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18-04874
- 主题分类:文字解读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18年05月0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8年05月03日
- 标 题:《滕州市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一、研究制定《滕州市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龄人口总量急剧扩大,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而目前,医疗和养老服务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医养结合就是针对这一客观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2018年初,山东省政府全面启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工作,并制定出台了《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县(市、区)工作指南(试行)》(鲁卫办字〔2018〕15号),先行选择6个市和80个县(市、区)及部分乡镇(街道)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我市名列其中。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各级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医疗养老结合基本服务规范》,统筹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及社会各方面资源,推动医养结合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市,制定本方案。
二、研究制定《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研究制定《方案》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健康滕州建设为引领,以满足全市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医养健康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加快建立覆盖全体老年人群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强市、生态文化名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奠定坚实健康基础。
《方案》有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群众获得感。二是坚持医养结合,统筹发展。三是坚持保障基本,分类实施。四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三、《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文件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健康评估为基础,完善健康养老监测评估体系。依托市级医疗机构设置1家健康养老需求综合评估中心,鼓励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健康养老需求综合评估站。
二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实现居家服务医养结合。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辖区内居家老人提供“五保障四优先”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是以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依托,实现社区服务医养结合。鼓励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托老所等社区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嵌入式”发展或签订合作协议。
四是以规范化、标准化为重点,实现机构服务医养结合。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向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延伸,有条件的开设老年病科(区),增加老年病床数量。
五是以发挥特色优势为核心,实现中医药服务医养结合。市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加强老年病科建设,满足老年人就医需求。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和养老院,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
六是以“互联网+”为支撑,实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实现老年人生活信息和医疗信息共享利用。
七是以跨界融合为纽带,实现相关产业医养结合。推动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为旅居老年人提供健康旅游养生服务。
四、《方案》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文件主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社会保险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提高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障水平,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二是财政税收保障。十三五”期间,市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融资模式。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
三是土地规划保障。“十三五”期间,按照每张床位50平方米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设施专项用地指标。在编制各类规划时,统筹考虑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需求,做好用地规划布局。
四是行政许可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整合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打造无障碍审批环境。
五是人才队伍保障。全面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岗前教育、岗中培养、继续教育的培养体系,加大对各类养老机构专业医生、执业护士、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养老服务队伍。
六是信息化保障。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平台数据标准化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指标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