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9-0468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时间:2019年05月2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9年05月24日
- 标 题:2019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5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文明城市创建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度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5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文明城市创建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的提案)
关于滕州市政协 153057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复文
尊敬的屈枫、张晓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文明城市创建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 的提案,现已办理完毕,办理情况如文,请审阅。您对办理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函(或电话)告知。
特此函告。
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滕州市政协153057号提案
的 办 理 情 况
尊敬的屈枫、张晓冉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环卫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文明城市创建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的提案,转到我环境卫生管理处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提案中提出的建议与意见,我们进行了悉心采纳,并强化了管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滕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始终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两大关键、推行三项机制,履行七大职责”的工作思路,始终秉承“清洁城市、造福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狠抓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规范化运营”的三化管理机制,主要承担着800万平方米道路保洁;148座公共厕所和46座垃圾中转站管理;每天1000余吨生活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48处建筑工地和300余辆渣土车的扬尘污染治理;两路、两园、三馆的垃圾分类管理;以及对生活垃圾处理厂、市场化保洁公司的监督管理等工作任务。
为提升城市品牌建设,美化宜居、宜商环境,我环卫管理处不断争取资金,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保洁质量。2018年,我处投入400余万元购置天然气机洗车,争取800万元道路保洁专项资金,重点实施了“五位一体”机械化深度保洁工程,主次干道机械化保洁率达95%,同时我环卫管理处不断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创新保洁模式,摸索形成了“联合编组”作业、创新实行联机、联动压茬作业,每天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对城区主次干道逐条逐路的进行清洗,向精细化、标准化要效益、要效果,实现了由传统的“一把扫帚一张锨、一辆排车满城转”到“精细高效”的机械化保洁模式的根本转变。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我市投资600余万元在省内县级城市中率先推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创建了塔寺路、善国路、政务中心广场、市民公园4处示范样板点,建设了金河湾、光大国际和移动式体验馆,目前,正在集中精力打造垃圾分类的“滕州经验、滕州模式、滕州标准。”
二、市环卫管理处对提案意见所做的努力
代表们在提案中建议加大宣传教育,营造人人关注、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对主次干道环境卫生管理;突出整治重点,展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建立长效机制,健全日常监督机制。
一是强化宣传力度,加大执法规范。为积极营造“城市管理为了人民、城市管理依靠人民”,呼吁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市容环境意识,我环卫管理处在对外宣传报道中积极对外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实时将我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环卫文化、“城市美容师”宣传等进行报道、实时联系报社、新闻记者将我处重大开展活动、“战秋风、扫落叶”、“抗击冰雪”等对外进行报道;在宣传“拒绝车窗抛物”行为中,我市环卫管理处购置大量车内垃圾袋在城区各主次干道向机动车车主进行宣传发放;在渣土扬尘污染治理宣传整治报道中我处渣土管理办公室每天由执法人员深入城区拆迁、在建工地和渣土运输企业,通过发放《告知书》、《明白纸》、《温馨提示》等,宣传大气污染扬尘治理政策法规,宣讲治理处罚措施,将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治理措施和标准迅速传达到各建筑工地、渣土运输企业,将压力层层传导至扬尘污染防治不力的单位;在垃圾分类宣传报道中,加快建设了3处垃圾分类体验展馆,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商场“五进”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0余次,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等宣传资料10万余份,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垃圾分类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率,调动了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环卫执法规范宣传报道中,我处环卫监察中队积极规范部分门头商户、早点摊点、校园周边等区域乱泼乱倒垃圾不文明行为,采取宣传引导、执法规范等方式积极强化管理,今年以来共计规范各类乱泼乱倒垃圾行为300余起,《发放实行垃圾定时收集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致沿街单位、经营户和广大市民的一封信》3000余份,有效改善了城区乱泼乱倒垃圾的行为。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报道较好的推动了环卫保洁的对外宣传,一定程度提升了市民热爱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是完善网格管理,加大环卫治理。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化管理,全面落实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按照我局党委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压实网格责任区域和责任人,我环卫管理中心制定了严格的“定人、定时、定岗、定标、定责”的网格管理责任,网格帮包方案按照我处收费所收费人员管理的收费辖区开展帮包工作,其中北辛管理所、荆河管理所、龙泉管理所、善南管理所四个收费所共计12个收费小组100名收费人员,下沉一线每天开展帮包工作。通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完善了我处网格化管理制度,推进了我处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建设,较好的打造共管共享城市管理格局。
三是提高保洁质量,加大垃圾上门收集频次。自2016年9月份根据“创卫”工作标准,市创卫办通知将主干道垃圾箱体放置次干道的要求,将部分垃圾箱进行了撤离及在次干道选址。为解决沿街商铺倾倒垃圾问题,我局启动了电瓶车上门收集工作制度,每天坚持上午8:30—11:00,下午2:00—5:00,晚上19:00—22:00三次上门收集工作。同时,人工保洁采取全日制巡回保洁不间断的方式,开展垃圾巡回捡拾及上门收集工作。垃圾箱周边卫生按照区域保洁员定点帮包责任的方式,积极倾装、维护垃圾箱体周边的垃圾。通过措施的强化有效解决了垃圾收集不及时、垃圾箱周边卫生质量差的问题。
四是疏堵结合,长效清理野广告。成立了一支由环卫管理执法大队和一线保洁员组成的100余人清理野广告队伍,购置了铁铲、喷壶、钢丝球、多种颜色的涂料、自喷漆等清理工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粘贴的办证野广告利用喷水壶、铁铲子进行清除;对于无法擦洗的油漆喷涂类广告,工作人员利用配备的同色涂料进行粉刷覆盖、清理,保持其原有颜色和质量,避免涂抹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同时,我局在城区人流量比较集中、重要道路口路段设立了信息张贴栏,为需要发布广告的市民提供了帮助。今年以来,共清理张贴类野广告20000处,覆盖喷涂料10000余处,共出动人员1000余次。
五是加大实施机械化保洁力度,提高路面清扫标准。按照“五位一体”的城市精细化保洁模式(一洒水、二洗扫、三高护栏清洗、四上门收集、五快速捡拾)进行作业,出动洒水车16辆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洒水降尘,按照每天白天5次洒水,时间为(3:30、8:20、9:50、13:30、15:30),晚上1次(19:00-21:00),进行作业,出动大洗车20辆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白天2次洗扫作业,时间为(4:30-9:30,13:30-16:30),晚上1次(19:00-21:00)对部分路段进行洗扫作业,清洗后可达到“润而不湿,手摸无尘”的效果。出动扫地车7辆对部分人行道进行清扫作业,时间为(4:00-8:00,13:00-16:00),实行“编组作业”模式的车辆有1辆洒水车、2辆机洗车按照压茬式作业错开正常车辆作业时间,在10:00-13:00、19:00-21:00进行错时作业,确保了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高护栏清洗车一周内可完成对城区主次干道58公里高护栏的全方位清洗。机械化作业车辆每天用水2000余方。 机械化作业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有效避免道路扬尘污染,大大提高保洁质量。
六是提升公厕管理,提高如厕环境。我处负责保洁管理的城区公厕共计148座,其中市场化负责保洁管理的公厕92座。每座公厕严格执行创卫公厕标准,执行“一人一厕”管理模式,延长公厕保洁时间,重点强化夜间公厕保洁力度,执行每天不低于3次的大水冲刷频次,加大蚊蝇消杀力度,消除厕所异味。同时,公厕实行定时冲刷和适时冲刷,以确保公厕卫生时刻处于水通灯明、墙地洁净的良性状态。对于公厕基础设施维修工作,实施限时维修工作要求,小件设施维修工作不超3小时,大件维修工作不超1天,需延长维修时限的公厕及时在公厕前对市民进行温馨提示。目前,我处管理的公厕为市民提供了较好的如厕环境。
七是加快垃圾分类建设,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7月2日,我们率先启动了善国路垃圾分类示范样板路创建工作任务,北辛管理所、龙泉管理所已经对550户沿街商铺开展了垃圾分类上门宣传活动,目前累计入户496家,为沿街门市发放分类垃圾桶992个,分类垃圾袋992卷,配备垃圾分类宣传车2辆,平板收集车2辆,垃圾分类上门收集车4辆,协调餐厨垃圾收集车1辆,配备240分类垃圾桶36个。同时,善国路沿线的亭式垃圾集中收集点已建设完毕。作为全市垃圾分类的首个样板路,全体环卫干部职工发扬蚂蚁啃骨头和钉钉子精神,挨家挨户做工作,面对面宣传,手把手指导,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不断梳理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沿街商户垃圾分类的参与率、知晓度和准确率,达到“宣传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辐射一路”的良好效果。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成为我处一大亮点,目前,累计在我市事企业单位开展培训工作50余次,接待外来参观学习的考察团1余人次。
三、根据代表所提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市综合执法局将进一步加大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品位,积极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美丽环境质量。
一是以文化引领为纽带,加大环卫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到环卫共建建设中。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广大市民的认同感和敬业感。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为主旋律,通过报社、新媒体、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塑造环卫的良好形象,引导市民群众走进环卫、贴近环卫、支持环卫,营造人人参与环卫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执法规范,严厉打击不文明违法乱纪行为。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工作标准,采取上门宣传引导、执法规范、严厉打击的方式,针对部分商户、摊点乱泼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积极要求商户及摊点严格按照“一户一桶或一车一桶、垃圾入桶”的要求配备垃圾桶、倾倒垃圾。针对规范落实不好的商户,严格按照执法程序采取媒体曝光、下发整改通知、立案查处等方式严厉打击震慑一批不文明的行为。同时,加大巡查督导的频次,针对污染路面卫生及破坏环卫基础设施等违法行为将严格按照《山东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相关文件进行查处。
三是强化野广告清理,实现长效管理。为建立对清理野广告工作的长效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让居民生活的更加舒适、更加满意。在清理野广告工作中加大打击和查处力度,采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清理相结合的办法,对在道路两侧建筑物乱贴、乱画、乱刻野广告违规行为进行严加监管。同时,按照合理选址、定位设立的方式,继续在城区部分路段设立信息张贴栏,为需要发布广告的市民提供帮助,防止乱贴乱画。
四是强化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联系各类新闻媒体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引导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培训,通过专项培训、专题讲座、研讨会、参观实践等方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有关人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提高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认识度,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四是强化道路保洁质量,加大监督考核。随着市委市政不断加大对环卫事业的投入,环卫机械化保洁车辆的不断充足,我处将迅速启动机械化深度保洁全覆盖工作,城区主次干道机扫冲洗率达到100%,达到“以克论净”的精细化保洁标准。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推进对城区新增道路、广场公园等区域保洁的市场化运作,强化市场化保洁管理水平。同时,为继续深化管理标准,提升道路保洁质量,使城区环境卫生保持常态化管理效益,我局将严格按照制定的环境卫生网格化区域管理分工,严格落实《绩效等级化考核办法》,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强化层层管理效能,加强以考核促工作, 以监督促落实的工作效益,提高全局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继续为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再立新功。
环境卫生是城市的“脸面”,环卫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永恒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岗位当事业、把职责当使命,努力为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生态文化名称”而不懈奋斗。
以上答复您们是否满意,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再次感谢您对环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