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12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木石镇
- 成文时间:2022年03月17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3月17日
- 标 题:木石镇2022年经济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木石镇2022年经济工作要点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重点工作提升年”为抓手,坚持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提速,进一步抬高标杆、加压奋进,担当作为、实干快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2022年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建设“现代化工新城”这一目标,奋力开创工业实力更强、产业质量更优、产城融合更好、生态环境更美、幸福指数更高的发展新局面!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做强工业,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一是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始终聚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围绕鲁南化工、联泓新科等工业龙头企业,加大政策资源要素倾斜力度,促进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发展实效;加快渤瑞环保公司上市步伐,确保今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培育“四上”企业5家,进一步抓龙头、强链条、育集群,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创新平台、技术中心,激活创新驱动力。加快推进中国化学鲁南产业技术(氢能)研究院落地建设,打造国内一流产业技术孵化基地。依托中科院化工新材料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积极引导辖区企业抓技改、搞创新、上项目,实施技改项目5个以上。依托企业研发机构,完成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任务。三是全力提高服务效能。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坚持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一次办好”向“一次不跑”升级,不断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确保投资26.7亿元的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工程、投资11亿元的聚合顺聚酰胺6切片等一批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二)全面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着力培优高端化工产业。聚焦高端化工这一主导产业,持续引进一批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做强做优氨基、醇基两大产业链,力争引进过亿元产业链项目5个以上;实施好投资348.7亿元的鲁化高端氨基醇基新材料、投资215.3亿元的联泓新科一体化等18个项目,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终端化方向发展。二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现代物流、社区经济等产业,积极扶持天地物流、国晖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提档升级;依托化工园区发展,带动商业贸易、信息服务、金融、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推动村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实现生产生活互为支撑促进。依托凤翔小镇、鲁化社区,大力发展商业、餐饮、家政、健康医疗等社区经济,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和经营载体。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完善农业产业化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建立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完成龙振庄园乡村研学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建设,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抓好高新面粉仓容2万吨粮食绿色仓储物流等项目,持续培植高新面粉等龙头企业发展。实施品牌强农工程,做优龙振盖土猪、中鲁高新面粉等知名农产品品牌。新增流转土地不少于1000亩,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6家,争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
(三)统筹推进镇域建设,促进镇园村融合发展。一是做优园区载体。持续推进园区村庄搬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拓宽园区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完成智慧园区、综合管廊、园区道路等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打造全国一流高端化工园区。二是打造新型社区。高标准建设凤翔小镇,确保第二批搬迁居民顺利回迁上房;加快社区污水处理站扩建、休闲公园、林荫停车场、商业街等配套建设,强化社区保洁、安全保卫、秩序管理,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全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镇域供水、供气、供热、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配套建设,统筹抓好农村道路大中修、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农村公厕、旱厕改造后期管护等工作;完成联泓大道拓宽工程,加快推进S321省道改建,打造科圣大道、国泰大道、联泓大道三条精品主干道路,不断完善镇域交通网络,提升辖区基础设施水平。四是提升管理效能。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开展好破坏山体以及打石场、洗砂厂等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危化品运输、校园安全等工作的检查力度,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开展信访化解,确保全镇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四)大力提高生态品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一是抓牢企业监管。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坚决拒绝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项目。严查企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防止偷排偷放,全面排查取缔土小企业。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二是强化环保治理。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各类建筑工地、储煤场、运输车辆等扬尘治理,落实好抑尘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控制,抓好三夏、三秋等重点时段及全年秸秆禁烧工作。持续推进“河长制”全面见效,建设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一个。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三是加快生态补偿。持续打好“山水林田大会战”,超前谋划春季、雨季造林任务,统筹推进荒山、道路、河堤、水系绿化,实施好村居连接线绿化工程,切实提高全镇绿化覆盖率。着力抓好山林、路域苗木补植和管护,严防森林火灾、滥伐林木、破坏绿地现象。
(五)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一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好村集体经济“三年强村计划”,探索做大做强村级产业路子,打好村居集体经济“破十攀百”攻坚战。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镇域路域环境整治,巩固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开展好“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提高环卫保洁水平。二是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等制度,实现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社会救助全覆盖。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发展残疾人事业。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扩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实施义务教育、幼儿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做好教育“强镇筑基”试点工作,争创山东省试点镇。强化卫健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木石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持续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加大志愿服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送戏下乡、播放电影以及文化健身场所提升等工作。
(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和法律顾问制度,推进重要民生事项、重大投资项目信息公开;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提升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二是建设高效政府。注重谋实事、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用成果说话,以实绩论英雄。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动真碰硬,善作善成。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示范镇建设等工作,着力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争试点,推动工作高质高效开展。三是建设服务政府。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多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用心用力便民惠民、扶企暖企,以政府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四是建设廉洁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查处失职、渎职,用严的制度和铁的纪律,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工作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