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5-00789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羊庄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时间:2025年04月0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4月01日
- 标 题:羊庄镇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羊庄镇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为抓手,以“1523”工作思路为统领,聚焦“山水资源、生态发展”,聚力建设“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和谐安定、充满活力”新羊庄,统筹做好工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培育、乡村全面振兴、生态固本增效、民生共建共享,坚决守牢一排底线,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干部作风能力为保障,全力打造红色历史文化名镇、绿色生态产业强镇,奋力开创羊庄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攻坚发力,持续深化项目落地见效。全力推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以更大力气抓项目、招项目、建项目,切实以重点项目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深入谋划夯实发展支撑。紧盯“化机锂医数”五大产业、“工建农服旅”五大板块,立足镇域实际,走好用活“乡贤资源、闲置用地、飞地模式”三条路径,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持续放大农业大镇优势,推动新型建材转型扩规,外部膨胀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前瞻布局临空经济、旅居康养等新质产业,推进商贸物流提档升级、农业文化旅游多元融合,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镇域产业集聚升级、经济总量前移。
二是靶向发力提高招引精度。坚持“四好+一好”招引标准,围绕新型绿色建材、山水红色文化、现代特色农业、园区配套服务等优势产业,依托“天南地北羊庄人”,纵深推进“全民招商”计划,深化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全年计划招引过亿元项目5个。立足“企业满园”三年攻坚行动,全方位搭建“羊帆企航”新平台,创新飞地招商服务新模式,力争投资2.5亿元的国重液压200台重型锻压设备生产线、投资1.1亿元的润河数控机床智能制造等项目年内投产达效。
三是高效服务强化建设质效。全力以赴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抓服务、破瓶颈,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推行全程跟踪的“保姆式服务”,提高项目落地建设效率。对全年实施7个重点项目,加强督导调动,把开工、建设、投产计划分解到季、落实到月、量化到周,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次第开花。
四是内涵式发展赋能企业成长。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招商引资”的理念,深入推进“一扩两新”行动,支持滕州中联、鑫岩石料、鑫荣磨料磨具、壹森纸业增资扩产、扩规升级,确保500万吨石料开采加工、年产10000吨高档工艺纸管等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实施4600t熟料生产线窑尾烟气SCR脱硝改造、年产3000吨水刺无纺布生产线改造、大山矿区爆破工程技术优化等技改创新项目5个,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深化“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力争培育各类市场主体30家、“个转企”10家;确保年内新增“四上”企业1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不低于3家,总数达到35家以上。
五是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树牢“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落实“十大行动”,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流程,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持续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大力开展“纾困解难、助企发展”专项行动,定期组织政银企恳谈交流,打响“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营商服务品牌。
(二)在镇村品质提升上攻坚发力,持续践行生态发展定位。坚持“生态立镇、生态优先”,持之以恒强基础、提品质、补短板,拓优势,擦亮“山水羊庄”生态底色,不断提升镇域承载力、吸引力。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服务做好济枣高铁、驳官路大中修、宋屯-后石湾道路提升改造等重点工程,实施枣木高速跨线桥修复、薛河绿道提升等工程,畅通镇内交通路网。全面规划薛河溪流景观,加快推进新薛河治理工程,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流生态样板。持续推进“山水林田大会战”,深化“森林羊庄”建设行动,力争全年新增造林面积500亩。积极推进西江渍涝地整治项目,综合提升涝区整体生态。
二是强化精细管理。深入推进环卫一体化常态运行,进一步提升主干道路机械化保洁率。提高济枣路、中联路、驳官路绿化管护水平,提升路域生态品质。开展镇容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大力整治马路市场,规范主干道路两侧经营秩序,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消除隐患顽疾、全面治乱疏堵。实施网格化监管,落实“门前三包”“街长制”“五定”等制度,推动管理精细化、标准化、长效化。全面加强镇村建设监管,坚决把违法占地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提升环境质量。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大力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狠抓道路、散煤和餐饮油烟整治,扎实做好全域全年禁烧,力争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镇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盗采山石行为,坚决取缔非法采砂洗砂,严密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精细化落实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加强对河湖、水库全流域管控,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三)在乡村全面振兴上攻坚发力,坚决打牢三农工作基础。坚持“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的理念,力促农文旅横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贯通,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守牢耕地保护底线。深入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500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优做强农业品牌,打造玉玲珑大樱桃、满山红花椒、涵旭蓝莓、洪山前香油、庄里红果、西江猕猴桃、南塘蟠桃等“土特产”品牌矩阵。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赋能现代农业,加快大樱桃交易市场、黄屯预制菜等项目建设,支持牧原、科麦艺、庄里湖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二是全面激发农村活力。按照“两好、两有”标准,抓好“红色庄里”推进区建设提升,统筹实施庄里特色文旅、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产业项目,高标准建设3个枣庄市级和美乡村,力争庄里村成功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努力打造全市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推进89个村自来水管网改造整修,建设通村道路8.67公里,实施县乡道路大中修工程7.1公里。
三是全力拓宽增收渠道。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加快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深入实施“强村共富”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因地制宜发展边角经济、坑塘经济、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力争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5%。积极搭建银农对接平台,大力推进“鲁担惠农贷”,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组织第三届大樱桃直播带货节,打造洪山前农产品直播基地,增强本土产品号召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用好山水资源,培育乡村新业态,大力宣传推介本土风味特色,丰富提升“羊庄优品”品牌品类品质。
四是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深化殡葬改革,整治突出问题、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统筹实施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一村一场戏”等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四)在民生福祉增进上攻坚发力,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加大民生事业投入。继续实施镇级“十项民生工程”、村级“三件惠民实事”,统筹推进道路提升、安全饮水、电网保障、危房改造、医疗健康、教育提质、文化惠民、社会保障等工程,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村级“惠民实事”推进督导力度,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是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弱势群体兜底保障,严格执行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动态核查,确保精准识别、应保尽保。全面提升“羊护您”社会救助品牌影响力,加强“一老一小”服务扩面提质,实施“爱暖万家”公益行动,优化已建成暖心食堂配餐标准,探索长效运营模式。深化“榴枣归乡”工程,实施镇级和12个村级“社保暖心小站”建设,完善便民服务硬件配备,提升政策宣传、业务办理能力。
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流程做好群众诉求登记、受理、办理,持续提升“枣解决·枣满意”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诉求办理质量,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畅通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渠道。深化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做好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深化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邪教活动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抓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羊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