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277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2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22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30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规范城区洒水车工作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30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规范城区洒水车工作的建议)

尊敬的张静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城区洒水车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您的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建设整洁有序和谐宜居的中华善城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现将有关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城区洒水车管理工作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道路保洁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现有洒水车18辆,负责城区主干道和部分次干道的洒水降尘工作,主次干道每天洒水作业4~6次,通过科学规划洒水作业路线和频次,洒水车错开交通高峰期进行洒水作业,最低气温为5度及以下时停止冲洗作业,防止路面结冰影响城市交通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作业科学性与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部分区域存在洒水频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如商业区、学校周边等人流密集地段,高峰时段洒水易导致路面湿滑,增加行人滑倒风险;而城郊结合部等扬尘重点区域,洒水覆盖却不够及时。此外,洒水车作业时间安排缺乏弹性,凌晨作业噪音对沿线居民休息造成一定影响,部分路段因水压控制不当,出现水花飞溅到行人或车辆的现象,引发市民投诉。

(二)设备智能化水平与管理机制滞后。现有洒水车设备老化问题突出,无法根据路况、空气湿度自动调节洒水量。管理层面尚未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调度平台,作业路线规划依赖人工经验,存在重复洒水或洒水盲区现象。同时,缺乏对洒水车作业效果的实时监测手段,难以精准评估各区域降尘成效,问题整改的时效性不足。

(三)协同管理与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洒水车管理涉及环保、交通、交警等多部门,但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通,如气象部门的湿度预报、交通部门的路况信息未能与洒水作业计划有效联动。此外,公众参与渠道单一,市民对洒水作业的建议难以及时反馈至管理部门,导致作业调整缺乏民意支撑,管理服务的精准性受到影响。

三、下一步计划

(一)推进作业精细化智能化升级。建立“动态调整+精准施策”的作业机制: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预报及路段扬尘污染等级,划分重点洒水区域与一般区域。在商业区、学校周边等区域,推行“错峰洒水”模式,避开早晚高峰;针对城郊结合部等扬尘高发地带,增加午间及夜间洒水频次。同时,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洒水车设备,智能水压控制及湿度感应系统,实现洒水量与作业速度的自动匹配,减少对行人和交通的影响。

(二)构建数字化管理协同监管体系。依托车辆监控系统,整合气象、交通、环保等部门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分析生成最优作业路线和时间表。同步接入洒水车实时作业数据,管理人员可远程监控车辆运行状态、洒水范围及效果,对漏洒、重洒问题及时调度整改。建立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定期开展洒水作业质量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部门考核体系,形成管理闭环。

(三)强化公众参与提升服务意识。开通“洒水管理”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反馈渠道,市民可实时查询洒水作业计划、反馈问题线索,管理部门对投诉建议24小时内响应处理。定期组织“市民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参观洒水车作业流程,听取对作业时间、方式的建议,增强管理工作透明度。同时,加强作业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要求司机在经过路口、人行道时主动减速,减少水花飞溅,以“人性化”作业提升市民满意度。

城区洒水车管理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一环,唯有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与多元协同,才能推动洒水作业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型,让城市环境更洁净、市民生活更舒心。

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期待着您的关注和监督,让我们共同努力,城市才会变得更好,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