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7-00235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自然资源局
- 成文时间:2017年03月2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7年03月20日
- 标 题:滕州市规划局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规划局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2017年是我市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和“多规合一”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继续落实城市建设“扩容提质”的关键一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以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为中心,以坚持精品规划为目标,以完善规划体系为重点,突出抓好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城市特色的精心塑造、居住小区的配套完善、两院效益的加快提升、服务中心的内部改革、工作作风的持续改进六项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发展意识,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着眼于品质提升,完善城市功能
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规划引领,刚性执行,以更高的标准指导城乡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做好总规评估修编工作。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将至规划期末,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于2018年编制完成,期限到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该项工作须在两年内完成,今年完成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评审,要把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体现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分管领导:倪昭敏;牵头科室:规划用地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建筑室、规划监察室;完成时限:2017年10月)
二是编制完成各类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从技术角度对总体规划或片区规划进行细化与深化,从城市管理层面将城市功能分解成为若干类别进行专项研究。为完善城市总体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今年要抓紧编制地下空间、铁路沿线环境治理、书院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地下综合管廊、排水防涝、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通过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分管领导:倪昭敏;牵头科室:规划用地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建筑室、规划监察室;完成时限:2017年10月)
三是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指导龙阳镇、界河镇、官桥镇、大坞镇、姜屯镇、柴胡店镇、东郭镇、张汪镇、羊庄镇、东沙河镇等10个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指导姜屯镇、大坞镇、官桥镇等3个镇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抓紧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以及乡村建设规划,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分管领导:倪昭敏;牵头科室:规划用地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建筑室、规划监察室;完成时限:2017年10月)
四是修订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滕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自2014年实施以来,对规划审批、规划管理、规划验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通过这几年的试行,规定中的有些内容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为我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具体科学的依据,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综合指导和调控作用,规范我市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分管领导:段成训;牵头科室:规划建筑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监察室、法规信访室;完成时限:2017年6月)
二、着眼于形象提升,塑造城市特色
城市的品牌形象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结合我市的文化背景,挖掘城市的特色内涵,塑造城市鲜明特色,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
一是加强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城市建筑外立面色彩是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塑造统一和谐、丰富有序的城市建筑色彩形象,抓紧编制城市色彩规划,研究制订有关城市色彩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作为建筑色彩审批的依据,并在出具建设项目规划条件时,对建筑色彩提出指导性意见。(分管领导:段成训;牵头科室:规划建筑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监察室;完成时限:2017年8月)
二是加强城市设计管理。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设计是城市风貌最好的表现形式,要结合我市北部片区建成现状、发展定位,着力做好北部片区的城市设计,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好现状与规划、多样与协调、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塑造北部片区城市特色,形成生态和谐、尺度宜人、协调统一的风貌特色。(分管领导:段成训;牵头科室:规划建筑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监察室;完成时限:2017年6月)
三是培养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我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更好的打造地域文化特色,着力做好龙泉广场区域规划设计,既传承历史文脉,又提升城市形象,以文化元素来鉴赏和了解城市,打造我市文化中心。(分管领导:段成训;牵头科室:规划建筑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监察室;完成时限:2017年6月)
三、着眼于以人为本,创新配套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规划理念,突出规划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加大对城市公共服务和小区配套设施的审批管理力度,在规划的引领下做优城市功能。
一是落实“不出社区”的生活理念。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社区服务理念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以居民为中心,围绕居家生活服务,以“不出社区生活”为目标,以“超配套”为原则,为居民提供集生活、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活动空间,是今后居住小区规划审查的立足点,也是创新规划管理的重要措施。
二是加强配套设施的规划管理。结合二孩政策、老龄化等新形势、新问题,研究出台《居住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技术管理规定》,并将公共配套设施纳入规划技术条件进行控制,明确养老、托幼、医疗卫生、便民超市等各类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优化居住区功能,打造适宜人居的居住环境。(分管领导:吕成钊;牵头科室:规划监察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建筑室、法规信访室;完成时限:2017年6月)
三是抓好市政工程规划管理。市政工程既关系城市建设的品质,又关系群众的生活质量。今后要把市政工程审批,特别是小区内市政设施审批,作为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提质”的新内容,创新审批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坚持“由内到外、由易到难”的原则,对市政工程进行审批发证,实现市政工程审批管理的新突破。(分管领导:倪昭敏;牵头科室:市政工程室;责任科室:规划用地室、规划建筑室、规划监察室;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四、着眼于加快发展,提高“两院”效益
近年来,由于全市的房地产业由高速发展已过渡到平稳发展,市场总量下降,“两院”的业务收入也随之连续四年逐步下滑,成本支出却连续四年逐步增长,同时刚性支出也在逐年增加。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必须静下心来、正视问题、查找差距、创新举措,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为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优质服务的同时,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一是抓好市场开拓。面对房地产市场总量下降的形势, “两院”应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培养良好的客户关系;打造单位品牌形象,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发展新业务,挖掘新的经济收入增长点。
二是提升经济效益。单位发展的根本是经济效益的高低。目前,“两院”成本支出逐年增长,成本占比逐年提高,“两院”要把抓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从内部管理、质量成果、开源节流等多方面抓效益的提升。
三是增强改革的勇气信心。改革是推动单位发展的最好动力。“两院”班子成员要增强改革的勇气,树立改革的信心,敢于就不适应单位发展的安于现状、小成即满、人浮于事等问题,积极稳妥地制定改革措施,通过改革赢得干部职工的支持信任,通过改革推动单位的大力发展。
(分管领导:段成训、倪昭敏;责任人:刘志标、范延勇;责任单位:市测绘院、市规划设计院)
五、着眼于干事创业,推动“中心”改革
服务中心自独立开展工作以来,内部管理和业务开展逐步正常化,但分配制度不灵活、人浮于事现象、部分职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要想适应市场需要,发展壮大服务中心,就必须逐步完善“企业法人自理”机制。
一是建立综合考核机制。服务中心应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绩效考核。真正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监督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用考核的杠杆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是建立激励的工资机制。坚持“多劳多得,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优化调整工资结构,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结合职工受教育程度、个人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考核情况,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强化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建立能上能下用人机制。把深化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同绩效考核、绩效工资结合起来,坚持“以事定岗、以岗明责、按岗定级、择优上岗”的原则,逐步建立能上能下、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的用人制度。(分管领导:吕成钊;责任人:陈凡军;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六、着眼于转变作风,强化管理措施
为加快实现由规划管理者向规划服务者、由规划审批者向规划责任者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执行力,提高规划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是实施“容缺预审”制度。为缩短公益项目、棚改项目、民生项目、重点工业项目等项目的审批时间,局内部实行“容缺预审”制度,即在项目法定前置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其他申报材料欠缺的情况下,先予以接收审查,并出具“容缺预审通知单”,凭该通知单进入下一审查环节,确保建设手续办理的连续性;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欠缺材料后,再正式出具审批结果包括证书、批文等,从而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间。(分管领导:吕成钊;牵头科室:行政许可室;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建筑室、规划监察室、法规信访室;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二是落实“前期介入”服务措施。树立民本意识,不断探索规划服务新理念,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提前介入,积极协调,主动充当建设单位的联络人、办事人,提高报批成功率,积极为建设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规划全程技术服务。(分管领导:吕成钊;责任科室:行政许可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建筑室、规划监察室、法规信访室;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是建立班子帮包镇街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企业和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班子成员与镇街建立联系点帮包制度,切实俯下身子深入镇街、企业进行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开展规划上门帮包活动,全面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分管领导:党组成员;责任科室:市政工程室、规划用地室、规划建筑室、规划监察室、法规信访室;完成时限: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