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17740
- 主题分类: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自然资源局
- 成文时间:2022年11月1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11月18日
- 标 题:滕州市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度)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度)
一、今年林长制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
1. 全面建立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市、镇两级均出台面建立林长制工作方案,按照“党政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共管”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的林长制管理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市总林长、副总林长,同时兼任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区域市级林长。全市21个镇级林长及1209个村居林长分别由党委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村居主任担任。根据新的人事任免,更新市级林长人员信息,对6处市级林长制公示牌版面及时进行更换。
2.充分发挥各级林长职能作用。市级总林长、市级林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龙阳镇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形成了城乡国土绿化行动的新热潮。镇村两级林长采取不定期进行巡查,对非法毁林、违法侵占林地等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制止。严格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全力防止了各类森林病虫害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3.完善林长制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级林长和林长办对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重点工作实现信息共享,与应急部门保持互通,坚持联防联控联治,做到护林防火、应急救援一体化。二是建立日常巡护机制。对141名护林员实行网格化管理,24小时值班备勤。护林员分片包保,深入管护区域巡山护林,发现问题及时向村级林长和上级部门报告。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各镇街林长工作成效与镇街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相挂钩,设立了森林湿地资源管理和森林自然灾害防控两项扣分项指标,通过考核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四是运行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向各镇街下发山东省林长制综合平台镇级账号,建立完成工作机构1231个,录入林长信息1264个,完善全部有山镇护林员信息。
4.积极推进山水林田大会战项目实施,创建示范引领作用的山体绿化项目。为切实改善京沪高铁沿线周边环境,有效消除破损山体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视觉污染,上报实施柴胡店镇北宫区域山体绿化项目,作为山水林田大会战项目重点实施。该项目投资1400万元,改变以往山体修复多采用削坡整形,台阶式绿化等传统治理方式,采取挂网喷播绿化的先进施工工艺,通过人工立面排险、锚杆固定金属网,全坡面喷播绿化基质和喷灌系统养护等治理手段,快速有效的对裸露山体进行复绿,有效弥补了传统工艺成型慢、效果差的缺点。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期间枣庄市刘宏涛副市长、市林业和绿化局郑然局长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并作为全市山水林田大会战观摩项目。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山体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技术示范带动作用。
5.聘任民间林长,开展专题活动。为贯彻落实《枣庄市民间林长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滕州市林长制办公室积极组织,各镇街林长办积极推荐热爱、关心森林资源保护公益事业42名社会人士担任民间林长。市、镇两级林长办组织开展了首次“民间林长”自愿者活动,活动包括林长制宣传、林长巡林、业务培训等活动。活动按照分散实施的模式,由各镇街在辖区内同步进行、自行组织。在活动中,民间林长的作用初步显现,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社会资源参与监督自然资源管护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全市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6.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咨询”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解决我局无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实困难。与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滕州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部门会商推荐,邀请6名长期从事森林保护,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优秀专家,入选我市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制定了《滕州市古树名木保护专家技术组咨询制度》,主要负责全市古树名木重大灾害预防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和调度,防范知识的宣传培训;指导、监督、管理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工作,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咨询;.指导古树名木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预测预报工作,提出措施及实施意见,减少古树名木因病衰弱降低存活率;对已死亡的古树名木进行善后处理指导和后期评估工作。
7.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格保护森林资源。一是全面完成2021年森林督查整改任务和自然保护地疑似问题图斑核查整改工作。加强林地使用监督管理,会同市行政审批局认真落实“审管融合”机制,切实抓好行政审批和批后监管工作。二是加强野生动植物物监管。开展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全面巩固野生动物禁食和保护成效,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齐鲁清风”专项执法行动。三是抓住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再完善契机,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保证了企业项目用地的完整性。积极对上争取林地定额,用足用活政策,保障重点项目林占地落地。四是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组织编制《滕州市“十四五”森林防火规划》,建立完善“四级”森林防火帮包责任体系。针对市、镇换届后人员调整幅度较大的实际,及时组织有山镇街对森林防火四级帮包责任台账进行了调整、完善。印发了《滕州市森林防火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采取专项督导与经常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野外用火管控,严厉打击违法用火行为,保证了森林防火期防火形势总体稳定。积极争取各级资金近1500万元,实施国有木石林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逐步完善重点林区的防火道路网、水灭火管网等基础设施。
二、落实林长制绩效评价的准备工作
一是明确林长制绩效考核重要性。9月5号省林长制工作培训会后,立即组织学习,重点传达了全国林长制督查考核结果将报党中央、国务院,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省级将对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在安排省级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时予以适当奖励。绩效考核压力会层层向下传导,务必要高度重视等会议精神。
二是组织科室人员,对58项指标材料指标解释和评分说明逐一研究,明确林长制绩效考核需要把握的重点事项,特别要高度重视加分和减分项。收集资料时,按照分配对应承担的单位、科室进行收集,各类资料及时汇总、完善,成熟一批建档一批,按时完成上报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我市林长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运行工作机构不独立,无经费保障。林长制办公室设在自然资源局,林长制运行三年以来,具体承办科室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室,尚未设立独立的林长制办公室机构,现承办科室日常承担自然资源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科室人员和专业知识不能有效保障工作运行。同时镇级也没有独立设置林长制办公室,均由镇林业站承担工作,两级林长制办公室财政均没有经费预算保障。二是鉴于滕州市机构改革现状,自然资源部门相关人员配备和林业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没有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林业事业发展中心的工作合力。
下一步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清醒看到林长制工作的短板不足,着力解决好工作体系不健全、工作亮点不突出、宣传氛围不浓厚、绩效评价不完善等问题。二是聚焦重点难点,高度重视重要影响因素,全力以赴组织开展好林长制绩效评价,用好森林湿地资源管理和森林自然灾害防控两项考核指标,促进镇街林长制工作综合绩效评价落到实处。三是领会精神实质,坚持以强化高位推动为引领、以落实目标责任为核心,加快构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考核严格的林长制工作长效机制。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对林长制工作中代表性的经验做法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形成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的工作格局。积极运用各类媒体和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林长制,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林长制的浓厚氛围。
202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