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4-03532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滕州经验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2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29日
- 标 题:【政务公开滕州经验】滕州市柴胡店镇:全过程公开全过程监管扎实做好“路长制”文章
- 效力状态:有效
【政务公开滕州经验】滕州市柴胡店镇:全过程公开全过程监管扎实做好“路长制”文章
近年来,柴胡店镇按照权责明确、分级管理、管养有效原则,坚持有路必养、有路必管,道路建设管理实现全过程公开、全过程监管,扎实推进“路长制”工作向纵深开展,实现镇域内道路环境干净整洁、绿化养护常态化、带动村级发展。
一、明责知责强落实,构建管理新体系。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广道路管护“路长制”,成立“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柴胡店镇关于推行“路长制”的实施意见,将辖区内4.1公里省道、5公里县道、200公里村道全部纳入“路长制”管理,设有镇级路长5名、村级路长41名、专管员41名。同时,在道路明显位置安装公示牌56块,公示路长信息及职责等内容,对沿线群众和过往车辆起到了宣传作用。二是强化督导考核。将“路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镇年终综合考核,每半年召开道路环境整治观摩评比1次。每天对人员在岗出勤情况及日常巡查整治成效进行督察考核,提升路长制工作的执行力、战斗力。三是强化政民互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建立机关干部周三驻村工作日制度,组织100余名干部到村开展工作,征求农村道路管理方面意见建议12条,全部落实解决。结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组织网格员对反馈的道路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拍照查验,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二、线上线下总动员,提高工作参与率。一是用好一户不落老办法。制作“路长制”工作宣传录音,各村大喇叭每周循环播放1次,各村悬挂宣传横幅80余幅。结合和美乡村建设,新粉刷墙体宣传标语和宣传画100余处。开展走村入户大宣传活动,组织100余名干部,向群众、沿街商户发放“路长制”宣传单2万余份。与村和沿街商户签订责任书,广泛争取沿街商户、辖区村民的支持,形成群众积极参与“路长制”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用好网络媒体新办法。用好柴胡店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把镇内“路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发布,文章平均阅读量达1000余次。积极向新华网、大众网等网络媒体推介“路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截至目前,已有30余篇稿件被上级媒体采用刊发。三是用好积分管理好办法。把村民护路行动和爱路行为纳入村民积分制管理,群众每参加1次护路行动和爱路行为,给予积分2-5分,积分累积到100分以上,可到村积分超市兑换米面油、拖把等生活用品,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爱路护路热情,在全镇形成了全民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三、建好用好共发力,打造道路高品质。一是发动多方力量。把道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工程,并纳入镇经济工作要点和镇级十件民生工程。每年年初组织各村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研究村内道路建设,并将村内修路计划上报到镇农村公路管理站,根据各村计划制定全镇农村道路计划。组织致富能手、在外经商人士、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同时与施工单位积极沟通,降低利润空间,做到惠民政策最大化,运用广播喇叭、横幅等大力宣传农村公路发展中的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近年来每年修建道路计划达30余公里。二是全面公开公示。道路建设全部资金流转统一走镇财政专用账户,严防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安全至上,组织公路站和发动群众,会同专业监理公司对建道路建设实行全程监管,全面提升道路的质量水平。结合村内三务公开,对道路建设情况,实行按月、按季、按年公开或即时公开,同时发布到各村微信群,方便群众掌握道路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三是打造精品路线。打造旅游精品环线,将镇内内刘村梨园、凤凰谷景区、葫芦套影视基地等景区串联起来,形成薛河驿站至沙庄创业园、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梨园路至薛河路、葫芦套老村至大自然公司等精品环线4条,“黄连山”旅游风景道入选省级旅游风景道。借助梨花节、采摘节等节会活动,将镇内旅游旅行和旅游景点对外发布,“薛河梨乡”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内设置旅游导引图3处,周末、节假日周边群众来镇旅游、骑行每天达3000余人,带动附近村民通过售卖特色农产品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