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1082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柴胡店镇
- 成文时间:2024年03月2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3月25日
- 标 题:柴胡店镇2024年经济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柴胡店镇2024年经济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枣庄市委确定的“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也是滕州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四年攻坚行动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我们接续奋斗、实现跃升的攻坚之年。根据中央和省、枣庄市、滕州市部署要求,结合柴胡店镇实际,2024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及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1523”工作思路为统领,纵深推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薛河梨乡”衔接推进区、山水林田大会战等重点工作,不遗余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实干作风,全面建设富强、生态、文明、幸福新梨乡。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存款余额增长10%以上;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促稳提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任务。
一、坚持稳中求进,构筑发展支撑新核心
1.高水平推进招商引资。整合全镇招商力量,培养充实一批懂产业、通政策、熟悉市场、擅长谈判、精于资本运作的专业招商人才。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全年计划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20余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个以上,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
2.高效率建设重大项目。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激光熔覆装备制造项目、年磁选30万吨铁精粉建设项目、枣庄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年产10万吨高硼硅玻璃制品生产线项目、尚峰门窗精细化生产建设项目、仁旭农业产业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柴胡店园区)建设项目、“薛河梨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等7个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3.高质量谋划储备项目。深度谋划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高质量项目,做足前期工作,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抢抓政策窗口期,全力以赴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优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缩短项目审批时限,全力推进刘村梨园、古薛河沿线农文旅融合项目、医药生产线建设项目、聚乙烯网具生产项目尽快落地。全年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30亿元。
4.高标准推进扶小育强。深入落实“枣解决·枣满意”“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和“一企一策”培育帮促机制,明确科级领导干部帮包企业,全力靠上抓服务、促提升,及时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提产增效。力争全年新培植“个转企”10家、市场主体100家、规上工业企业3家。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品更新换代、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鲁坤矿山、启晟建材、鑫昶制粉等企业年产值向亿元迈进。
5.高起点打造营商环境。借助“枣解决•枣满意”“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平台,对企业反映的诉求第一时间解决,严厉惩处吃拿卡要、“中梗阻”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全面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
二、坚持品质至上,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6.培树“薛河梨乡”品牌。遵循“两好”“两有”要求,深入推进“薛河梨乡”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区建设,以“薛河梨乡、理想生活”为发展定位,谋划“双核驱动、一环一带、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构建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新体系,积极创建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7.培树现代农业品牌。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守住管好柴胡店镇粮仓。发挥刘村、沙庄等产业强村的示范作用,做优酥梨、苹果、葡萄等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外延增值,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积极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努力创建省级以上示范主体1家、枣庄市级示范主体1家。
8.培树文旅发展品牌。立足更大格局、更高视角,深入挖掘柴胡店镇文化资源,利用十间楼、红色记忆馆等开展丰富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持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旅游经济、节会经济,提升刘村梨园景区、孟尝君庄园、黄连山风景区档次,高质量举办梨花节、酥梨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节会活动。
9.培树集体经济品牌。坚持“一村一品”,立足各村自身资源禀赋、人才状况和区位特点,因村制宜地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采取“党组织+产业基地”“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不断探索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力争村集体经济过20万元20个,其中过100万元3个。
三、坚持生态宜居,塑造镇容村貌新形象
10.打好“山水林田”大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放大山水林生态优势,实施荒山披绿、防火护绿、产业增绿、镇村兴绿、沃田高产、绿道提升六大工程,新增造林面积200亩,新栽植各类苗木10余万株,打造山水林田大会战精品工程和绿化精品工程。
11.抓好和美乡村建设。争取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个、枣庄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和美乡村提升村19个,实施健身器材提升村10个,实施簸箕掌等村加压站建设工程、杨桥等村供水提质工程,安装清洁取暖设备800户,新提升通村、通户道路15公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12.抓好镇村建设管理。做好镇容村貌的长效管理,规范商户经营秩序,强化镇驻地农贸市场管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清理取缔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巩固违建治理成果。全面推行全域化、常态化、规范化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考核机制,推动镇域路域、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13.抓好环境质量提升。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综合治理,持续抓好秸秆全域全年禁烧,依法严厉打击河道沿线非法排污行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四、坚持共建共享,绘就人民满意新画卷
1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决守好防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持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政策,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加强“一老一小”服务,新建幸福食堂5个、养老床位100张以上,在第一敬老院新建1800平方米的养老用房1处,建设养老用房50间,新建未保中心2处,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成长。
15.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好镇十项惠民实事项目和村级三件民生实事。持续扩大教育投入,对柴胡店镇中学实施校舍维修、教学设备更新等工程;对镇中小学、幼儿园68间教室进行护眼灯改造;对8个餐厅锅炉实行“油改电”升级改造,不断提升我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对大王楼卫生室、鲁庄卫生室、沙庄卫生室、高桥门诊点等场所进行提升改造,全面提升我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
16.坚决守牢安全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人民调解和社会治理“梨乡模式”,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扎实做好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着力提升防汛抗旱、灭火救援等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坚决防范安全事故风险。持续打好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柴胡店。
17.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工会、科协、妇联、档案、共青团、红十字会、残联、人民武装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和保障服务工作。持续抓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用活用好公益岗位,最大限度发挥公益岗位作用。
五、坚持党建引领,汇聚全面发展新合力
18.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斗争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工作,切实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毅坚定,确保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柴胡店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9.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鲜明导向,以“快高实优严”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优先使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冲得上、靠得住、敢担当、干成事的干部。
20.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变异回潮。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全面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政治生态。
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赶超争先,为顺利实现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