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7-03386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善南街道
- 成文时间:2017年12月1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7年12月11日
- 标 题:善南街道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善南街道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善南 街 道
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善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城市新区”这一目标,突出富民强街和城市转型升级两项任务,以产城一体化为引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扩容升级、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2012年至2016年街道生产总值累计实现57.07亿元,其中,2016年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7.70亿元,同比增长6.6%,较2011年的7.6亿元增长133%。
2、2012年至2016年五年共实现公共财政收入46880万元,其中,2016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1200万元,同比增长10%,较2011年的5085万元增长120%。
3、2012年至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5.05亿元,其中,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6.58亿元,同比增长33%,较2011年的7.63亿元增长510%。
4、2012年至2016年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5650万美元,其中,2016年进出口总额预计实现878万美元,较2011年的521万美元增长69%。
5、2016年街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000元,较2011年的9689元增长6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十足。立足优势产业,突出招商选资,严把项目的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科技含量、带动就业等关键指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来,街道新建项目6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98.7亿元。目前,街道在建项目19个,新增过亿元项目5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3.1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1.4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3%。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一家即百特电器有限公司,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1家。在建项目中,尚品家居配饰生产车间和服务性设施建设已完成,PVC亚光膜生产线设备已经到位进入生产阶段;九阳智能产品生产项目整合车间10000平方米,新上电器加工生产线和注塑生产线、包装制品加工生产线,目前生产线全部启用进入生产销售;汽车配件及铝制货箱生产项目东部车间建成已投产,西部两个车间建设完成,科研楼主体建设完成正进行整体装修;帝漫服饰生产项目整合闲置厂房4500平米,购置了激光切割机,工业缝纫机、拷边机等设备180余台,目前已投入生产;婴幼儿服装加工项目科研楼、展厅、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原料库、成衣库和车间完成了顶部修复,部分加工车间已投入使用;圣发智能密集柜制造项目智能档案展厅已经建设完成,生产车间整修完毕,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君诚木业制造项目整合生产车间9000平方米,购置推台锯、扎光机、鉝(lì)洗机等设备,主要生产高档欧式实木门,目前已投入生产。清华园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多层建设完成并完成回迁,正在进行内部绿化。街道对每个在建项目,均成立了帮扶工作组,靠上搞好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确保每个项目顺利快速推进,力争尽快见到效益,为街道经济发展集聚了“源动力”。
二是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按照“做强优势产业,做大特色产业,抢抓新兴产业”的思路,全力实施“2+3”产业培育工程。2016年,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预计分别实现60.47亿元、4.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4%。木门家居装饰产业方面,木门家居装饰产业是善南街道的特色产业,也是滕州市全力打造的“六大百亿产业板块”之一。街道抢抓有利机遇,成功创建枣庄市级木门产业集群。同时,着力培育山东鑫迪、华奥斯、固诺家居、君诚门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全力助推山东鑫迪实现上市目标。同时,加大对尚品配饰家居、威诺意尔家居广场等配套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集群发展质量。截至目前,街道共发展木门家居装饰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拥有自主品牌30余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打响了家居木门“善南制造”的品牌。机械及零部件加工产业方面,围绕扩大集群规模,增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辖区内已形成以飞越机械、有荣机床、三英电器为代表机械制造企业80余家,零部件外协加工户、小微企业260余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发展木门家居装饰和机械加工两大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型材料”、“衡器制造”、“服装加工”三个特色产业版块,促进产业链拉长、价值链攀高、财税贡献率提升。同时,注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今年以来,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8.6亿元,成功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0项,山东鑫迪家居装饰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目前,辖区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枣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
三是大力推进服务业扩容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抢抓市委、市政府调整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的政策机遇,实施特色服务业发展战略,促进辖区产业发展规划由“重二轻三”向“二三协调、并重发展”转型。打造“汽车产业园区”。突出发展特色,积极打造以整车销售、维修装饰、零配件销售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汽车销售产业集群。重点实施了投资16亿元的汽车4S城项目,该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雪弗兰、起亚、长安、哈弗和本田5家单体4S店已经开业运营。目前,辖区内已形成了汽车4S城、鼎源汽车城、申科汽车城、滕鑫重型汽车四大汽车销售聚集区,拥有汽车4S店10余个、品牌直营店30余个。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城市建设项目,围绕益康大道、青啤大道等主次干道,以芙蓉园、城南往事、尚客优快捷酒店、万家商务酒店等项目为支撑,转变经营理念,扩张消费群体,推广“美团”、“大众点评”等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电子交易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带动餐饮行业发展。同时,围绕丰富经营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推广山东鑫迪“家居秀”网络客户体验系统、威诺意尔“O2O”网络营销模式,努力构建以网络应用技术为基础的品牌展示、营销渠道、客户服务“三位一体”网络运营新模式。2016年街道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25%。
四是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产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抢抓中心城区“南延”的机遇,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民生城建、精品城市”的理念,完善和优化了辖区城市建设规划,努力提升规划的水平,着力提高品位档次,引领城市向南发展。五年来,先后实施了优品天地、荆善南苑、清华园社区棚户区改造和滕阳花园安居工程,累计完成建筑面积110万平米,城市档次进一步提升。推进棚户区改造。重点实施的清华园棚户区改造两期工程总投资14.4亿元,共建设高层住宅14栋,多层住宅20栋,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共累计完成居民回迁715套、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滕阳花园”项目正在顺利建设中。开展创卫攻坚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集中清理辖区内各类垃圾600余吨,疏通、砌垒排水管道10000余米,硬化路面4万余平米。同时,按照“以路为界、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把辖区320余家沿街门店和280余家企事业单位细化分为六个“片区”,每个片区均设立劝导员,努力提高沿街门市和企事业单位对“门前三包”工作的知晓率、签约率和履约率,并承接全市“门前三包”工作现场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街道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坚决取缔土小企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是服务开发区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服务开发区发展,对在建项目和建成企业进行详细地调查摸底和梳理分析,全力协助中材锂膜等项目做好土地征收、青苗补偿等前期准备工作。采取项目置换、项目嫁接、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腾笼换鸟、二次招商”,为尚品家居配饰、艾贝姆婴幼儿服饰、帝漫服饰、固诺家居、威力重工、圣发智能柜、三维重工等项目、企业搞好对接服务。五年来,累计清理整合土地资源900余亩,清理僵尸企业23家,新引进项目33个,实现了开发区、街道、企业“三方共赢”。特别是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先后通过“助保贷”,为威力重工、鑫迪门业、有荣机床、浩然包装等企业争取贷款9000余万元,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六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深化社会管理“保民安”,为不断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平安善南,幸福善南”建设,街道投资30余万元,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成社会服务管理综治中心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同时,改变信访矛盾化解机制,变群众上访为机关干部下访,有效化解了信访矛盾和信访隐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专项安全生产检查60余次,下达现场检查记录117条,发现隐患278条,限期整改210条,当场整改69条,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解民忧”,五年来街道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06人,培训就业694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3.0%以下,零就业家庭动态始终为零,城镇新增就业、劳务输出呈逐年递增趋势,就业形势持续稳定。2016年新增就业任务750人,培训就业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人,新增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全部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失地农民生活补助金近五年来增加1680人,累计发放金额3600余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累计补贴132人,补贴金额39万元。2016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成8168人,其中街道参加职工养老保险3683人,共完成11851万人,完成任务比例114%。社会养老保险完成扩面任务280人,缴费任务115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7560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3603人,共完成21163人,完成任务的101%。发展社会事业“惠民生”,投资500余万元新建善南街道文化中心,投资20余万元新建小屯居综合文化中心。累计投资460余万元完善了善国苑小学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完成了街道教育均衡县创建任务。在今年全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街道成为全市唯一一个所有学校均获奖的镇街。强化医疗卫生工作,在全街道开展了免费健康查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5万余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六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年来,街道党工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加强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勤政廉洁、执政为民”的党工委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工作的能力。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和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今年以来,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为街道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全部52个基层党组织派驻19名驻居特派员,21名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和12名机关党建联络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6次,班子成员到各自所在支部及联系点上党课45次;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今天我来讲党课”活动62次,各党支部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20余次。突出问题导向,各支部制定整改措施320余条,办理各类民生实事86件。围绕庆祝建党95周年开展演讲比赛、送红色贺卡、文艺汇演、集报展、书画展等系列活动,推进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居级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居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街道不断强化居级干部管理,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对居支部书记的工资水平进行了调整提升。同时,为提高居级干部岗位吸引力,调动居级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居级干部的整体工资待遇,街道自我加压,对居主任和会计的工资待遇也进行了提升。为拓展服务职能,街道不断强化社区阵地建设,新建善国苑社区和清华园二期办公服务用房近5000平方米,近期即可投入使用。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红”工程,新建企业党支部2个,总数达到21个,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成立了商会党总支,以山东鑫迪公司为依托建设了“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推广“班组党建工作法”,有效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结合街道实际,参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经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同意,7月份街道对部分内设机构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实完善和调整。同时,根据上级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整合相关职能,设置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办公室(重点项目办)”“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结合工作需要,完善了“调研督查室”“宣传信息科”“经管站”“扶贫办”等科室,确保了各项工作没有“盲点”“缺位”,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加强干部管理,改善干部作风,街道根据形势的发展,重新修订了《机关管理制度》和《居级管理制度》,并在9月份正式颁发实施。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总体发展上来说,街道处于转型时期,发展的速度有所放缓,项目建设的回报期还没有到来,我们还处于爬坡阶段;二是经济总量和体量比较小,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比较差;三是发展自主性比较差,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四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意识还不够强,创新意识有待提高;五是各级干部队伍的素质仍需提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决心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打算
2017年是善南街道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街道实际,明年街道整体工作的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服务开发区为工作主线,以富民强街为目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突出特色化发展,纵深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服务业提质扩容、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狠抓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民生事业、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坚持集群化发展,做强工业提实力,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工业强街”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打造“机械机床、木门家居、仪器制造、新型材料、服装加工”五大产业聚集区,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实现65亿元、5.5亿元。打造产业聚集区。按照“立足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培植龙头骨干、推动产业升级”的思路,积极打造以有荣机床、飞越机械、三英电器等为龙头的“机械机床产业集群”,以山东鑫迪、华奥斯、尚品全屋定制为骨干的“木门家居产业集群”,以鲁南衡器和鲁衡衡器、瑞虹化仪等为重点的“仪器制造产业集群”,以中材锂膜、尚品PVC亚光膜等为依托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帝漫服饰、艾贝姆婴幼儿服饰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产业集群”,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增资扩股等形式,整合聚集一批相关企业、生产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积极助推山东鑫迪实现上市目标,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和产品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全年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枣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充分借助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坚持“量质”并举,强化资金、技术扶持,重点围绕木门和机械机床两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各类配套、外协加工企业和家庭式小微企业。力争全年新增民营企业50家。
二是突出发展特色,推动服务业提速扩容,创造发展新优势。大力实施特色服务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汽车销售产业聚集区建设,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激发辖区商机和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力争全年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6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加快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汽车4S城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做好大型综合展厅、汽车4S店、汽车大厦、汽配城等配套服务设施的招商引资,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大对鼎源、滕鑫、别克、申科等已建成项目的服务力度,着力打造集汽车品牌4S店、汽车配件、汽车装饰、汽车文化等于一体的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清华园棚户区改造、优品天地等城建项目,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积极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围绕为开发区企业服务,引进一批金融、商务、物流等新型服务业项目;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和餐饮服务业,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聚集人气,提升商机和活力,促进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三是促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引领城市向南发展。围绕全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抓住中心城区“南延”的机遇,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引领城市向南发展,全力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城市新区。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积极争取将贾庄区域纳入全市城建盘子,全面做好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拿出规划设计方案,力争尽快全面启动。全力服务经济适用房“滕阳花园”工程,推进建设进度。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加大城市建设管控力度,坚决遏止控建区内乱搭乱建、未批抢建等各种违法建筑行为,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围绕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健全完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切实提升街居环境卫生质量。加大城市绿化投入,积极推进漷河两岸治理和绿化长廊建设,打造城区南部绿色景观带。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是狠抓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重点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采取“腾笼换鸟、项目嫁接”等方式,招引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高、科技含量高、带动就业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2个。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16亿元的汽车4S城、投资40亿元的中材锂膜生产、投资9000万元的尚品家居配饰生产项目、投资1.86亿元的艾贝姆婴幼儿服饰生产、投资1.3亿元的固诺家居生产以及尚品全屋定制生产等在建或计划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倒排工期、现场办公、靠上服务,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早见成效。全力服务开发区。切实履行服务职能,认真做好开发区内新入园项目的土地征用等工作,对在建项目和老企业积极主动靠上服务,协调好企地关系,为开发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是深化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时刻牢记“富裕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平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平安善南”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将隐患纠纷化解在社区。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隐患排查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变群众上访为机关干部下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化解信访积案,确保“四个不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拉网式检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是着力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健全全民医疗保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续缴任务;着力做好辖区失地农民转岗就业工作,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做好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为民谋福利办实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启动清华园幼儿园建设。实施教育资源均衡计划,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不断完善基础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学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广“六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统筹做好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会、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七是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继续实施“街居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突出重点,坚持按“需”学习、以“用”培训,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抓好居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民主管理、依法治理,落实党务居务公开,规范居级班子运行。加强非公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深化“一清两扩三提升”工程,推广“班组党建工作法”,扩大组织覆盖面,促进企业发展。新建清华园和善国苑社两个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完善“党员设岗定责”、“楼长制”等制度机制,全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决议,进一步强化党工委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工委的监督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对照廉政准则,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强化规范约束,完善惩治预防体系建设,让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形象。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坚持“20字”标准,选好用好干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强化效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机关明察暗访活动,彻底整治不敢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效能,坚决杜绝“中梗阻”现象,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定不移抓落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