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8124
- 主题分类: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张汪镇
- 成文时间:2019年08月3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9年08月30日
- 标 题:张汪镇人民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张汪镇人民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
张政发〔2019〕14号
张汪镇人民政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
按照中央、省、枣庄、滕州两级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张汪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路与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五大经济”转型发展,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民生保障改善、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打造百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文化经济融合发展高地、薛国枫情小镇。
(二)总体思路。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思路,以农业供给结构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城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二、工作措施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要求,统筹考虑、一体推动,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1、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主题党日”“党员服务日”等活动,组织“三会一课”,理顺情绪,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提高党员群众向心力。扎实推进村班子“四定双诺三挂钩”。大力开展村干部民事代办,村干部轮流坐班,带办民事,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高党员队伍战斗力。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推广党员街长服务”,出台考核奖励政策,真正让党员有事业、有感情、有待遇,打造党员先锋队。
2、坚持富民强镇,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着力做强工业经济。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培植壮大枣矿集团非煤产业,助力大宗集团“二次创业”,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科学谋划好园区发展和产业主攻方向,推动企业入园发展、集约发展,全力打造产值过百亿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精密铸造产业聚集区,促进产业集群上规模、上特色、上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着力做优农业经济。以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家庭农场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元宝枫苗木繁育基地,不断拉长元宝枫产业链条,“吃干榨净”元宝枫资源。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太和香菇基地、融合苗木花卉产业园、瑞百堂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等特色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城镇面貌。完成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以104国道南北向发展为主轴、344省道东西向发展为次轴,拉开城镇框架,加快道路、绿地、天然气管网改造、主干路网等公共设施建设,科学布置大型商业轴带。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工程,继续加大美丽乡村“六化”(净化、硬化、绿化、亮化、文化)工程,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持续提升门户张汪新形象。
3、坚持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加快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继续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着眼全镇,建设美丽乡村,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加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打造体现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乡村建筑。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加强对古居、古树、古桥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争创一批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支持连片打造美丽乡村。按照《山东省文明村镇测评标准》要求,以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改善乡风民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制定文明村创建规划,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文明一条街,利用宣传栏、文化墙等设施广泛开展乡村文明宣传。
4、坚持发挥“头雁效应”,加快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为重中之重,大力选拔信念坚定、忠诚可靠、敢于担当、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员进入基层党组织班子。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专合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加强党员骨干队伍建设。制定党员发展长远规划,发挥好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落实人才激励政策,优先在35岁以下青年、妇女、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和农技“土专家”群体中发展党员,力争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把党员服务骨干培养成带头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实施总结推广“支部+公司+合作社+股权量化分红”等发展模式,提高富裕村、壮大一般村、消除空白村。
5、坚持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弘扬传统文化。大力传承发扬古薛文化、五所楼红色革命文化、大宗村孝文化,加快文化遗址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融合、共享融合。大力开发故城旅游,积极推进薛国故城城墙抢救性保护二期工程建设,协调薛国故城前掌大文物保护管理所等部门,做好勘探、测量、附着物清理、土地权属调整等基础性工作,积极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结合薛国故城开发建设,规划建设具有古薛国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加快培植壮大元宝枫观光旅游基地,适时举办元宝枫文化节,稳步推进元宝枫生态小镇建设。加快大宗风景区建设,进一步优化环境,积极争创4A级旅游风景区。抓好五所楼懋榛小学、灞陵桥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和修复。做好张汪竹木玩具、孟仓传统糕点、景坤板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工作。
三、时间安排
紧紧围绕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三个阶段总体目标,近详远略、合力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样板。
1、规划布局阶段(2019年8月-2020年年底)
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加快推进田陈富源2×35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枫树博览园等重点项目,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整体推进阶段(2021年1月-2025年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突破,使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收入翻番,过十万元村达到15个左右,过百万元村达到1个,过千万元村达到1个。实现“一村一品”,形成产业主导、生态优美、平安和谐的乡村新面貌。
3、加速发展阶段(2026年-2035年)
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呈现村村有产业、人人有活干、处处是景点的生动局面,提前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科学编制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建立项目化落实机制,明确责任人员、工作标准、时间节点和奖罚措施,实行“月调度、季点评、年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保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现代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新兴产业倾斜。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新旧动能转换、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给予奖励补助,优先支持产业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治理、村庄搬迁整合等政策,集约节约土地资源。
(三)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公共服务。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从严打击扰乱发展环境的行为,努力营造亲商、敬商、重商的社会环境,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宽松的公共环境。
附件:拟纳入乡村振兴规划的全市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情况统计表
2019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