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1-00418
- 主题分类:区域规划
- 发布机构: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 成文时间:2024年04月0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4月01日
- 标 题:滕州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9-2030年)公示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9-2030年)公示
为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发展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相适应,合理规划城区及乡镇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滕州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委托编制了《滕州市城乡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9-2030年)》。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现将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公示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12月26日,共计6天。欢迎广大市民在公示期间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632-5552256 0632-5882966
传真:0632-5582632
E-mail: tzghyd@163.com
通讯地址:滕州市自然资源局 (信封注明“中小学规划建议”)
邮编:277599
特此公告。
]
滕州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9-2030年)
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版);
5、《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
6、《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6、《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7、《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2019年);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9、《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
10、《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11、《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鲁教基发〔2017〕1号);
12、《山东省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2018年12月1日施行);
13、《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14、《滕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5、《滕州市教育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
16、滕州市有关部门及街道对本规划的相关意见;
17、其他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与上位及其他规范相衔接。
二、规划范围:1、城市规划区范围:滕州市行政辖区,包括4个街道,16个镇,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2019年~2030年
近 期: 2019年~2022年
远 期: 2023年~2030年
四、规划目标: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教育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园)标准。根据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用地现状及用地条件,控制好发展预留用地范围,以便在条件成熟时,改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用地状况,使其既能满足当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又能适应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求。
2、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幼儿园(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综合协调的完整体系;全面实现“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的目标。
3、到规划期末,小学、初中(含民办)、高中的办学条件多数达到省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较高、办学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体系。
4、通过整合既有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强化教育用地法定地位,构建城乡一体,公平普惠,均衡完善的教育空间体系,通过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打造新时期滕州教育品牌。
五、规划原则:
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综合人口密度、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中小学的现状等各方面因素,按照中小学就近入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地调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和有效地控制基础教育的发展用地。
1、求增量、均衡性原则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中心,应最大限度的在城镇中小学规划建设中争取增量,并力争城区内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当合并,采取保持、改扩建、新建、撤并等方法,对现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逐步进行调整,布局不合理且无发展潜力的学校逐步取消。根据中心区的人口分布,结合学生来源、人口密度、交通、行政辖区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类教育设施的分布。
2、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
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存在过渡时期,在制定规划指标时,既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又要考虑实际需求与可能,带有适度的弹性。近期中小学及幼儿园根据预测的人口规模及空间分布,注重对中心城区的布局调整和整合,规划的基本指标做到既因地制宜,又保证适度超前。远期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注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趋势,规划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为将来城市总体发展及基础教育的调整留有余地。
3、规范性原则
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工作和规划的规范、标准,使规划建设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都要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山东省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要求。
4、可行性原则
按照“原址扩建、异地迁建、新区配建”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重点做好城区新建小区、旧城改造和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布局规划,同时,把保留的学校和幼儿园,纳入布局规划,根据校园的设施情况逐步分期改建,提升办学环境。
5、合理性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规模适中、布局合理、适度超前。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逐步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标准化和教育优质化,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实现幼儿园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六、中小学及幼儿园规划:
中心城区:
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中小学共有103所。其中,完全小学6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初级中学16所、高级中学7所;共3687个班级,176240人,学校总用地544.54公顷,生均用地为29.40㎡。
中心城区:
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幼儿园共有255所,2349个班级,70470人,幼儿园总用地155公顷,生均用地为22.02㎡。
乡镇:
到2030年,16个乡镇规划幼儿园共有173所,742个班级,22260人,幼儿园总用地48.30公顷,生均用地为21.7㎡。
到2030年,16个乡镇规划中小学共有183所。其中,小学160所、初级中学20所、高级中学3所。共2686个班级,125535人,学校总用地330.34公顷,生均用地为26.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