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3704810032/2023-00003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木石镇
  • 成文时间:2023年05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5月28日
  • 标  题:木石镇2023年经济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木石镇2023年经济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是枣庄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突破年”。根据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结合木石实际,今年我镇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四年攻坚行动,持续深化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打造“现代化工新城”全力以赴“全国百强镇”中争先进位

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5%、6%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改善任务,确保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加快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1、突出抓好项目招引全面查找产业链条缺项漏项,绘制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全面掌握产业链发展趋势、头部企业、重点项目、研发平台、关键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力争签约过亿元项目5个,其中签约过10亿元项目2个,签约50-100亿元项目1个,签约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瞄准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主动对接山能集团、中国化学、杭氧集团等“头部企业”,实现精准招商。推动杭氧集团6亿元的兖矿鲁南化工11.5万标方空分供气项目,中国化学26亿元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二期)尽快落地。围绕鲁南化工、联泓新科两大链主企业,以“链式思维”着力招引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山能集团134亿元的高端尼龙新材料一体化项目、50亿元的30万吨/年POE项目,联泓新科35亿元的节能减碳升级改造及配套工程项目、35亿元的15万吨/年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尽快建设投产。充分抓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头部企业产业转移机遇,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实现产业转移入驻。推动天赐材料拟投资16亿元的20万吨电解液和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上海巽田拟投资25亿元的滕州“高端有机中间体绿色智造”基地尽快签约。

2、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倒排工期、加速推进,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针对20总投资310亿元的重点项目,明确科级领导帮包,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手续办理、建设施工等困难和问题,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专班专抓,针对总投资297.4亿元的鲁化一体化项目,靠上解决甲醇能耗制约难题,全力推进项目早落地。针对总投资215亿元的联泓新科一体化项目,协调解决一体化项目建设中场地平整、能源供应等问题,全力保障项目早日建成达产。针对其余重点项目,确定项目推进专员,明确责任目标,下沉项目一线,及时梳理化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2023年上半年所有项目开工建设。

3、着力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好总投资244亿元的21个技术改造项目,加速推进化工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创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合作。加速推进兖矿鲁南化工、联泓新材料等企业重大技改,确保尽快建成投产,引领化工产业转型发展,持续提升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全力推动联泓新科争创国家级技术中心。

4、提速发展服务业。围绕现代物流、社区经济等产业,积极扶持天地物流、鲁西南物流、顺馨物流现代物流企业提档升级依托凤翔小镇、鲁化社区,大力发展商业、餐饮、家政、健康医疗等社区经济,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和经营载体。大力支持电商销售、教育培训、商务服务、健康服务、养老及家庭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农业融合互动发展,力争2023年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5%。

5、积极培育壮大企业规模。针对全镇24家规上工业企业明确帮包领导,制定“一企一策”方案,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实施“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鲁南化工、联泓新科两大链主企业延伸链条、对外合作、兼并重组,助力成为高端化工和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按照“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强龙头、育集群”的企业培育路线图,助推中小企业走小而专、小而优、小而强的发展路子,培育亿盛气体、绿灵生物等5家企业升规提质,兖煤装备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力争高能环保、孟玄新材料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6、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推进机制,高效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加强监管,净化企业和项目施工周边的环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承接好市相关部门单位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等下放工作,落实好帮办代办机制,实现“一口清”导办、“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深入开展“金融管家”试点工作,提供好信息、融资、用地等服务,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以园镇村一体化建设为依托,提升完善基础设施

7、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镇域道路、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辖区功能配套。着力推进投资57.2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园区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完成羊西路、谷山路等总长度9公里的园区内网道路建设工程;完成夏化线、鲁化线等4条110kV高压线的迁改工程;污水处理厂年底前完成施工。加快凤翔小镇社区污水处理站扩建、休闲公园、林荫停车场等配套建设,强化社区保洁、安全保卫、秩序管理,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全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

8、提高治理能力。实施主干道提标工程,完成济枣路两旁立面改造,新增绿化节点3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巩固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开展好“美丽庭院”创建农村人居环境“夏季战役”,常态化抓牢积存垃圾、“三堆两垛”、残垣断壁清理整治工作。持续推进镇域环境整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由保洁公司将全镇所有村划分三个片区,每个季度集中开展一次环境卫生清理活动。深入开展济枣路、木东路、木曲路等主干道货物超载运输、危化品车辆乱停乱放整治行动,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加强巡查监管,加大拆违控违整治力度,全力遏制乱搭乱建行为。强化日常管护,全面维护好道路、路灯、公厕、垃圾箱等设施,确保各类基础设施功能完好。

三、以强村富民为基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9、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龙振庄园乡村研学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继续培植高新面粉厂等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资金、技术的扶持力度,完善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特色专业村10个。实现良种普及率100%,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机综合化水平达到90%实施品牌强农工程,做优龙振盖土猪、高新面粉等知名农产品品牌。

1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种植业,积极引导群众种植草药、林果、土豆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专业村3个。扶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旅游、商贸、餐饮、物流等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华怡服装加工项目,着重输送园区村庄回迁安置居民入厂务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围绕村级“三资”清理成立法治保障、政策咨询服务小组,围绕不合法、显失公平的承包合同,及时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壮大村集体经济。

11、完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强化农村厕改、农村公厕后续管护,扎实做好渣液清运、故障维修等工作

12、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改革、集体林业综合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相关农村产权制度,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

13、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小麦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以绿色发展为底线,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14、抓好造林绿化。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抓好雨季造林,持续提高镇域森林覆盖率。抓好山林苗木补植和管护,不断巩固绿化成果。

15、强化环境保护。扎实开展好大气污染防治,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企业监管,督促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报警、重大危险源一二三级视频监控设施,防止偷排偷放突出扬尘污染治理,强化辖区洗砂厂、储煤场、物料场日常管理和清理整顿,全面落实防尘抑尘措施;加强道路扬尘整治,严查重处超载超限、随意抛洒、带泥上路等行为。严禁销售、储存、运输、燃用超标煤行为,对销售、使用劣质煤的企业和个人严厉查处;加大煤改气力度,完成燃煤锅炉整改和清洁煤推广任务。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落实好网格化监管责任,全面清理取缔土小企业。大力实施秸秆全年禁烧,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力争秸秆还田率达95%以上,确保秸秆禁烧成效。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全面见效,巩固清违清障成果,建立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打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16、加强土地保护。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范宅基地、种植养殖用地秩序,严惩违法用地行为。严格控制污染源头,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替代,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

五、以为民惠民为根本,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7、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动态监测,对因病因灾等出现的临时性、突发性、支出型贫困及时帮扶;对“老病残”有返贫风险的,建立台账,及时关注,跟进措施,确保不返贫。持续落实好产业扶贫项目、孝善养老、邻里互助、政策兜底等措施,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18、深化平安木石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突出抓好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校园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安全生产专家查隐患和日常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铲除各类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坚决维护社会安全。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做好经费保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首接首办负责制及领导干部接访等制度,着力做好重点信访案件化解等工作,强力推进依法治访,时排查隐患,调处矛盾,化解信访积案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一一法律顾问”;高标准推进法治广场建设,组织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19、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围绕群众满意度提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实施好“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教育强镇”战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学区在教学教研、校园环境、师生素质、人文关怀等方面不断发力,取得办学新成效、建设新亮点、发展新面貌。优化木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大志愿服务开展力度层次举办文化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纵深发展,将移风易俗与“五好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相结合,注重让先进典型传递榜样力量,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支持民族村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林果种植等产业业态,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村;共图民族团结,乘着创建民族交融连片发展示范区的重大契机大力发展高端化工特色产业,辐射凤翔小镇民族互嵌式社区,促进各族群众全方位嵌入,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木石旋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居家托养儿童救助为主要内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着力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按时召开意识形态联席会议;依托镇政务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及时传递党委、政府声音;加强宗教场所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维护全镇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21、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村居活动场所提升、集体经济增收、党建示范点创建等重点工作;统筹抓好企业、学校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开展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培养”行动,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好“三会一课”“28日党员活动日”等政治生活,做好党费收缴及党员管理等工作。优化基层党建“联述联评联考”机制,落实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形成完整责任链条和工作闭环。以更大的力度强化基层保障,推动政策向基层倾斜,保障基层党组织人员、经费、阵地齐备。

22、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持续纠治“四风”问题。强化机关效能监察,严格请销假制度,加大日常督导力度,杜绝“庸懒散浮拖”等问题落实“一线”工作法,树牢实干导向,引导镇村干部在村庄搬迁、重点项目建设、环保安全、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2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守规矩讲纪律意识,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扎紧制度笼子,切实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从严执纪问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村级“三资”管理,严格落实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抓好低保、扶贫、惠民补贴、危房改造等关键领域监管,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附:2023年经济发展计划目标和工作目标

2023528

附件:

2023年经济发展计划目标和工作目标

                      计划目标    工作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                     5.5%         6%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10%         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         12%

进出口总额增长                   7%          9%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5%         6%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          9%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