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7-03320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西岗镇
- 成文时间:2017年12月0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7年12月08日
- 标 题:西岗镇2017年经济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西岗镇2017年经济工作要点
西发〔2017〕1 号
中共西岗镇委员会
西岗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西岗镇2017年经济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各党总支、村(居)、机关单位、镇直部门、企事业单位:
《西岗镇2017年经济工作要点》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西岗镇委员会
西岗镇人民政府
2017年2月
西岗镇2017年经济工作要点
2017年是“新生小城市”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冲刺全国百强镇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省、两级市部署要求,结合西岗实际,全镇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建设现代化新生小城市”目标定位,坚持把城镇建美、把园区建强、把港口建成,干在当下、成在实处,实现工业转型发展、城镇提档升级、服务业结构优化、农业提质增效、民生全面进步、保障更加有力,努力把西岗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生小城市,加快冲刺全国百强镇。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3.7%以上,确保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实现工业转型发展
(一)建好工业园区。1、把园区手续办理作为发展的命脉,在完成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园区规划和环评手续。2、围绕园区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度,推动企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产业关联度高、链条完善、科技领先的循环经济示范园。3、继续推动盛隆安全防护距离村庄搬迁,破除园区发展障碍。完善污水处理、热力、供电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
(二)狠抓招商引资。1、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以壮大煤焦化、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引进关联企业,推动规模膨胀。2、突出企业主体,依托盛隆、宏泰、荣达等骨干企业,积极寻求合资合作,引进上下游合作伙伴,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市场竞争力。3、广泛搜集信息,盯紧枣矿、沙钢、马钢等大企业大集团,及时掌握和对接投资意向,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效率和精准度。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3个,过千万元项目15个。
(三)抓牢重点项目。1、全力支持盛隆公司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盛隆150万吨焦炭及70兆瓦发电项目,力争9月底前开工建设。抓好投资5亿元的余热余气综合利用项目,跟踪论证程序,督促项目尽快实施。支持盛隆公司整合盛源苯加氢,扩大企业规模,力争全年产值突破100亿元。2、推进宏泰化工技改扩产项目,确保上半年投产达效。坚持以数控化、精密化、高速化为方向,扶持荣达精密铸造、枭隆精密铸造、悦丽莎温控阀等企业,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提升科技含量,打造鲁西南地区最大的“机械配套和智能温控阀产业基地”。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12%以上。
(四)发展民营经济。1、支持金阳新能源公司围绕转型升级抓技改、换装备、上项目。鼓励鑫和建材、国中建材、华恒建材等企业开发高档产品,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竞相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2、对接上级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洗储煤企业“腾笼换鸟”,通过转型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实现资源型企业由“做商贸”向“做实体”转变。3、鼓励村干部带头创业、大学生积极创业、经济能人自主创业,新发展民营企业50家以上。
(五)优化营商环境。1、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继续实施领导干部帮包重点企业、服务重点项目责任制,实行“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2、推动政银企合作,搭建银企服务平台,积极破解企业贷款难问题,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3、严厉打击“三强五霸”、吃拿卡要等现象,整治“庸懒散”和涉企“三乱”现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突出城乡统筹,实现城镇提档升级
(一)高标准建设城镇。1、加强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各项规划衔接,推进多规融合,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实现社区、景区、园区协调呼应。2、完善压煤搬迁和棚改政策“双轮驱动”模式,年内再拆迁1-2个村,回迁4个村,加快推进盛隆嘉苑3个村居建设,新建社区面积60万平方米,新增城镇人口5000人。
(二)大投入完善设施。1、抓好香舍里大街、富盛路“一纵一横”主干道路,推动香舍里大街全线贯通,富盛路向东延伸至东环路,构筑城镇发展新主轴。2、推动笃西路全线复铺,加快“村村通”道路建设,年内新建农村道路73公里。3、推进燃气村村通工程,抓好东王庄、北曹2个村居试点,推进燃气管网以笃西路为主线向外延伸。4、抓好供暖示范镇建设,做好居民供暖摸底调查,编制供暖规划,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力争年内城镇社区全部达到供暖条件。
(三)下功夫改善环境。1、抓好占地500亩的槐王公园建设;建设占地100亩的人民公园;围绕驻地千年古槐,建设城市会客厅;推动建设2000亩柴里湿地文化园,加快各项手续办理,上半年完成规划设计,年内启动建设。2、实施美丽乡村全覆盖计划,坚持穿成线、连成片,区域提升、整体推进,积极推进柴里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15个。3、突出抓好煤尘粉尘、工业废气和化工异味治理,健全日常巡查监管机制,严格监控和打击环境污染现象。实施好高庙等村的乡村污水处理项目,在更多的村居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行业的污染整治,继续抓好秸秆综合利用,不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4、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抓好镇村绿化、水系造林、绿色通道、农田林网等建设,新增成片造林26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2.5%。
(四)精细化管理城镇。1、完善城管、环卫、园林、市政“四位一体”管理机制,建设“数字城管”平台,实现镇区实时监控,提高管理精细度。2、抓好环卫保洁市场化,细化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巡查、通报、整改长效管理机制,提升两个保洁公司的保洁水平,使整洁优美的环境成为常态,保持和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先位次。3、经常性开展“洁净的城市美丽的家”绿飘带活动,落实部门和商户门前“五包”责任,形成齐抓共管格局。4、加强社区管理,积极探索政府监管、部门联动、村居配合、市场运作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从村居治理向社区服务的转变。
三、突出特色产业,实现服务业结构更加优化
(一)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1、编制新建商业区发展规划,引导工商户向商业新区集中,打造餐饮、休闲、服装、电子、汽车内饰等特色街区。2、加快发展综合购物中心、连锁经营、品牌专营等现代商业模式,大力引进品牌酒店、大型超市,提高服务业层次,年内新增个体工商户500户。
(二)全力发展物流运输业。1、推动企业二三产分离,鼓励零散运输户联合组建物流公司,培育1-2家现代物流龙头企业。2、举全镇之力推进公铁水联运港口项目,加大争跑协调力度,在通过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确保上半年省政府批复,年内完成港池设计。统筹推进微山郭河大桥改建、合作企业洽谈等工作,推动进港航道尽快开工建设。
(三)扶持发展休闲旅游业。1、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自行车网络,上半年建成5个旅游公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推进“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深度融合,规划开发煤文化展览、田园采摘等跨界融合旅游产品。3、推进“旅游+美丽乡村”,加快城郭河湿地公园建设,开发以湿地游玩、自行车慢道、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西岗休闲旅游新名片。
(四)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抓好百家“实体店铺+电子商铺”工程,建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培植一批电商“专业村”。积极发展汽车销售养护、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四、突出深化改革,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一)壮大优势特色农业。1、重点培植“优质粮食、大棚蔬菜、花卉林果、水产养殖”四大特色农业,推动农林牧渔结合、一三产融合。2、积极发展花卉观赏园、林果采摘园、生态农场,努力打造一批农业特色基地、特色园区。3、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好郭河河道治理、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等项目;积极向上争跑,争取采煤塌陷地治理等项目落户我镇,打牢农业发展基础。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1、加快土地流转、土地全程托管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年内流转土地3000亩以上,土地规模化种植率达到70%。2、抓好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五种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增新型经营主体20家以上。3、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为农服务中心”、“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提供农资配送、技术咨询、新型农民培训等便利化服务;重点扶优做强富源粮食、丰裕种植两处服务基地,提供粮食烘干收储、农机植保、田间课堂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积极组建农机、植保、运销等服务型合作社。
(三)强化农业科技推广。1、推广立体种养、生物共养、休耕轮作等生产模式,发挥富源万亩粮食合作联合社等龙头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提高全镇粮食生产科技化水平。2、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积极推广优质专用品种,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3、推进农业质量安全标准化,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认证,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产品有标识、质量可追溯、风险可控制的质量监管体系。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1、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破解“空心村”和农民宅基地安置难问题。2、加快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完善运作机制,加强运行监管,确保社区信用互助社规范运行、发挥作用。年内再选择8-10个村居,成立社区信用互助社。3、引导信贷、保险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广冬暖大棚蔬菜保险和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
五、突出共享发展,实现民生全面进步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规范农村低保、大病救助、优抚优待等制度,做好城乡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完善社会托底保障。2、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镇慈善分会、爱心中转站、村级慈善工作站的作用,深入开展“慈善一日捐”、“帮扶送温暖”、“助学圆梦”等扶贫济困行动。3、落实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对已脱贫的88户164名群众,继续跟踪帮扶、动态管理,巩固扩大扶贫开发成果。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1、大力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完成中心幼儿园新园建设,争创省级示范幼儿园。2、争跑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北大医疗落户西岗,启动建设二级综合医院;投资200万元,升级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新建2-3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全面落实两孩生育政策,开展新型送健康查体服务活动,普及群众健康医疗和优生优育知识。3、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岳石书画艺术馆,提升10个村级文化健身广场,举办第三届农民广场舞大赛;组织好“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四德”工程、美在农家等创建活动。
(三)推进“平安西岗”建设。1、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探索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网格员常态排查、问题发现处置及时的社会综合治理新机制。2、加强社会治安。加大对治安重点区域、突出问题的整治;强化对吸毒、邪教等人员管理;加强村级电子监控的维护和管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3、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重点信访案件大化解等活动,确保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4、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土地管理、村镇建设、环境保护“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及时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行为。5、深化“411”法治惠民工程,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完善法律援助体系,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六、突出党建引领,实现保障更加有力
(一)完善工作推进机制。1、实行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分线作战、一抓到底,确保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责任。2、建立健全日报告、周例会、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检查、年终总评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实行节点督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3、完善财税保障机制,坚持开源节流,厉行勤俭节约,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1、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好“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抓好年初农村党员集中轮训、镇村干部大学堂专题培训、每月28号的党群学习议事日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2、扎实稳妥地组织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真正把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能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精心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作用突出、成效明显的党建示范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3、抓好机关党组织、“两新”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三)强化干部作风建设。1、加强机关日常管理,探索建立机关干部岗位目标绩效管理机制,加大对“庸、懒、散”行为的整治力度,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积极性、能动性充分发挥。2、实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村户,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直接化、常态化。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纪问责,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年内完成72个村居的财务审计。建立健全涉农资金“一卡通”发放长效机制,坚决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4、发扬钉钉子精神,引导全镇党员干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团结一致、拼搏奋进,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目标,争创全国百强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