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1330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滕州市界河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时间:2025年05月0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5月06日
  • 标  题:界河镇2025年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界河镇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全镇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以“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为抓手,纵深推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推动建材化工、高效农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四大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统筹做好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环境优化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镇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规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稳量提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一、在深化强工兴产上聚力攻坚求实效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水泥建材产业,充分发挥鲁南中联链主作用,加快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实现竣工投产,推动水泥立式辊压机改造、污染土协同处置等项目及早落地建设,积极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推进深信科技电化学水处理设备制造项目建设,全力支持瑞泰盖泽、深信集团、宏海集团、乾盟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水泥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围绕精细化工产业,发挥大明科技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大明科技消毒产品深加工制造项目落地建设,加速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围绕商贸物流产业,推动鲁南国际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取得新进展,加快中国马铃薯交易中心建设,构建“储加运、展商研”的全产业链条。

2.梯次培育助企登高。深入实施工业企业“8010”对标登高行动,支持鲁南中联大明科技等企业扩规升级统筹抓好新建项目“投产入规”、规下企业“纳统升规”,确保新增“四上”企业8家以上、总数达到48家以上。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

3.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强化骨干龙头企业帮包服务,精准开展“一企一策”培育帮促持续加强政策要素供给,高效精准推送“政策服务包”,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用好市民诉求办理平台,对企业反映的诉求第一时间解决,营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发展环境。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厚植重企兴业发展沃土,支持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二、在加速项目引建上聚力攻坚求实效

4.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坚持“四好+一好”标准,聚焦主导产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和新型储能、新一代光伏、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新赛道、宽赛道,精准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确保签约开工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突出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深耕欧美、日韩、港澳台等重点引资市场,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

5.提升项目建设速度。始终保持“项目为王”的战略定力,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前瞻性强、带动性大的优质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县重点项目。坚持把“快”和“优”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统筹推进8个滕州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实行清单化管理、专班化服务、节点化推进机制,确保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三率齐升”,促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6.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做好盘活挖潜文章,整合利用镇域低效闲置土地厂房成立工作专班,靠上化解盘活,努力实现好项目不缺资源、好企业不缺空间。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项目等资金投向,细化完善项目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上级政策倾斜。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合作交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支持,最大限度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在提升城品质上聚力攻坚求实效

7.着力深化城镇有机更新完善全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项矢量数据,建立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优化城镇布局。服务保障新建莲微绿道跨京沪铁路104国道立交建设,加快实现路桥贯通、全线通车。建设直流公共充电桩4台。规范城镇物流配送及电子商务,鼓励支持仲家汇、优嘉惠、百盛购物等超市提档升级。

8.着力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持续巩固口袋公园、生态街巷等园林绿化成果,提升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等整治成效,持续深化全域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完成垃圾处理站提升改造。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全面提升常态化治理水平。强化规划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9.着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持续打好“山水林田大会战”,实施灵泉山、莲微绿道界河段部分路域绿化工程,植树造林400亩,加快实施界河“水连路通”项目,建成拦蓄引调工程西李庄、西安楼坝,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续建和2025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建,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对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开展整改“回头看”,标本兼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聚力攻坚求实效

10.推动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坚持“产品抓产业、产业抓链条、链条抓体系”的“大农业”理念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产学研合作,培优扶强泓安、大兴等本土种薯骨干企业,推动马铃薯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用好“滕州马铃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德里国际商标,抓好“滕州马铃薯”公用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展会,持续扩大“滕州马铃薯”品牌影响力。

11.推动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坚持“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按照两好两有的标准,持续提升“富美薯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水平,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个、枣庄市级和美乡村3个。大力推进农村供水“户户通”建设,逐步改造提升村内供水管网,对3个山区高位村延伸铺设公共供水管道,实施并网管理。改建提升农村道路6公里,促进镇村路网互联互通。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6公里,进一步增强镇域供电能力。深化美丽庭院等创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12.推动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充分发挥“跨村联建”片区党组织纽带作用,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富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实现抱团发展、共同致富,推动“万村共富”攻坚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过100万元行政村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动群众创新创业、勤劳致富。加强防止返贫致贫常态化监测,落实重点群体分类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聚力攻坚求实效

13.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抓好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则退”。关爱“一老一小”,推动爱心食堂规范长效运营,多措并举提升困境妇女儿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救助帮扶质效。

14.优化公共服务质量。实施滕州市第三实验小学迁建、界河中学宿舍楼重建等工程,努力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实施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打造枣庄市样板卫生室3个,设置“中医阁”3个,“五有三提升”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40场以上,持续办好广场舞大赛、篮球赛等文体赛事更新更换5个村健身器材启动界河镇志编纂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5.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抓好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等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抓好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要求,完善全链条、可追溯监管体系,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要求,完善全链条、可追溯监管体系,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6.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诉求办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问题一次性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持续巩固拓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整治成果,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加强志愿服务和社工队伍建设打造志愿服务融合创新项目试点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办理,全力抓好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整治黄赌毒、涉枪涉爆等重点问题,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金融诈骗、邪教活动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成鲁南中联退役军人分站点建设,全面提升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六、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聚力攻坚求实效

17.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抓好新闻宣传、精神文明、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网络舆论等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开展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扎实做好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动态培养,从严党费交纳管理,推动“两企三新”党建提质增效。用好用活镇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曙光”课堂、“头雁”课堂等特色课堂,引领党员干部提质聚力。

19.锤炼过硬干部队伍。常态化开展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大力发扬“快高实优严”工作作风,推行一线抓落实、解难题、优服务、转作风“四个一线”工作法,培育懂经济、懂产业、懂项目、会管理的干部队伍。深入实施“榴枣归乡”工程,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乡土技能人才。深化全员绩效考核管理,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凝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20.从严正风肃纪反腐。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靶向发力纠治“四风”。加大对攻坚任务的督查调度、跟踪问效。坚持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