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3279
- 主题分类:滕州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5年09月2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9月29日
- 标 题:滕州市2025年人大建议办理总体情况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2025年人大建议办理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今年,全市政府系统共承办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103件,目前均已办理完毕,并逐一答复了代表本人,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从建议内容分,涉及乡村振兴和“三农”方面的14件,道路交通方面的19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17件,教科文卫旅游方面的17件,社会建设方面的8件,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及其他方面的28件。从办理结果看,所提建议被采纳,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的83件,占总数的80.58%;列入计划逐步加以解决的20件,占总数的19.42%。
二、主要做法
市政府和各承办单位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推动政府工作、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压实办理责任,提升办理质效,凝聚各方合力,全力以赴做好办理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建议办理工作责任。市政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结合单位职能分工,及时对会议收到的103件代表建议进行分类整理,精准确定承办单位。4月11日,专题召开建议交办会,印发通知、建立台账,进一步明确承办责任、办理要求、工作时限。各承办单位坚持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承办科室负责人及具体承办人员分级负责制,细化任务,狠抓落实,确保办理工作落实落细。
(二)注重成果转化,提升建议办理工作质效。政府系统把高质高效要求贯彻到建议办理全过程,以钉钉子的精神把代表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果,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
针对宋先伟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滕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9月4日专题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保持定力,创新突破,跨越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帮促力度。今年以来,召开各类民企座谈会30多场(次),赴民企调研70多次,调研民企200多家(次),兑现奖补资金1345万元。已获批预算内投资项目23个,其中民营企业项目12个,占比52.2%,共获批3.473亿元。推荐申报超长期国债项目9个,其中民营企业项目5个,占比55.6%,共争取资金3557万元。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强企、兴商、富民”工程,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积极探索“零增地”“预建厂房与项目审批双链推进”等审批模式,全面深化“不再核发纸质营业执照”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大力推广“鲁执法”平台,梳理公布460项涉企检查清单,入企检查次数同比减少20%。用足用好“枣解决·枣满意”平台,开展“一企一策”培育帮促,今年以来共受理企业诉求4905件,办理满意率达97%。三是持续育强民营企业主体。加力实施“一扩两新”行动,鼓励引导企业深耕主业,做强实业。今年242个重点项目中,民企项目146个,总投资67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4亿元,占比分别为65.2%、41.8%和52.8%。鲁班数控机床、茁彼母婴三期等35个项目投产运营,联泓一体化、欣旺达锂电池回收等42个项目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以来,新开办登记民营市场主体19776户,同比增加8.56%;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民营企业98家,总数达到221家。
针对杨青霖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滕州高铁新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议”。市政府坚持“以产兴城、先产后城、产城融合”,着力推进高铁新区建设,系统实施中央商务区、临湖片区等七大片区开发,全力打造“中华善城新地标、产城融合新高地”。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速。围绕高铁新区与主城区有机融合,重点攻坚南部片区交通网络与功能配套,呈祥大道、孟尝君路已全线贯通,临湖大道(荆河路-兼爱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墨子湖生态休闲度假区东岸3.7公里环湖路已完工并启动配套设施完善。信华110千伏输变电、华润燃气天然气管网建设、220千伏枣奚线电力迁改等电、气、网工程全面实施,为新区发展筑牢硬件支撑。二是民生与产业协同迈进。坚持以“聚人气、兴商气、提品质”为导向,推动城市功能与民生需求深度契合。CBD商务区一期12栋楼宇建设全速推进,联迪创客小镇已完成24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枣庄工程技师学院8个单体已完成主体封顶,市中医院迁建项目稳步推进,同步规划的滕发翠庐晓月等3个精品住宅项目下半年启动建设。三是要素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土地保障方面,完成新能源产业园、临湖大道等重点区域2468亩土地征收流转,完成呈祥大道等项目647亩文物勘探。资金保障方面,已落实或推进的资金超25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发放资金3亿元,美丽乡村项目发放资金8000万元。
针对侯志军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严抓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我市立足“食安滕州”建设,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有力保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一是健全监管体系。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分层分级包保工作,组织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属地镇街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将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与监督抽检有机结合,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今年以来,共办理食品类行政处罚案件88起,罚没款59万余元。二是提升监管效能。370所学校幼儿园建立膳食监督家委会,“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开展“食安滕州”攻坚提升等行动,检查食品生产企业719家次,查出问题960个,责令改正88家。开展监督抽检5103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59批次,问题发现率为3.59%。三是推动社会共治。累计发布科普信息126条,高效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5335件。在重点商超、农贸市场等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监督权,全力构建多方参与共建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针对邓荣迎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创新旅游演艺的建议”。市政府立足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禀赋,深度谋划“一城一园一山一水”全域旅游格局,大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实文旅项目支撑。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博物馆全面开工,“千年故城、薛国遗址”正在进行博物馆规划设计,鲁中南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揭牌运营,鲁班纪念馆焕新开放,母祖山汉代采石场遗址入选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创新实施旅游营销“十个一”工程,进一步擦亮“墨子家乡、善城滕州”文旅品牌。二是策划打造精品力作。创排大型古装柳琴戏《铁面御史王东槐》,荣获2025年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廉洁剧目奖”;策划推出情景剧《文公问政》;沉浸式旅游演艺剧目《刘洪与芳林嫂》,在红荷节旅游季期间常态化演出。三是做好文旅惠民文章。举办民间游艺展演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动60余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1000余场;在微山湖红荷湿地、墨子科技文化城旅游区等景区景点举办大型沉浸式文艺演出等旅游演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三)深化协商共办,凝聚建议办理工作合力。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始终坚持与人大代表强化沟通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办理前,主动与代表联系,了解建议的由来、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全面地领会代表所提建议的意图。办理中,及时与代表沟通,就初步设想和预期目标与代表交流,提高办理的针对性。办理后,由单位领导带队,通过登门走访的方式,当面向代表汇报办理情况,征求代表意见,取得了代表的理解和支持。针对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10件重点建议,市政府各承办单位协同市人大有关委室开展“代表建议督办月”“回头看”等活动,采取实地调研、专题调度、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对建议落实情况跟踪问效,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以更严责任压实工作链条。市政府各承办单位将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正在解决或逐步解决的建议,认真研究措施,抓紧时间办理;对暂时办理有困难的,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落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二是以更实举措提升办理质效。市政府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格落实办理要求,注重吸纳合理建议,切实提高代表满意度,把办实事、求实效作为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办理工作从“办文”转到“办事”上来,努力做到办好一个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推动一个领域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办理质效全面提升。
三是以更大力度推动成果转化。市政府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政府督查重点事项,采取日常催办与重点督导相结合,对办理质量不高的单位进行约谈提醒、跟踪督办,确保建议得到及时高效落实,不断提高建议落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