃薯、龙阳绿萝卜、北大仓面粉等农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快果菜标准园、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和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以上。规范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专营店,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具有高附加值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和老字号产品,全力培育“厚道滕州人、放心农产品”绿色品牌。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治理,实现“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种养加、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基础上,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生态保护、休闲养生、旅游度假、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规模产业集群,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新型经营主体订单生产优先给予保费补贴和项目支持。通过引导企业保护价收购,农户承包权、劳务和资金入股等方式,建立新型利益联接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互利共赢。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大流通格局。
(五)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快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田间节水技术和设施。实施沃土工程、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示范、深松深耕作业补助等项目,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鼓励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开展病虫草害全程统防统治和绿色生物防控,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体系,减少农药用量。积极推广果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积极推进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面源污染,减轻防火压力。有效调整复种指数,恢复土壤合理结构,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践行群众路线和保障农业生产,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坚决打好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总体战。各镇街对三秋生产和秸秆禁烧工作,要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人员落实、物资保障“五到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田间地头一线,多到实地了解掌握情况。农业、农机部门要组织农艺和农机专家,做好三秋生产的技术指导服务;财政、金融部门要积极深化金融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机、供销、石油部门要搞好农机具、化肥、柴油等农资储备供应;水利部门要做好农田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尽可能防止三秋生产对水利设施的损害;林业部门要做好林木管护、安全防火和白蛾防控工作;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强化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和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行为,确保群众使用放心农资,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供电部门要保障三秋供电;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信息的预测和及时发布;政法、农业、公安、环保等部门要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安全防火、社会治安等工作,对全市秸秆禁烧情况组织24小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形成职责明确、分工配合、层层推进的整体合力,确保全面完成三秋生产各项工作任务。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
文件文字版:
滕政发2017 85号关于2017三秋工作意见.doc文件PDF版:
滕政发〔2017〕85号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7年“三秋”工作的意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