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0-0132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
- 成文时间:2020年08月07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8月07日
- 标 题:2020年度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关于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414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关于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414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关于滕州市政协第154145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文
九三学社滕州基层委员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现已办理完毕,办理情况如文,请审阅。您对办理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函(或电话)告知。
特此函告。
承办单位盖章
联系电话:5516617 2020年6月15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委市政府督办中心
关于滕州市政协第154145号提案的
办理情况
九三学社滕州基层委员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市政府转批我局后,我局召开了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我市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班,成立了7个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市级大气环境帮扶工作队,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并进行督导和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不定期进行通报。积极申请上级资金1602万元,用于55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项目,并编制完成了《滕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20-2023年)。各镇街迅速行动,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了具有我市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
为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我市因地制宜,以试带面。首先,根据不同类型的村,分别选用有动力、微动力、零耗电、无动力生物氧化塘及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等五种不同模式进行试点推进。2019年,在试点基础上,以点代面,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使“一处美”变为“处处美”。优先选择村庄推进。按照保障河流断面水质、先行治理人口密集村庄的原则,优先选择一些村庄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再逐步辐射,彻底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无法处理的现状。选择治理村庄坚持“八个优先”:村庄常住人口较多、下水道污水形成径流的村庄优先;离饮用水源地、河道湖泊近的村庄优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优先;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主要河流的村庄优先;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优先;已建成但未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社区优先;企业聚集区优先;镇驻地优先。合理选择治理模式。坚持集中与分散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结合,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农村特点的治理模式,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治理技术。对于污水处理厂周边或管网周边的村庄,直接利用管网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于人口较多且集中的村庄或农村社区,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较大的污水处理站,可辐射周边村庄;对于人口较多并且有旧坑塘、沟渠的村庄,建设生物氧化塘、稳定塘、生态桶等生态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于较小的村庄鼓励几个村庄共同建设一个生物氧化塘或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对于人口较少、居住分散、不能产生生活污水径流的村庄,鼓励就地回用或分散收集集中拉运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目前,滕州市1079个农业自然村,已完成旱厕改造的自然村1002个,其中178个农村社区(村)排放的黑水均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或进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824个村旱厕改造后的黑水采用抽运的方式,发酵后资源化利用。滕州市556个自然村已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灰水的收集处理,其中33个自然村(社区)生活污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273个自然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中的灰水采用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250个自然村分散收集集中拉运或分散就地处理等方式使得农村生活污水中的灰水得到有效管控。
二、下步措施
(一)加快治理进度,圆满完成年度计划。各镇街加快推进有关项目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倒排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统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旱厕改造等项目,对农村生活污水一并治理。今年计划实施70个村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572个村居,实现50%以上村居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二)加强整治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落实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管理主体,建立完善设施资产登记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落实运行维护经费,完善运行维护资金投入机制,采取各级财政补助、“谁受益,谁出资,谁服务,谁收费”的产业化运营法则,通过建立完善补偿机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等筹措办法,确保运行维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统筹安排设施管护队伍建设,落实人员和经费,提高管护人员业务水平;建立监测制度,对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监督性监测,强化对设施日常运行的监督检查。
(三)加大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环境意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性,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做到面对面宣传。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教育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由镇村干部逐户上门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并经常性的督促指导农户污水收集处理,培养良好习惯;二是坚持全方位覆盖。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广播、手机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授相关知识,推介典型经验,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开展集中式活动。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注重青少年教育。在中小学要加强对青少年环境卫生意识的培养,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更好的遵守卫生习惯。
再次感谢您们对环保工作的关注,请您们继续监督滕州的环保工作,提出更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市党政分管领导签字:
承办单位领导签字:
责任承办人签字:
提案人对办复结果的意见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