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2688
  • 主题分类:滕州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 发布机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0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05日
  • 标  题: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2024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件、政协提案24件,接到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途径、解决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载体、做好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工作的动力源泉,采取多项措施认真办理,截至目前,2件人大代表建议、24件政协委员提案已全部办理完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已全部被吸收采纳,并已联系代表、委员进行了面复完成复文。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升级我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在系统谋划的基础上盯紧“落点”。一是积极推进立法工作。按照枣庄市人民政府2023年立法工作安排及立法程序要求,2023619日,在我市开展了《枣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座谈活动。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参加了活动,与会人员围绕立法调研工作纷纷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出台可操作性的《枣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建言献策。该办法已于2023926日出台。是加强组织领导。召开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印发《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2024年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责任人制度》等系列文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分工。三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分工,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四是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市、镇(街)、村庄(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格局。通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化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五是加强培训指导。垃圾分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人员业务水平。编印《滕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南》,先后组织6000余人/次观看学习《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线上讲座和在线学习培训、考试,使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熟悉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突出宣传引领,在改变习惯的基础上筑牢“基点”。一是开展“随机式”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万余份,调查人群覆盖机关单位、沿街门市、学校医院等各领域。通过调查摸底,全市有95.5%的市民对垃圾分类持支持和赞成态度。二是开展“进式”宣传活动。印发生活垃圾分类系列宣传资料,组织综合执法队员、环卫工作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开展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六进活动,面对面、零距离宣传,今年以来,累计增设垃圾分类宣传版面300余处,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形成强大的宣传态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开展“体验式”现场互动累计建设城乡垃圾分类科普体验场所(含公园、站、馆)15,组成综合式省级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环保科普教育基地,形成了“室内+户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城市+农村立体式全方位覆盖城乡的垃圾分类宣传格局。累计接纳体验群众80余万人次,让市民群众在互动体验中直观感受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全流程

(三)坚持示范带动,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凸显“亮点”。是试点先行。通过细致摸底调查,选择具备条件的小区、学校进行试点,在完成第一批39处垃圾分类示范样板点创建的基础上,逐步逐批增加,垃圾分类示范带动效果初步显现。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打造了玫瑰园小区、善国璟园、清华园小学、南沙河北池村、张汪镇杨楼村等垃圾分类示范点,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经验和模式。三是注重成效。2021年我市清华园小学垃圾分类工作方法被推广为全省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典型经验组织实施的《城乡废弃物无害化收运综合技术研究》,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02211我市《“六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赋能“关键小事”擦亮城市生态文明底色”》案例被山东省改革委员会、中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山东省总工会评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152个案例中唯一生活垃圾分类案例)。20231月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张汪镇杨楼村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被推广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典型案例。

(四)拓展创新应用,在全面推动的基础上打破“堵点”。垃圾分类关键在“开端分类清、中端转运快、末端处理强”,滕州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配齐基本设施,强化技术创新,规范运转、稳步推进。一是组建分类收运专线。城区主次干道为主线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专线,实施“登记、建档、入户、宣传、指导、收运”六同步,有效解决分类垃圾收运过程中的“先分后混”“混装混运”“不分乱运”难题。目前,城区配置其他垃圾转运车辆50余部、有害垃圾收运车辆5部、可回收物收运车辆5部、厨余垃圾收运车辆6部。二是完善末端处理设施。高标准建设了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引进有害垃圾处理资质企业2家。全面落实省、市探索易腐垃圾就地处理模式要求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创新研发了农村易腐垃圾(餐前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垃圾分类闭环回路。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垃圾分类亭(房)407处、垃圾中转站45处、垃圾分类示范街区21处。三是强化数据统计支撑。开展城区生活垃圾构成成分采样分析、开展全市废品收购网点调查摸底,全面统计生活垃圾物理构成成分数据及收集情况,累计开展采样分析3次,为科学设计、调度、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依据和基础。

二、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推动“城市微更新”的建议

近年来,滕州市坚持民生为先、发展为要,2023年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滕州市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开展了三年品质提升行动,编制完成《滕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滕州市公园体系规划(2023-2035)》,并按照规划逐步进行城市地区公共绿地增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抓三年品质提升活动,结合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以提升改造现有绿地为主,多途径拓展绿地空间为辅,坚持“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科学增绿”,通过实施立体绿化、破硬改绿、加强裸露土地治理等多途径增加公共绿量。2023年以来,我市建成区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24年我市出台了《2024年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计划》,计划2024年全市新建提升公园游园4处、口袋公园15处、立体绿化20处、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20 公顷等,持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加强园林绿化苗木和设施精细化管养,提升城市绿化品质,让市民“进得去、坐得下、留得住”,以微改造提升市民微幸福。

三、2024年惠民实事落实情况

2024年惠民实事涉及我局的任务是背街小巷提升15处口袋公园、绿化节点的建设。目前,背街小巷提升北辛街道已完成龙泉北路,育才路社区小康村、商校宿舍后边幸福巷,滕北社区文庙街、文庙街辅路、龙泉路二巷、龙泉路二巷辅路,赵王河社区东坛街小巷、文坛社区东北坛街、西坛街北楼巷,文化路社区殡仪馆区间路的整治提升工程;龙泉街道已完成南秦南北街西第一条、第二条,河滨路水利局宿舍,安居中街6巷、12巷、10巷、16巷,善南东三巷,农商银行宿舍北胡同,环卫宿舍环卫巷北街、中街、东街,善文东街九巷、十巷、北侧,东沙河教委宿舍东西路、南北路第一胡同、第二胡同、第三胡同的整治提升;荆河街道已完成鲁寨街、英才路、通衢东街的整治提升,韩桥西街下水道已铺设,准备复铺;善南街道已完成善国苑东门两侧沿街立面修缮、市场南侧立面粉刷;龙阳镇正在完善建设方案、摸排调查施工路段,准备招标。口袋公园:已开工15处,其中香舍水郡南侧、笃西路、滕州一中东侧等9处口袋公园已完成,完成建设面积39000平方米;立体绿化已完工18处,完成建设面积13200平方米。绿化节点已完工6处,完成建设面积8240平方米。

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工作离不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关心支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脚踏实地,提升建议办理能力,切实提高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水平,为推动我市加快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731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