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2128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7月0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7月02日
- 标 题:2024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26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26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尊敬的樊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的提案,现已办理完毕,办理情况如文,请审阅。您对办理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函(或电话)告知。
特此函告。
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滕州市政协163264号提案的
办 理 情 况
尊敬的樊静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转到我局后,我们高度重视,针对您反映的问题和建议,立即安排专人对建议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我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垃圾分类办公室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五位一体”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努力提高分类覆盖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系统谋划基础上盯紧“落点”。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坚持不懈的加以推动,滕州坚持目标牵引、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多次召开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印发《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系列规范指导性文件,为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撑。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通过基层党组织定期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党员、志愿者、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良性开展。
二是突出宣传引领,在行为培育基础上筑牢“基点”。垃圾分类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从培养群众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入手,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筑牢垃圾分类基础。一是强化宣传阵地建设。本着“垃圾分类宣传先行”的工作思路,重点突出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中心、公园)建设。同时,通过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工具、景观亮化、施工围挡、新闻报刊版面等各种载体,广泛设置垃圾分类知识,全域搭建了“室内+户外、理论+实践、线上+线下、城市+农村”的全方位、立体式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格局,不断扩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覆盖率。累计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中心、公园)21处。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科普宣传周、寒暑假等重要节点,通过“每月一主题”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员、环卫工作人员、社区服务人员,采取专家入村宣讲、志愿者入户宣传、张贴宣传海报、变废为宝作品展示等形式,持续开展“面对面、零距离”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态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强化培训指导。组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人员采取线上讲座、在线学习培训、考试,现场课堂教学等方式多方位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使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熟悉业务知识,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市镇两级全年累计组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训60余次。
三是强化体系建设,在设施配套基础上打通“堵点”。持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资金投入,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完善配置分类收运设施。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工作实际合理配备分类收集容器和车辆,实施分类垃圾专线运输。进一步完善居民小区、村庄(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投放点建设,规范设置分类指引、容器布局图、公示栏等内容。二是全面打通末端处理设施。我市建设了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大件垃圾处理中心,拥有危废处理资质企业4家,餐厨垃圾由枣庄中科安佑环保有限公司统一收运处置,全面打通了分类垃圾末端处理闭环。三是重点实施分类设施提升工程。在现有生活垃圾中转站基础上增加了分类垃圾暂存功能。依据工作实际,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建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暂存设施。累计完善垃圾中转站分类功能42处,新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暂存中心(点)7处。
四是坚持示范带动,在整体优化基础上凸显“亮点”。通过细致摸底调查,选择具备条件的小区、学校、公共机构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推,垃圾分类示范带动效果初步显现。一是实施专线收运。以城区75条主次干道为主线组建了5条收运专线,逐步向外辐射,有效解决分类垃圾收运过程中的“先分后混、混装混运、不分乱运”的难题。二是推广试点先行。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以上善玺园、滕投华府等小区为试点,安装“自助交投 累积变现”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备,有效解决居民小区可回收物难题,在运行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目前已覆盖40余个小区。三是强化典型培树。本着“典型带动 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我市精心打造了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清华园小学、人民法院、善国盛景小区、上善玺园小区、张汪镇杨楼村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其中2023年1月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张汪镇杨楼村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做法被推广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典型案例。2023年2月我市“六新”垃圾分类工作模式获评省级优秀案例。2024年1月,我市柴胡店镇、北辛街道文化路社区、南沙河镇北池村、张汪镇杨楼村、柴胡店镇大庙村等5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乡镇)、社区(村庄)。
五是强化监督考核,在工作保障基础上夯实“支点”。为促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见效,需要将监督考核贯穿垃圾分类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督导、检查、考核”的指挥棒倒逼推动作用。一是制定制度文件。印发了《滕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对生活垃圾分类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明确,进一步明晰了镇街(部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路径和方法。二是开展督导检查。多次联合相关成员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导检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形成常态化垃圾分类工作督导检查制度,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三是加强执法监管。为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依法依规运行,联合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对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立案查处。全年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活动20余次,执法立案8件。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做实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你们的建议,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阵地建设(提升)工程,以枣庄市“一月一主题”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案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开展“六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参与度、认同度。
二是强化体系建设。以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备进驻居民小区,实现24小时全时段固定位置的自助交投累积变现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配套设施建设。依据财政实际逐步完善分类收运专用车辆。全面提升分类标志标识使用准确度和正确率,指导督促镇街不断完善分类容器配置,强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督导行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强化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制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瓶颈。
四是强化行为培塑。积极开展国家、省、市级“街道(社区)书记、分类讲师、公益志愿者、热心市民”等生活垃圾分类达人,典型案例、示范乡镇(街道)、示范社区(村庄)、示范学校等争创活动。逐步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奖励机制。通过评先树优、宣传带动、示范引领,不断激发市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以浓厚的宣传氛围和良好的行为培塑,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依法良性开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综合行政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