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17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8月0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08月09日
- 标 题:2021年度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15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我市十四五期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建议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5515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我市十四五期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建议的提案)
关于滕州市政协155156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文
尊敬的姜兆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十四五”期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建议”的提案,现已办理完毕,办理情况如文,请审阅。您对办理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函(或电话)告知。
特此函告。
承办单位盖章
联系电话:5516617 2021年 5月31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关于滕州市政协155156号提案
的 办 理 情 况
尊敬的姜兆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十四五”期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并安排专人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发展促生态环保、以服务促生态环保、以监管促生态环保”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主方向,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德滕州、文明滕州、富强滕州提供绿色动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委政府重视,各级领导亲自督战,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2020年我市PM2.5、 PM10现状浓度均同比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群乐桥、王晁桥、洛房桥3条国控断面水质所有指标均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二)管控污染源头,精准实施治理。围绕重点行业区域,确定了680个涉气污染源,并编制了清单,实行属地镇街、主管部门“双派员”帮包制度,推进源头防控。根据监测微站数据每日向有关部门和镇街推送分析报告,明确污染严重区域,指导开展针对性排查整治。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完成登记1700余辆。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摸底调查,筛选211家重点企业,邀请省环科院专家团队进驻,帮扶指导156家企业编制“一厂一策”整治方案,有效提升了治理精细化水平。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735家企业完成编制,12家企业列入差异化管控名单,发布4次重污染天气预警,累计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40天,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三)治污项目全面提速。实施了王林水库生态修复应急工程、赵坡人工湿地进出水系统改造工程、北辛大干渠智能分流井工程,建设了北沙河、城郭河流域(鲍沟段)人工湿地,并由第三污水处理厂新建高效沉淀池及配套设施,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坚持“八个优先”,摸索出“高起点引领、多渠道保障、多模式推行、多维度结合、多元化治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工作经验被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在全省推广。
(四)优化企业服务,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坚持“网上便民、提前介入、并联审批、临时豁免、总量调剂”五步走,积极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工作,助推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按照省厅相关指导文件要求,对涉及46个行业的环评审批项目,取消现场勘验、公示审查等环节,企业只需书面承诺,2个工作日内即可拿到项目批复,让企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针对洪绪、鲍沟等镇中小企业数量多、办理环评难的实际情况,对少数已开工建设企业,采取“首次不罚”或“首次轻罚”,按照《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有关情形,对企业免于处罚,并按程序完善了环评审批手续。全年累计审批项目576个,为疫情影响下的全市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劲的绿色动力。
(五)严格执法、差异监管,切实保障辖区环境安全。开展分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实施分类监管、差异化执法,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避免“一刀切”。把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企业,列入正面清单,减少现场执法频次;对群众反映多、存在问题多、违法违规多的企业,加密执法检查频次,作为反面案例、公开曝光;对治理意愿强但能力不足的企业,重点加强帮扶指导,在16家重点企业实施驻厂帮扶;全年立案 118 件,移交公安机关13起,治安拘留12人、刑事拘留4人,问题发现率大幅下降,整改到位率明显提升,企业的主责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强化执法人员效能提升,积极组织参加环境执法大练兵知识竞赛,2020年我局荣获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托“全天候”线上监管、“网格化”线下巡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全员夜查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600余人(次),检查企业1900余家(次),287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有效规避了环境风险,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建立了应急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畅通反映问题渠道,利用市长信箱、12369环保热线和环保微信群,接受群众环境信访举报,收到并及时办结环境信访1531件。
(六)科技治污,提升源头防控水平。建设高标准信息中心,依托环保智慧平台,打造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的闭合自动监控监管平台,实现隐患第一时间预防、问题第一时间查处、措施第一时间落实。目前,已安装用电监管系统、视频监控设施各200个,加上已建成的120个微站、80个污染源在线监测、2处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和购置的2台无人机,初步搭建了立体管控模式。全覆盖排查污染数据。收集2072家工业源、137家规模化养殖场、6台生活源锅炉、38个入河排污口、89家移动源数据,基本摸清了污染源状况及污染物产生、排放、处理情况,健全了重点污染源档案,为科学、精准、治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科学性提供监测数据。对国控、省控河流水库断面,水源地、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开展了例行监测,出具水质监测数据2633个,噪声监测数据282个;对重点废水、废气污染源开展监督性监测,出具监测数据403个;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等委托监测数据1271个。
(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龙泉广场举办了“六•五”世界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现场设置了7个宣传点位和20余块展板,发放了2000余份宣传材料、宣传袋等物品,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开展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大标兵评选,通过视频展播,展现了环保人的风采,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神。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组织企业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和绿色环保企业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的治污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及参与生态环保的积极性;同时借助电台、电视台、报刊等融媒体,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通过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的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要推进污染综合治理。要抓好水污染防治,督促相关部门加快配套完善城区北部污水管网,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科学合理调配一污和三污进水量,解决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率低、污水溢流等问题。督促加快实施二污提标改造工程,对污水管网进行提档升级,对管网内的垃圾、粪便、杂物等进行清理,及时修复破损、塌陷的污水管网。加强湿地工程建设维护,发挥湿地水质净化功能。要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充分发挥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的统领作用,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审核和管控,并做好机动车遥感监测联网、抓拍等工作,实时监控尾气排放情况,源头防控机动车尾气。进一步强化科技治污,推进线上监控和线下监管有机融合,提高污染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强化非现场执法,有效解决企业数量多、执法人员少、执法效率低等问题,实现实时监控、实时留痕,全面提升监控预警能力和科学治污水平。
(三)要坚持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既持续保持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高压态势,又指导企业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发展定位等,科学制定治理方案,精准解决污染问题,逐步实现由偏重执法向加强执法和促进守法并重的转变。继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依规、规范执法,坚决防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简单粗暴、敷衍应对做法,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问题发生。
(四)要加强业务培训。坚持抓规范、提素质、树形象,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有效提升执法队伍战斗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开展企业培训班,重点针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管理制度、治污设施运行和台账记录等方面,为企业负责人和环保管理员集中授课,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
感谢您对环保工作的的关心和支持,请您继续监督我市的生态环保工作,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市党政分管领导签字:
承办单位领导签字:
责任承办人签字:
提案人对办复结果的意见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