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3-00061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6月30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6月30日
  • 标  题:2023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22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滕州市区公厕管理建设提升文明形象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22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滕州市区公厕管理建设提升文明形象的提案)


关于滕州市政协162225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文


尊敬的侯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滕州市区公厕管理建设提升文明形象的建议的提案,现已办理完毕,办理情况如文,请审阅。您对办理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函(或电话)告知。

特此函告。


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滕州市政协162225号提案

的 办 理 情 况


尊敬的侯勇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关于加强滕州市区公厕管理建设提升文明形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您提出建议作以下答复:

公厕是城市文明、城市形象的窗口。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框架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加,滕州市委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在城区新建改建了一批公厕,保障了市民如厕需求。但总体来看,由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区公厕仍然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均、设施陈旧等问题。

一、滕州市城区公厕建设和管理现状

(一)公厕建设情况。近年来,滕州市委市政府将提升城市公厕设施水平,改善市民如厕卫生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数年将新建、改建公厕列为惠民工程之一。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面加强城区公厕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公厕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群众如厕需求。2016年升级改造公厕115座,2017年新建公厕9座,2018年新建改建公厕7座,2019年新建公厕10座。截止目前,所管辖的城区公厕达到176座。同时,大力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免费对外开放,全市98家单位加入公厕联盟,向市民敞开了单位内部厕所的大门,极大改善了市民群众如厕问题。

(二)公厕管理情况。目前,滕州市城区176座公厕全部参照国家二类标准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厕”管理模式,人流量大的公园广场公厕实行“两人一厕”管理,加大保洁冲洗频次,按标准进行消杀消毒,实行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延长公厕夜间保洁时间,确保公厕干净、整洁、无异味。同时,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公厕精细化保洁水平,大力推行公厕管理市场化运作,目前共有130座公厕交由市场化保洁公司负责保洁管理,市场化保洁公厕招标控制价为3.5万元/·年,所需费用全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二、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厕数量仍有不足。按照国家住建部发布的《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公厕按照城市道路400-1200米设置一座,滕州市城区75条主次干道总长约210公里,按照平均700米设置一座计算,应有公厕300座左右,而实际仅有173座,缺口较大。造成公厕数量不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中未预留环卫设施建设用地。尤其在公厕需求强烈的老城区、商业区,旧城拆迁改造时没有配套建设足够数量的公厕,后期由于没有预留建设用地、邻避效应等原因无法增设。荆河路、善国南路、平行中路等个别路段无公厕可用

(二)公厕布局不够合理。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规定,按城镇道路人流量确定公厕设置间距为:“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间距为300-500米,一般街道间距不大于800米”。与规定相比,我市公厕布局不合理现象,集中体现在老城区人口密集区域公厕数量不足,特别是城区商业区公厕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由于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城区拆迁区域较多,有部分公厕被拆除,公厕拆除容易,原址复建却非常困难,造成公厕布局不合理,给群众带来不便。

(三)使用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公厕等环卫设施在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也将一道素质考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2016年城区公厕升级改造以来,由于人流量大、使用频繁,加之人为破坏等原因,城区部分公厕墙壁、隔断板等配套设施陈旧破损严重,需重新升级改造。在公厕管理中,经常发现有少数使用者社会公德意识较差,不珍惜公共资源,在公厕墙壁乱写乱画,或随意破坏水龙头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这些情况不仅给公厕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增加了公厕维修管养成本,还给城市形象抹了黑。

三、下步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加大新建公厕规划力度。一是按照枣庄市2023年惠民实事安排部署,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城区1座公厕新建任务和35座公厕提升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城区改建公厕工程量进行摸底统计,编制工程量清单,联系财政部门报送相关资料,为后续建设工作做好准备。新建1座公厕正在选址准备阶段。二是统筹安排公厕等城市环卫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尤其在我市东部和北部新规划开发区域,更要在规划时考虑城市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对于不按规划配建公厕等环卫设施的建设单位,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不核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对于取得许可证后不按照要求和标准建设公厕等环卫设施的,依法进行处罚,确保规划严格实施。同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公厕开放工作,发挥资源合力,弥补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在规划和用地允许的区域新建一批固定独立式公厕,在荆河路、平行路等无地可用的区域探索设置占地面积较小的环保可移动式公厕并对城区部分老旧公厕进行重新升级改造,满足市民如厕需求,让方便更“方便”。同时,积极探索运用社会资本和挖掘公厕本身经济效益,以弥补财政投资经费的不足,如采取PPP等模式进行公厕的建设管理,设置广告位等增加一定经济效益,拓宽公厕等环卫设施运行维护资金。

(三)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借助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市民文明如厕,自觉爱护公厕设施,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同时,探索设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市民举报投诉破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和曝光力度,真正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汲取您的宝贵建议,继续做好公厕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我市城区公厕卫生质量,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