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945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协第十六届滕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6412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协第十六届滕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6412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滕州市政协164122号提案
的办理情况
尊敬的工商联界: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对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2024年,市营商专班牵头起草了《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实施意见》,在政务服务、金融助企、科技赋能、法制护航等十个方面提供支撑和保障,各责任单位细化了工作措施,已形成了一批富有成效的工作做法。针对提案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度发力,打造最优‘软环境’”的建议
(一)多渠道收集、分类处置市场主体诉求。一是发挥“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作用,由市政府推进中心做好汇总整理,并强化涉企问题复盘分析,推动经验做法转化为服务案例、制度成果推广运用;对在镇街层面不能解决或久拖不决、反复投诉的诉求,报市政府事务推进中心汇总,向相关单位派单予以解决,同时报市政府分管领导予以协调;坚持“一线工作法”,对问题解决进展缓慢的,由事务推进中心深入一线督导解决,对问题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由市政府领导深入一线督导解决,通过现场办公会形式了解企业、项目问题情况,现场解决问题,同时调研企业和项目单位问题征询及问题解决情况。二是市委市政府督办中心积极开展“一企一策”培育帮促,调整筛选200家重点规上工业企业,由企业反向选择帮促专员,已确定65家帮促单位、200名科级干部作为帮促专员,今年以来已累计解决问题诉求60条,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销号制度,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三是充分利用“枣解决·枣满意”平台,按照“2110”限时机制办理,让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诉求简单便捷,部门解决问题迅速高效,市营商专班会同市民诉求办理中心建立联动办理机制,定期挑选重复办理、不满意的企业诉求,采取现场协商、约谈等方式重点督办,大大提升了诉求解决率,切实在全市上下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二)多方位建立政企沟通联系渠道。在日常办文、办会、办事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在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中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确保政府决策“接地气、有实效”。一是建立了决策预公开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涉及企业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在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之前(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主办部门向社会预公开征求意见;决策草案公布后,决策事项主办单位可以根据重大行政决策对公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座谈会、协商会、民意调查等方式,听取公众意见。二是建立了会议列席制度,市政府常务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会议列席人员,由决策事项主办单位提出,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公众代表、企业家代表、利益相关方等人员列席。今年以来,邀请企业家参加政府常务会议3次,参加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的座谈会2次,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期间多次征求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三是建立了政府决策公开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制定的政策,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电视台等媒体发布解读。
(三)多形式加强政策宣讲,释放政策红利。持续深化“政+银+企+服”协同工作模式,用好“政策直通车”,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部门已举办民营经济讲堂、政银企对接座谈会、举办“工赋滕州、益企滕飞”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等活动37场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方面的需求。
二、关于“金融加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一)创新金融赋能,发挥普惠效能。持续开展金融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分行业建立全市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白名单”,指导金融机构开展常态化走访对接。针对小微企业轻资产特点,积极推广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质押融资业务,降低对不动产等传统抵押物的依赖,全面为企业投资、项目落地保驾护航。积极出台助力盘活民营经济各类举措,为民营企业扩大融资夯实基础,制定一揽子保障政策,细化支持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企业,推动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二)持续深化“政+银+企+服”协同工作模式。开展惠企政策宣讲、召开政银企对接等活动12场次,梳理14家银行机构40余种金融产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等方面的需求。
(三)以优化企业金融服务流程省级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无证明”办理模式。为链主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服务效能持续提升。进一步加大政策公开、政策解读、政策宣讲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组建政策宣导队伍,全面梳理14家银行机构40余种金融产品,形成“消费品以旧换新类”“企业技改升级和设备更新类”及“乡村振兴类”等信贷产品汇编,传送至500余家服务企业,实现金融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三,关于“法治助力,增强企业‘安全感’”的建议
(一)优化法治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举办“益企滕飞·法治护航”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百名律师进企业”“理论政策面对面”宣讲等系列活动,入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内容,推动“普法宣传+法治服务”向重点工程、重要项目聚集。完善企业学法制度,针对经营主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小快灵”普法,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促进依法诚信经营管理。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帮助各商会和各企业审查规章制度和审查合同,为民营企业出具法律意见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承包合同、劳动合同、法院判决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疑释惑、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保障企业经营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运行。
(二)加大法制保护,维护企业权益。滕州市纪委监委把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四风”察访内容,共发现涉及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3条,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7起7人。司法部门联合纪委监委发布《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线索征集公示》,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四乱”等问题,最大限度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
(三)深化数字监管,推广柔性执法。全面落实“首次不罚、首次轻罚”制度,通过政策宣讲,新闻媒体等方式,多渠道提升政策知晓度,建立健全“不罚轻罚”案例库,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工作,以包容审慎监管助力企业发展。截至5月,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开展行政执法检查2586次,行政处罚2096件,适用“不罚、轻罚”清单办理不予处罚案件508件、受益主体508个,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事项3376件,减少证明材料5639项。全力推广“涉企行政检查平台”,实行“事前报备、扫码入企、事中留痕、事后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精准划定执法边界,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经营干扰。截至6月,通过平台报备日常检查计划850个,已完成727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下一步,市政府办公室将结合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聚力打造“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更好的便利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办事创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