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4684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时间:2019年05月2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9年05月24日
- 标 题:2019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8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网格化管理“多网融合”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8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网格化管理“多网融合”的提案)
关于滕州市政协153086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文
尊敬的政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网格化管理“多网融合”的建议》的提案,现已办理完毕,办理情况如文,请审阅。您对办理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函(或电话)告知。
特此函告。
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滕州市政协第153086号提案的
办 理 情 况
近年来,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强化精细管理举措,扎实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
一、基本情况
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滕州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市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和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16个领域的综合执法工作。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滕发[2017]44号)、《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建成区内市政园林环卫设施管理养护责任的实施意见》(滕政发〔2017〕86号),将我局负责管理的43条主次干道和部分公园广场划分为112个管理网格,配备网格人员500余人,每个网格均由城管队员、环卫、市政、园林养护人员组成,共同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进行管理处置。
二、主要探索
(一)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城管局要求,我市于2016年9月启动了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系统总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9大基础子系统和16个拓展子系统;对城区6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部件普查,基于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共划分单元网格3829个、巡查网格45个, 初步构建起权责明晰、管理高效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去年以来,已累计受理办结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6000余件,案件按时处置率98.86%,案件办理效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积极推进城管领域“多网融合”。为解决城管、环卫、市政、园林多网并存、重复巡查的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安排,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网格化工作,同时成立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对局属各单位网格布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结合管理现状最终确定112个网格布设方案,合理配置了网格员及移动上传装备,初步实现了城管领域的“多网融合”和全要素管理。
(三)努力探索跨部门网格协作机制。按照市创卫办、创城办及市政府领导要求,在创卫、创城工作中,我局积极会同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共同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多网格融合管理工作机制。在城区划分三个网格片区,由三部门分别牵头,网格片区内由牵头部门负责网格细化,每个网格由三部门执法人员联合组成,联合对城区道路交通秩序进行整治,节约执法成本,提升了执法效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下步实施跨部门多网融合提供了参考。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措施建议
虽然我局在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仍不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在综合执法平台作用发挥、监管执法衔接协调配合、执法保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借鉴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经验,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现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一是规范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平台。各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作为镇(街道)综合执法平台,与派驻执法中队联合办公,统筹辖区内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实行“1+X+Y”模式,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以各镇街综合执法中队为主体,公安、交警、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分别派驻1-2人,其它执法部门明确专业随叫随到,按照各自职责开展执法,直接解决问题。
二是构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网格体系。各镇街以社区、居委为单位,组建若干个网格,社区、居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网格长,根据辖区面积及工作量,每个网格至少配置1名镇政府工作人员、1名村(社区)工作人员和若干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加强与各网格的对接联系,实现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同时,大力推行“路长制”“街长制”,设立“志愿楼长”,动员更多的党员干部到社区村居报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三是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协调联系,建立完善联席会议、业务协助、举报投诉处置、信息共享、执法保障、执法过错责任追击、案件移送抄告、基层执法联动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合执法优势,全面提高执法效率。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集中行动,确保监管到位。
四是建立完善吹哨报道工作机制。建设各镇街数字城管平台分平台,与城区数字城管并网;加强数字城管反馈信息的接收、立案、派遣、处置、结案和评价管理,努力实现监控实时化、处置及时化,做到“不吹哨、先报到”。依托大数据搭建智慧综合执法服务平台,整合住房建设、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公安、国土资源等涉及民生问题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查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推动行政执法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实现为民服务、执法办公、案件查询、信息交换于一体,数字信息采集全覆盖和信息交流与共享,为下步全市整合建立网格化“多网”融合信息化平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