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033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善南街道
- 成文时间:2022年02月2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2月23日
- 标 题:善南街道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善南街道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善南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聚焦“6+3”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工业强街、服务兴园、产城融合、民生改善四大工程,全力打造党建引领有力、产业优势明显、创新动能强劲、营商环境优越、社会治理高效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街。1-10月份,财政收入实现9181万元,同比增长43.01%;工业总产值实现58.7亿元,同比增长11.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6亿元,外资完成20.69万美元。
(一)坚持以工业强街为核心,夯实发展基础。一是狠抓“双招双引”。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今年以来,街道已签约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5个,开工转化率达83%。完成柔性引进人才2名,鑫佳能源谢广元博士已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正在积极协助鑫佳能源、中材锂膜分别申报国家级实验室和省级工程实验室。二是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爱啤士精酿啤酒、王开医院等23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2个,两级市重点项目5个。深入推进“三百”工程,大力推进“零增地”技改,共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9个,完成技改投资6.1亿元。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截至目前,街道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1家,批发零售企业16家,服务业6家。三是完善产业链条。坚持一线调研,围绕“6+3”产业体系,对辖区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确定高端装备产业链企业14家,医养健康产业链企业11家,新材料产业链企业9家,理清了重点培育的链主企业和产业链招商信息,力争年内每个产业培育1-2个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企业,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以服务兴园为导向,完善发展要素。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已举办专题座谈会、政策宣讲会9次,入企宣传120余家。通过线下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线上开通“善南码上办”二维码,推行“一口清”导办、“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持续叫响“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品牌。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30余个,先进做法被新华社《高管信息》重点报道,并被省社会主义学院吉秀华教授选做专题课程研究。二是狠抓安全生产。创新实施“4+3M”安全生产网格化运行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双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双月警示教育和专家查隐患活动,充分发挥9个专业安委会及成员单位专业优势,督促企业单位自觉落实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围绕建材、机械、商贸、轻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共开展检查70余次,发现隐患271项,完成整改262项。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将环保工作与社会治理网格化相融合,加强日常巡查,并与生态环境分局联动执法,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今年以来,共关停整治各类企业18家,重点监控企业23家,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配合市水发集团完成漷河橡胶坝建设,增强河道蓄水和调洪功能。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确保境内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三)坚持以产城融合为重点,补齐发展短板。一是加快城市更新。创新“三压三谈两打”工作模式,在建的2个棚改项目全面完成拆迁清零,是今年全市仅有的2个完成房屋清零、问题清零和隐患清零的棚改项目。目前,贾庄区域部分楼栋已经开盘,五里坂一期棚改区域已经启动建设。依托善国贾苑商业街,及时增加商贸、餐饮、金融网点,并规划建设净菜市场1处,满足群众生活需求。二是改善城市环境。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投入160万元新建、提升七里堡、小王开、高庄居等7条生态示范街巷;新建绿荫停车场2处、新增绿荫停车位60余个。在漷河北岸,益康大道两侧,投入700余万,全力打造同心园和初心园2处精品游园。同时增设党建宣传牌50余块,让群众在闲暇休息之余,既能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又能体悟初心使命,受到教育熏陶。投资270万元对滕阳东路、海特东路的绿化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并在滕阳路连片新建“诚、信、友、善”4处精品口袋公园,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提供条件。三是加强城市管理。坚持“三分建七分管”,努力用绣花功夫抓好常态化管理。在路域,加大机械化保洁和“门前三包”管理力度;在居级,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各社区、居书记对各居居容街貌进行每月观摩评比,排名后3位的支部书记每月上台进行表态发言,确保城市管理水平持续高位运行。
(四)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做实民生工程。全面抓好街道10件民生实事和居级57件民生实事落实。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问题,启动清华园小学扩建、善国苑小学改扩建和王开幼儿园改建工程,围绕创建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全面改善善国苑幼儿园办学条件,并承接全市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启动王开医院扩建工程,金桂园康养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二是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将原居计生专职主任全部转聘为专职网格员,确保网格员队伍稳定。依托派出所警务资源,投资700余万元创新建设“平安大脑”综合体。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压实居级和工作专班的责任,依法打击缠访闹访,今年以来对1人落实实刑、7人采取治安措施。三是做好社会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今年以来,累计为困难群众、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办理各类补贴补助700余人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如康家园”的工作要求,依托泰康心理康复医院,在枣庄市率先建立“如康家园”吸收残疾人就业,成为枣庄试点。
(五)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强化发展保障。一是圆满完成居“两委”换届。全面完成17个居、2个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现平稳有序圆满换届。共选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97名,新当选支部书记8人,占比42%,其中,女支部书记2人,“90后”书记2人。35岁以下“两委”成员2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35人。强化教育培训“上好选后第一堂课”,立足为民服务“办好开门第一件事”,加强监督约束制定出台“居级班子评价定级办法”,规范居级班子权利运行,切实做好做优“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二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邀请省市委党校教授开展专题辅导报告、讲座5次,各支部累计开展专题学习80余场次,开展“我来讲党课”60余次,创新成立了“1+6+N”宣讲团,开展宣讲100多场次。“小院宣讲团”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精心制作的“看沙画、学党史”系列红色作品,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推荐。三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围绕“提素质、强作风、树形象”,强化教育培训,实施“五彩先锋队”年轻干部培养工程,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类专题集中培训班9次,累计受训人员1200余人次;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综合运用“第一种形态”,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今年以来,运用“第一种形态”15人次,做到小节即问、小错即改,体现了严管厚爱;强化作用发挥,推行“三在”工作法,广大党员干部“善学善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在棚户区改造、创卫复审、创城攻坚、安保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四是扎实推进“三资”清理。按照“面上高位推动、点上解剖麻雀、线上节点调度”的工作思路,制定实操手册。本着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确保稳定的原则,将17个居分成两个梯次,分别于9月9号和16号全面完成摸底排查任务,确保“三资”不漏、合同规范、权属清晰,力争11月底前全面完成“三资”清理工作任务。五是不断发展壮大居集体经济。2020年成立的5家党支部领办合作实现居级增收6万元,今年计划再成立5家。依托地处开发区的实际,积极引导居级建立物流货运、电商平台、零配加工等公司,目前已成立3家,实现居企联动、共同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直各部门关心支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当前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街道虽地处开发区,但产城融合程度不高,城市化进程偏低,生产性和生活性三产服务业发展均相对滞后。二是辖区内所剩土地不足200亩,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项目招引和落地的重要瓶颈。
二、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善南街道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为核心,锚定新目标,展现新作为,推动街道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立足项目驱动,力争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聚焦“双招双引”,制定招商计划,创新招商方式,整合招商资源,优化招商服务,完善招商奖励机制,集中力量招引对转型发展具有支撑力、带动力、影响力的大项目、好项目,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配套成链”的效果。以企业为招才主体,通过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弹性科研等多种途径,精准对接引进科技创新高技能人才、权威专家,形成一套人才引进、管理、使用和服务的工作机制。聚焦项目建设,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领导帮包力度,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帮包管理制度,推行全程跟踪服务,加强日常调度,确保项目进度,力促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聚焦平台建设,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搭建协作创新平台,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实施企业技改振兴计划,鼓励有荣机床、锦旺食品、浩然包装、百特电器等企业围绕工艺优化、技术研发、规模壮大抓好技术升级改造。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向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转变。
二是立足品质提升,力争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贾庄区域棚户区和五里坂区域棚户区改造主体工程建设步伐。完善统筹规划,巩固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重点整治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市容环境,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公益宣传,积极倡导集约、节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做好城市绿化,2022年力争再新建5处“口袋公园”,继续开展漷河沿岸绿化,提升辖区绿化工程。除城市社区居委外,计划每个居创建2-3条绿色长廊。
三是立足共建共享,力争民生和谐再上新台阶。加大教育投入,实施贾庄小学扩建工程,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医疗服务,抓好“全民参保”,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紧盯矛盾纠纷化解,抓好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和效率,推动积案化解工作,做好重点时段维稳安保工作。深化平安创建机制,不断推进平安建设新模式,长效落实平安建设主体责任,提升平安建设持续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拉网式检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重点抓好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确保境内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落实防尘措施。坚决取缔“小散乱污”等各类非法经营企业,确保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四是立足党的建设,力争党建引领再上新台阶。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居“两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党建各项工作部署,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组织基础。坚持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坚持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工作制度,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发展。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强化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严格监督执纪,促进履职尽职。坚持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