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2193
  • 主题分类: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羊庄镇
  • 成文时间:2019年03月1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9年03月11日
  • 标  题:羊庄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
  • 效力状态:有效

羊庄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28号)和《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枣政办发[2018]4号)、《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滕政办发[2017]104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医疗养老结合基本服务规范》,创新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我镇医养结合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当前形势

羊庄镇位于滕州市东南部,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目前,共有60岁以上老人1.56万,占总人口的19%80岁以上老人2561人,占总人口的3.1%,逐步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四化叠加”的趋势。

(二)工作基础

近几年,羊庄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完善镇、村、社会等养老体系建设,形成以镇级敬老院、村级幸福院、社会老年公寓(澳康老年公寓)等为依托的养老机构,为辖区老人安度晚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逐步提升。当前,随着社会老齡化日益加剧,全镇老龄人口也在持续增加,直接加大了我镇养老工作压力,同时,也为老年人集中供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镇党委、政府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施了医养结合养老院建设项目,该项目把镇中心养老院和镇卫生院进行“资源互补、功能互融”,实现“两院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该项目于去年7月开始规划,11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184月底能完工投入使用。该项目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占地30余亩,为改造提升工程,对现有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改造面积约3000平方米;二期工程为新建工程,新建医养综合楼一栋,面积约4500平方米。项目建设时间为三年。项目建成后,能够安置老年人200名左右,为他们提供24小时的医养服务,将成为集健康养老、医疗康复、中药养生、文化养心于一体的老年幸福乐园。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布局。结合我镇人口、资源、生态、基础等,科学制定医养建设规划编制,使医养结合项目成为全镇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

2、坚持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和养老资源,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实施资源整合、融合发展。

3、坚持着眼长远、分步实施。根据我镇长远发展需要制定工作计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重点、分步骤实施。

4、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统筹考虑“医养结合”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努力在规划设计、项目建设、政策措施上实现一体协调发展,协同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5、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逐步推进政府服务市场化,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医养结合”建设相关领域。从群众医养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四)工作目标

2018年,在镇建立一处高标准的医养结合养护院(一期工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制度,涵盖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等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患病老年人得到有效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70%以上的常住老年人群。

2020年,在全镇建立一处功能完善的医养结合综合体(二期工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所有常住老年人群,卫生院和卫生所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2022年,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面形成,老年人健康养老管理服务全面覆盖,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全面推广,智慧医养、智能照护服务全面普及,以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健康养老产业繁荣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探索医养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的原则,在养老机构内设置服务站或门诊部,将医院的医疗服务延伸到养老机构。对养老机构设置的符合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医疗机构,开通医疗保险结算业务。医院通过协议合作等形式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保健等服务,建立康复病床、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等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承担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培训任务,提高养老机构医务人员诊疗康复服务能力。

(二)探索“两院一体”大众养老的新型养老运营模式结合我镇实际,在医养结合工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在“两院一体”建设和运行模式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模式以镇中心养老院为依托,以卫生院医疗服务为支撑,以“两院一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抓手,以建设“四养”型(既养老、养病、养生、养心)特色养老机构为目标,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医”和养老机构“养”的优势,实现“以医助养、以养促医”医养结合新业态稳步发展。同时,在项目中,我们将融入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养生文化、中医文化、花园文化、健康文化等,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儒家中庸思想,以孝为骨,以爱为魂,围绕打造“符合大众养老模式”的运营核心,通过软硬件设施建设,处处体现“养老、孝老、爱老、敬老”的服务理念。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老年人医疗服务由治疗康复向健康管理、由侧重于疾病救治向预防性干预转变,使其成为有病老人、高龄失能老人的最佳去处,让他们享受到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

(三)加强镇、村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能力建设。镇、村卫生机构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制度,做好老年人免费体检、保健咨询、健康指标监测和健康信息管理等服务。实行签约服务,与有意愿的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对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提供一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检、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

(四)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健康养老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激励中医药专业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引导百姓选择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和“治未病”理念融入养老全过程,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在镇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建设上,把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建设中药园,把中药养生融入餐饮中,科学合理搭配饮食,使餐厅成为集就餐、中药调养、休闲中药饮等于一体的以食养生区。

三、保障措施

(一)突出政策引导。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落实好相关支持政策。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融资模式。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对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优先保障用地;对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应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提供用地支持,发展医养结合机构责任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养老保险等,提升个人养老能力,降低机构经营风险。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推进医养结合提供人才保障。全面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岗前教育、岗中培养、继续教育的培养体系,加大对各类养老机构专业医生、执业护士、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养老服务队伍。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修、轮训、轮岗服务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医养结合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平台数据标准化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指标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积极推广使用居民健康卡,促进居民电子健康信息动态实时更新,强化个人健康与疾病监测管理。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合作关系,积极与省市及国家远程医疗平台进行互联,全面加强域外名医名院合作,共享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扩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范围,向各类养老机构和村级纵深扩展更多应用。推动远程医学影像、远程监护、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镇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的医养结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严格抓好工作落实。

(二)增强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支持医养结合发展。民政、卫计等部门要科学规划辖区内的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并履行好行业规范、业务指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实现养老服务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衔接。其他各有关单位要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在政策制定、项目申报、人力资源、经费、土地审批及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对医养结合机构和相关服务工作给予政策支持。

(三)强化督导考核。建立以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情况、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无缝对接程度、老年人护理服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医养结合工作绩效考核。镇卫计办要加强对医养结合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服务信息公示和服务满意度评价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对在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机构及个人,镇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医养结合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医养结合健康持续发展。

(四)营造宣传氛围。镇将利用各种形式和媒体,广泛宣传和报道医养结合工作中有益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推介传统养老模式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转型的重要意义,系统宣传国家、省、市出台的促进健康养老和医养结合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政策顺利实施。


 

 

滕州市羊庄镇人民政府

2018年311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