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3446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东沙河镇
- 成文时间:2019年04月1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9年04月19日
- 标 题:东沙河镇2019年经济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东沙河镇2019年经济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是山东省“工作落实年”,更是高铁新区·东沙河镇爬坡过坎、迈向良性循环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对2019年工作作如下部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抓手,紧紧围绕高铁新区建设这一“中心”,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全民素质提升、人民满意教育、健康卫生镇、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六大工程”,积极开展现代产业培育、历史文化传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特殊人群关爱、生态环境重塑、违法建设整治、双招双引、重点项目推进、区镇税收共治、基层社会治理“十大行动”,全面建设活力创新、精致个性、生态低碳、智慧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东沙河,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预期目标
2019年,全镇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其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优化新区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内涵品质。持续深化“重点项目推进行动”,2019年,高铁新区建设计划启动实施城建项目38个,合同总投资143.1亿元,年度完成投资约22.7亿元;重点推进招商项目14个,合同总投资约200亿元。1、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全力加快六合社区安置房建设。完成A区9幢楼装饰及景观绿化;探索股权合作模式,启动B、C、F区约74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力争完成B区10幢楼10层主体建设、C区9幢楼6层主体建设,尽快满足群众居住需求,聚集商机人气。全力加快墨子湖隧道建设。启动墨子湖东岸、隧道东口相关村的房屋搬迁,加快推进墨子湖隧道主体及引道工程路基建设,争取尽快实现新老城区互联互通。全力加快高铁新区鲁班科创园建设。推进与安徽路网集团的合作,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服务鑫迪家居工业4.0项目落地建设,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推进总金额约144.5亿元的12个“双招双引”项目落地,促进优质要素加速聚集、发展活力充分释放。2、聚焦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17条道路建设,完成首善路续建、荆郭街等13条道路建设,实施跨若水河4座桥梁建设;依据搬迁进度,推进实施平安路、呈祥大道2条综合管廊建设;启动上善大道段电力入廊,加快推进荆河220KV变电站续建项目建设;实施总投资4000万元的燃气门站建设,完成LNG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建设;与新源热电公司合作,投资3亿元,实施高铁新区供热管网建设;研究推进高铁新区水厂建设,加快提升综合承载能力。3、聚焦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六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计深化、土地供应、投融资等工作;投资6.68亿元,实施漷河沿岸综合治理;投资1.9亿元,实施若水河治理;以“一线、三横三纵、五桥、六节点、七街巷”为重点,围绕凤凰乐园、六合社区等33个突破点,扎实推进亮化文化工程。4、聚焦房地产项目开发。加快绿城·明月江南项目33幢楼主体建设,启动绿城·春江明月项目基础工程,完成中房·九里庭院项目6层主体建设。适时启动平安路南侧、绿城周边及化工技师学院西侧等3个区域的土地出让及房地产开发,增强房地产市场活力,聚集新区人气。5、聚焦资金用地保障。跟进415.7亩联合收储、10.03亩棚户区改造指标落地工作,通过指标分配、联合收储、增减挂钩、项目点供等方式,积极争取约1000亩土地指标;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推进4个片区6-8家企业搬迁、5个片区的土地征收和2个片区的土地流转。科学合理利用PPP、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抢抓棚户区改造机遇,以1500套棚改为依托,力争完成约10亿元棚改项目贷款,为项目建设提供充分保障。
(二)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助推产业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双招双引行动”,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1、狠抓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坚持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深化与中铁置业、绿城集团、中电国创、中国东方资产、福建祥兴等集团的合作,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等优势企业,聚焦高端制(智)造、科技创意、低碳生态、环保节能、现代家居等产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做实节会招商、赴外招商,积极参加全市“双招双引”大会等招商活动,继续高质量举办好高铁新区墨子湖发展论坛等学术峰会;探索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发挥华北设计院等五家分公司以及其他参建企业优势,“借船出海”助力招商引资。2、狠抓招才引智。认真落实枣庄“人才新政18条”和滕州《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广泛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实施“区镇人才联合培养”计划,举办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班,年内培养50名以上可独立从事电商运营、服务、营销的电商创业人才,增加乡村发展活力。3、狠抓产业培育。深化“现代产业培育行动”,推动产业层次逐步迈向中高端。重点推进总投资15-40亿元的鑫迪家居工业4.0项目,分期完成厂房建设、设备订购,尽快补齐工业经济短板。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与辖区高校共建研发创新平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综合体系;加快建设化工新材料检测中心、童车童床检测中心;积极对接引入儿童用品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做优做强城乡融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20字”总方针和“五大振兴”,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工程”,谱写好乡村振兴“东沙河篇章”。1、强农业基础。依托狐山10平方公里的自然资源优势,与国企央企合作,投资60亿元实施农业旅游综合开发;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加大对步云茶树菇、利民黄粉虫、刘岗长毛兔、聚鑫樱桃、史村狐狸、东木路核桃等传统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2、富农民经济。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坚决打好发展村集体经济、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攻坚战;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奖补、重点工作经费转移支付等方式,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对会计网长和村会计的监督管理,不断推进“三资”管理,保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强化“四定双诺三挂钩”目标管理;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年度内全面完成剩余18个村改革任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鲁担惠农贷”,为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3、美农村环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实施农村“五化”“七改”工程。继续完善美丽乡村北部片区建设,启动南片区建设。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道路新建18公里、升级改造10公里;对荆河东路及时进行修补;对道路交叉口及时进行硬化。全面推进镇域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在“全时全域全覆盖”基础上,探索建立“机械精细常态化”模式;强化高铁、高速沿线栅栏(或隔离网)外的卫生整治和日常保洁,及时清扫卫生死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户;全力抓好2015-2018年旱厕改造的自查整改。继续深化实施“六三三”绿化模式,以“1山2河29条道路”为中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园林绿化建设(1山:狐山区域荒山绿化;两河:若水河、漷河沿岸绿化;29条路: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两高”沿线,东沙河镇14条乡村主干道、高铁新区建设的13条道路),积极争创国家级森林乡镇,努力争创1个省级森林村、8个滕州市级森林村。巩固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搞好磨坑、颜吉山、华吉山等14个独立供水村的消毒设备运营和维护。争取上级水利项目立项,搞好山区、半山区及墨子湖弃土场土地整理项目区水源和水利设施建设。4、优乡风文明。深入实施“历史文化传承行动”,持续改造提升农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开展好“一村一年一场戏”“每村每月一场电影”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继续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保护好古桥、古井、古树、古街巷、古建筑,加快“记忆”雕塑建设;用好镇综合文化中心,守好村韵乡愁。持续推进“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移风易俗,推进厚养薄葬、文明嫁娶,为群众减负;支持“清水湾书画”等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搞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系列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
(四)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动力。牢固树立营商就是营未来的理念。全面提升软硬环境水平,构建“强磁场”。1、提升政务环境。加快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结合机构改革,整合管委会招商服务科、经济发展科和镇重点项目办公室、市场监管所、税收共治办公室等人员力量,研究成立区镇“双招双引”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项目规划、手续办理、落地建设、管理运营、税收跟进、环境打造等一条龙服务,真正把“放管服”改革要求落到实处。继续落实工程项目全程跟踪监理、跟踪审计、督查调度等制度;进一步健全重点项目“五个一”帮包机制,做实做细“区镇税收共治行动”,发扬“店小二”“保姆式”精神,让干部“多跑腿”、企业“少操心”。第一时间落实各级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惠政策,严格执行 “十条禁令”,坚决查处、严厉打击各类阻碍发展的违法行为。2、提升社会环境。全力推进“深化平安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网格化实名制监管,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全覆盖。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行动”,继续完善“八员一体”社会治理专员模式,加快街(巷)长、邻长评选,全面推开“三级五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规范《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力量,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持续深化“违法建设整治行动”,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全省违法建设治理三年行动工作要求,依法严厉查处、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重塑行动”,深入推进“四减四增”行动,强化节能降耗,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持铁腕治污;深化实施“九六五二一”工作法,坚定推进秸秆还田;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取缔辖区各类土小企业,最大程度减少大气污染源。严格落实河长制,真正落实各级河长职责,做好河道巡查,坚决查处乱挖乱采、乱占乱建、乱围乱堵等违法行为,及时清理各类水域污染、沿线垃圾,确保河湖水面清洁、水质达标。
(五)推进民生成果共享,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力抓好惠民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1、持续深化“人民满意教育工程”,擦亮“东沙河教育”新品牌。通过开展“三争四建”活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六合学校及千庄、堌堆幼儿园暑假后均投入使用。启动建设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新校区图书综合楼及仪表系教学楼,持续推进二期建设;加快实施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滕州校区建设,年度内投入使用。严格校园安全监管,继续完善“七张清单”模式,持续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2、全面提升“健康卫生镇工程”,构筑“健康东沙河”新高地。稳步推进精神卫生康养中心及医养综合体建设;不断深化开展“AB套餐”——“四合一”卫生健康查体服务活动,提高群众健康保健和优生优育水平;推进全民参保,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提升报销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和疾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健康扶贫,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绿飘带”行动为统领,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广场舞大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倡导文明出行,提升群众身体素质;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检查,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3、深化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特殊人群关爱行动”,增添“爱心东沙河”新活力。以省和两级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巩固提升的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巩固脱贫继续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对脱贫不再享受政策贫困户实行动态监测,对因病因灾等新发生贫困人口即时帮扶;同时,强化低保、特保等兜底性扶贫,深化教育、危房改造等保障性扶贫,拓展产业带动等开发式扶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扶贫开发“巩固、接续、长效”。推动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保障等各项工作的落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逐步规范农村低保、大病救助、优抚优待等制度,落实好特困人员救助等社会保障新标准;组织开展好“慈善一日捐”等募捐、救助活动;继续抓好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爱保护工作,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四、保障措施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引领工程”为统领,把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贯穿经济建设各领域、全过程,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旗帜鲜明突出政治标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好学习强国、镇党建工作室等学习平台,努力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领导权和主动权,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
(二)提高站位鼓励担当作为。紧扣全省“工作落实年”部署和枣庄“凝心聚力抓发展、先把经济搞上去”工作要求,以滕州“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开篇,精简文会、轻装上阵,鼓励干部在重点项目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工作一线上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同时,不断完善奖、惩、问、责各项机制,优化科室处所、党总支的人员机构、力量资源、人权事权、财权物权,进一步突出荣誉往一线倾斜、实惠往一线倾斜、保障往一线倾斜、干部提拔往一线倾斜的“四个倾斜”鲜明导向;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强化“量化积分管理”,切实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三)勠力同心凝聚发展合力。推进“区镇村企民”命运共同体建设,进一步理顺“区镇一体”体制和各项工作机制,做到工作无缝隙对接,真正形成思想高度统一、行为高度务实、资源高度整合、步调高度一致的深度融合局面。要把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民”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全力抓好巡视巡察问题反馈整改,建立长效,扩大战果;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建立严密的监督、管控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关口前移、防患未然,从源头筑牢防线 。
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岗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戒骄戒躁埋头干,乘势而上立潮头,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圆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