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810032/2024-04371
  • 主题分类:新闻发布会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29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29日
  • 标  题:【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
  • 效力状态:有效

【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

8月26日上午,滕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进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四好农村路”对乡村振兴的先行引领和服务支撑作用,将农村公路与区域发展规划深度融合,科学谋划“四好农村路”建设,相继出台《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滕州市农村通村通户道路硬化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推动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滕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交通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3431公里,公路密度达229.49公里/百平方公里。一、全力“建设好”农村公路。一是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政策》等文件,加大本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设交通投融资平台,较好地破解了资金难题。2023年争取的省农发行“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政策性贷款,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滕州交通投融资平台建设入选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将“四好农村路”纳入滕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产业布局、全域旅游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促进了农村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营造了“公路围绕产业建设、产业围绕公路发展”的良性局面。三是强化质量监管。落实“三同时”“七公开”制度,实行“专业设计、专业监理、专业验收”,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农村公路进行质量评定,组织公安交警、应急等部门联合验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监管、专业监理、企业自检、社会参与”的五级监管体系。近5年来,累计投资约19.3亿元,实施路网提档升级72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1061公里,改造农村危桥39座,基本形成全域覆盖、布局合理、设施完备、通达顺畅的农村公路网络,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3101公里,密度达207.5公里/百平方公里,优良路率为80.27%,优良中路率为90.81%,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保持100%,各项指标处于全国县级领先水平。二、持续“管护好”农村公路。一是完善管养机制。实施周期性强制性保养,注重预防性养护研究,通过招标择优选择养护队伍,推动农村公路由应急性养护向周期性、预防性、市场化养护转变,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自动化检测率保持100%。二是“路长制”实现全覆盖。印发《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建立“总路长+县乡村三级路长”的“路长制”管理架构,全面落实市、乡、村三级“路长”在农村公路养护、路域环境整治、路面扬尘防治和道路绿化等方面的责任,形成了“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的养护格局。三是建设智慧公路。建设交通运输一体化平台,形成天地一体“交通综合监控网络”,全市县乡公路增设数据采集点73处、交通量调查视频监控112处、桥梁视频监控98处,16座大桥布设了智能摄像机和数据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结构变形、挠度变化和应力应变等风险隐患,桥梁安全实现健康指标智能监测。三、精心“运营好”农村公路。一是服务保障有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5A级,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率100%,全市开通公交线路75条,其中城乡公交线路46条,建设城乡公交首末场站12处、站点牌1639个,实现了行政村(居)2公里以内公交线路全覆盖。同时,形成了以市级快递园区为中心、乡镇快递共配中心为集散、村级快递公共服务站点为支撑,运行高效稳定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快递进村”通达率达100%。二是安全设施完善。落实“三同时”制度,农村公路安防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对农村公路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施工图设计,先后完成村庄、道口标志标牌1万余个、标线30.9万平方、减速带1.3万米、警示桩(道口桩)1.97万个、波形护栏2.1万米,保障了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三是探索“四新”应用。县乡道大修推广应用“冷再生”技术,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缩短了施工养护时间,实现了经济上节约、环境上保护、技术上可行。在实施危桥改造中,针对部分桥况良好、基础稳定、检测可以继续使用、位置不在主要道路上的石拱桥,采取以维修加固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技术方案,取得较好效果。县道马河桥危桥改造采用套拱加固技术,乡道东洪林桥危桥改造采用波纹钢板加固工艺,在山东省境内均属农村公路首次应用,填补了农村桥梁加固技术空白,在后续危桥改造中,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交通强市”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环两连六站场”重大交通项目部署,全力推进临滕高速、济枣高铁、龙岭路西延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大格局,高标准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高继文: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村级公路网化”“户户通”“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通村通户道路提升”等一系列全域建设活动,每年实施县乡道大修、危桥改造等项目,切实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农村公路工作中,我们结合镇域特点,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一体建设,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是规划美丽样板路。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生态产业等统筹推进,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莲青山示范样板区、秀美荆河两岸、古薛官桥、薛河梨乡等一大批美丽农村路,推进沿线美丽乡村、人文景点一体化建设,实现优势资源串点成片,助力构建“山青、水秀、林茂、岸绿、田沃、湖美、城靓”的生态格局,农路变成景点、农区变成了景区。

二是打造富民产业路。因地制宜整合生态、文化、产业等资源优势,协助镇街建设了“山水东郭”“古薛官桥”“薛河梨乡”“和美大坞”“微湖渔家”等13个“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践行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理念,通过农产品基地周边路网改造提升,建设“产业路”,打通“致富路”,有力促进了界河马铃薯生产、龙阳绿萝卜培育、姜屯草莓种植、滨湖渔产养殖等产业发展,带动发展了一批果蔬采摘园、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增强了镇域经济活力,带动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农民致富、集体增收。

三是建设精品示范路。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新建道路宽度均达到6米以上,县乡公路结构层不低于两层,村级公路路面结构层厚度不低于32厘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探索农村公路“白改黑”技术,适应农村公路重载交通不断增加的需求。坚持道路、路肩、绿化、排水、安防、公交站点、文化驿站“七个同步建设”,高标准打造精品示范线路,形成“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风景”。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通过“农村公路+美丽乡村”打造乡镇示范样板区,通过“农村公路+乡村振兴”推进通村通户道路硬化,通过“农村公路+党建示范”引领美丽公路创建,全力推出一批精品项目,展现“农村公路+”产业优势,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姚方超: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年农村公路项目进展情况:

通村通户道路提档升级。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我市制定印发《滕州市农村通村通户道路硬化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其中2024年计划新改建通村道路98公里、硬化提升通户道路100公里。在具体推进中,我局指导镇街综合考虑村居建设、村内路网、土地指标和资金来源等因素,科学编制道路建设计划。同时持续规范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实行“专业设计、专业监理、专业验收”模式,进一步完善计划管理、质量监督、建设市场监管、交(竣)工验收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品质。截至目前,各镇街正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已完成通村道路28.1公里,通户道路30.6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任务目标,科学组织、加强指导、统筹推进,全面加快通村通户道路硬化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杨斌: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四好农村路”扩面提标的建设目标,农村公路提质增效、旅游公路建设是我市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按照省交通运输厅要求,2025年底要全面消除差等路,建制村实现6米以上双车道公路通达。尽管滕州农村公路通达里程、技术标准、服务能力均处在全省县级单位前列,但也要看到差距,全市村级公路还有34公里差等路和237公里次差路影响群众出行,需要落实修复性养护措施,科学推进农村公路大中修。我局将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重点实施“4米”改“6米”村级公路改造,推动建制村逐步实现双车道公路通达,打造乡村振兴交通样板。

二是加快建设任务落实。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两环两连六站场”重大交通项目部署,重点抓好龙岭路西延工程建设,实施通村通户道路建设,指导镇街年内完成98公里通村道路提升、100公里通户道路硬化任务。同时,抓好4条县道大修和13座危桥改造,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路面损害严重、危桥影响出行安全等民生问题,促进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是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对照创建标准,深挖路衍经济,展示滕州品牌,积极梳理“四好农村路”创建资料,力争2025年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持续扩大“农村公路+”应用场景,依托古薛河、古梨园、莲青山、龙山龙湖、红荷湿地等资源禀赋,围绕乡镇优势产业布局,结合全市6个乡村振兴示范区、7个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建设,精心谋划推出一批精品农村公路项目,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助力实现农业强、农业美、农业富的目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