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7-03229
- 主题分类: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
- 成文时间:2017年12月0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7年12月08日
- 标 题:解读《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发布辞
- 效力状态:有效
解读《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发布辞
解读《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新闻发布会发布辞
市环保局局长 郝荣平
(2016年9月9日)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向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对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为深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构建水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我市印发了《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下面,我向各位介绍一下《方案》的相关情况。
一、《方案》编制的背景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12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5]31号)。2016年1月,市政府领导作出批示,“《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非常重要,要求市环保局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出台我市具体落实方案。”接到领导批示后,我局认真组织人员做好《方案》起草工作,主要经历了准备、编制、审查论证、征求意见、报批和印发6个阶段。2016年3月,市环保局委托枣庄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5月形成《方案(初稿)》,报省环保厅审查论证;6月形成《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了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委等市直30个单位意见;7月,形成《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报批稿)》;8月11日,市政府印发了《枣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二、《方案》编制的必要性
(一)编制《方案》是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必然要求。受国务院委托,环保部与山东省政府签订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责任书》,明确要求各地市政府要编制辖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向省政府备案。《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本实施方案的实施主体,要分别制定并公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逐个控制单元确定水质目标、治污策略和工程项目,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各有关部门、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完成时限。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二)编制《方案》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保证。《方案》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为促进《方案》的落实,分流域编制了《枣庄市控制单元达标方案》,对每条河流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诊断分析,制定措施,规划了一批水污染防治项目,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河流断面水质达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方案》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方案》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促进科学发展”三条主线,全面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系统推进全过程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依法治污,理顺经济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破解环境瓶颈,加强行政监管提高职业化水平,弘扬环境文化促进多元共治,着力构建水污染防治大格局,全力打造枣庄水污染防治升级版,为建设美丽枣庄、生态枣庄奠定坚实基础。
《方案》的总体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省控重点河流基本恢复水环境功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化工企业聚集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得到初步进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输水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风险高发态得到遏制。水资源节约和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以高耗水、高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改变。到2030年,省控重点河流全面恢复水环境功能,水环境风险得到控制,水环境生态系统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水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水环境安全得到保障,水环境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四、《方案》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方案》的主要任务有:
(一)实施全过程水污染防治。一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水平,推动重金污染防治。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环境准入政策。二是加强城镇生活污染防治,整治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官网建设,推进污泥完全处置。三是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和渔业养殖污染,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2020年,新完成39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促进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一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管理。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严控地下水超采。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区(市)政府政绩考核,提高用水效率。二是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工业企业和城镇生活再生水循环利用。统筹区域再生水生产、需求和湿地接纳能力,因地制宜建设再生水调节库塘,进一步拦蓄和净化再生水。
(三)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一是严守生态红线,2017年底前各区(市)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细化分类分区管控措施。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和水域岸线用途管制,明确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的保护和控制界限,留足城市水生态空间。二是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强化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控,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三是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方案》的保障措施有:
(一)构建水污染防治格局。一是坚持党政主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终身追责。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三是推动公众参与,依法公开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健全法规标准。重点围绕水污染防治、排污许可、生态补偿、湿地修复等领域,加强相关地方立法工作。加快修订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继续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污染排放地方标准。
(三)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一是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征收制度,合理提高征收标准。二是促进多元融资,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建立奖励机制,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
(四)加强科技支撑。一是整合科技资源,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控、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湖泊生态修复技术、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前瞻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二是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新兴环境服务模式。
(五)强化行政监管。一是提高行政监管能力,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二是提高环保队伍职业化水平,加快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三是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提高环境安全预警能力。四是加强环境监管,着力完成上下结合的独立调查工作机制、区域共治的联动执法机制。
(六)弘扬环境文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节约用水,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
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共同支持,水污染防治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水环境质量一定会有新的改善,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新枣庄的目标也一定会早日实现。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