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8-02444
  • 主题分类: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东沙河镇
  • 成文时间:2018年03月1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8年03月12日
  • 标  题:东沙河镇关于开展历史文化传承行动的实施意见
  • 效力状态:有效

东沙河镇关于开展历史文化传承行动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良传统,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事业,树立文化自信,做好东沙河镇新区建设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涵养高铁新区东沙河镇文化底蕴,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历史文化传承行动,特制订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开展“历史文化传承行动”为抓手,抢救性保护发掘新区建设进程中濒临损毁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乡村文化记忆,梳理完善全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资料性文献,修订编纂东沙河镇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实现镇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推进经济文化强省、生态文化名城建设。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的“软实力”。

1、传承优秀文化精髓。以镇综合文化中心为平台,通过定期开展参观游览、学堂讲课、乡村记忆展览、文博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诵读、家风家教展示、书画艺术交流、象棋智力竞赛、乒乓球选拔赛和民风民俗实体档案博览宣传等各类丰富多彩、内容活泼的主题活动,结合党建、历史、核心价值观宣传,将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与主流价值观传播有机统一起来,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作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与镇工会、团委、关工委、学校等相关活动做好有机结合,组织广大师生、党员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等各类群体积极参与,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历史文化记忆留在群众心里,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2、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以节日文化、乡风民俗等为着眼点,通过举办欢乐滕州嘉年华和“民俗闹元宵”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民俗汇演、元宵节民间游艺展演、猜灯谜、民俗音乐会、体育健身节、腰鼓比赛、王母殿戏曲庙会、九九重阳节敬老巡演、每村每年一场戏等基层民俗文化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同时也起到保护和传承镇域内腰鼓、老戏、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作用,掀起全镇民俗文化活动热潮,培养群众对传统节日、经典文化的情感敬畏。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续加强对我镇境内岗上遗址等八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监管,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实施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深入挖掘镇域内宣德铜炉、木雕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申报滕州市第四批非遗项目。建立完善全镇非遗普查制度、传承人制度、名录制度,积极推荐优秀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加市级以上对外文化交流,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提高技艺。健全完善各项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完善非遗资料库、数据库,继续在全镇范围内普查、发掘新的非遗项目,争取申报更多的市级以上项目和传承人。

(二)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实现文化建设的“硬着陆”。

1、塑造精神展台高地。计划在高铁新区核心区域建成一座高铁新区精神展览馆,展馆内设有专门展区和展台,用来陈列征地搬迁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如卷尺、皮尺、卡板、自喷漆、百米绳、手表、对讲机、账本、草帽、迷彩服等。以实物为主、图片和影像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镇村干部在征地搬迁过程中的勇于奉献和敢于担当,让参观者走“近”高铁新区,“零距离”领悟高铁新区精神,凝心聚力,加快“精益新区·幸福东沙河”的建设步伐,大力弘扬高铁新区“文化之魂”、“精神之魄”。

2、启动东沙河镇志编纂。东沙河镇志的编纂,对保存和丰富镇域内自然和社会史料,体现高铁新区精神风貌,提升文化品位,彰显资政、存史、教化功能,意义重大而深远。基于此,计划成立镇志编委会及编纂工作组,制定镇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召开编纂工作会议,明确编纂任务,吸纳热心志书编写的文化乡贤、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和老教师、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机关干部进入编纂工作组,负责志书材料的搜集、篇章的纂稿、志稿评审验收、志稿分纂和修改校对等环节。

3、建设乡村记忆馆。本着对乡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乡土意识传承的初衷,着力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争取在一些具有典型农耕特质、民俗特色、传统民居特点的村筹划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乡村记忆馆”,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以“民风民俗展”、“乡愁乡情展”的形式,全面记录乡村的沿革、变迁,并且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依托“乡村记忆馆”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真正让乡村记忆、乡愁乡情在农村扎根、传承和发扬。

(三)整合新区文化产业资源,绘就文化发展的“新蓝图”。

1、打造优势文化品牌。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繁荣,扶持以清水湾书画为代表的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形成镇域内文化产业链,促进区域文化的欣欣向荣。鼓励书画家们走出去到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开展“过年送春联”、到学校开展“小小书画家”书画课堂等活动,让书画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艺术,而是惠及民生、普及大众的交流平台。

2、建设文化遗址公园。随着高铁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各级对岗上文化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普遍认同和重视,立足岗上遗址实际,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尽快启动岗上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工作迫在眉睫。针对岗上遗址实际情况,制定保护规划和方案编制,积极配合上级文物部门,策划勘探、筹建项目,结合河综合治理、高铁新区的规划理念和东沙河镇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山————文化的融合,将其发展成为“一山(狐山)一水(河)一文化(岗上文化)”相统一的有机整体,真正使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3、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以文化引导旅游产业发展,因地制宜,积极整合狐山、小洪河、养德公园、墨子湖、鲁班小镇等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当地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等地方文化资源,以生态环境打造聚人气,以文化涵养塑灵魂,以旅游开发上项目,拓展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要突出发展以文化为主题导向的“文化深度游”,组织专业人才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将民间特色文化内涵与景区自然景观打造有机交融,发展农家风情、休闲度假、游玩体验等项目。

三、工作要求

(一)实行责任落实机制针对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传承行动,各办事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本单位创建的具体实施意见和详细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层层分解任务,拿出具体办法,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力的工作体系,一件一件地抓细抓好抓实。

(二)建立落实长效机制。文化发展非一日之功,延续历史,传承文化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各办事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施细则抓好长期有效的落实,持续推进文化事业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三)完善高效联动机制。历史文化传承不是孤立的行动,需要各行各业融合创新、相互合作、互补长短。各办事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联合落实措施,形成事半功倍的凝聚合力,针对各项文化活动、实施措施进行有机结合,真正让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生活,实现文化惠民。

附件:东沙河镇推进历史文化传承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201838

附件:

东沙河镇推进历史文化传承行动

领导小组名单

第一组长:翟华栋党委书记

长: 陈凡锋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 长: 魏人大主席、关工委主任、工会主席

党委副书记

邓本义党委委员、副镇长

闵庆跃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王新国党委委员、组织科长

党委委员、宣传科长

张大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马昭浩人大副主席、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副镇长

朱先婷副镇长

梁志明副镇长

计划生育办公室副主任

彭亚楠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副主任科员、工会副主席

派出所所长

员: 秦召玉党政办主任

团委书记

妇联主席

王芳友  纪委副书记、纪委办、

督查室、机关效能办主任

勇  信访办主任

颜秉厚综治办常务副主任、

新居民办主任

王洪伟人大办主任

政协办主任

杨艳茹纪委副书记、审计所所长

朱广亚文化站站长、综合文化中心主任

党金贵  经发办主任、旅服办主任

戚敬坡统计站站长

彭 鹏重点项目办主任、招商分局局长

环卫所所长

安监办主任

周传金新型城镇化办公室主任、

规划所所长

周常营人社所所长

秦冠华环保所所长

苗贵河民政科科长

赵怀利农业办主任

张宝勇农机站站长

史敬菊农技站站长

李文波  水利站站长

王维礼  林果站站长

冯庆瑞  兽医站站长

经管站站长

王建华统战科副科长

关工委办副主任

道路办副主任

孙庆余财政所所长

杨国泉  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

孙福斌国土所所长

司法所所长

黄士义教委办主任

王浩永食药所所长

马 波  卫生院院长

孙卓著交警中队队长

韩宜忠交管所所长

工商所副所长

朱正磊东沙河办事处党总支书记

邓庆溪堆办事处党总支书记

陈传磊吉山办事处党总支书记

崔德庆千庄办事处党总支书记

许西远小宫办事处党总支书记

神芳梅耿楼办事处党总支书记

六合社区党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宣传科,夏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孙翠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召开调度会议,编发工作简报,检查督导各单位系列活动开展情况。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