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52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9月0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9月01日
  • 标  题:2022年度滕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127号提案的答复(加快“互联网+城市安全”建设,构筑群众安全保障的智慧防火墙)
  • 效力状态:有效

2022年度滕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127号提案的答复(加快“互联网+城市安全”建设,构筑群众安全保障的智慧防火墙)

关于滕州市政协第161127号提案

尊敬的九三学社滕州基层委员会:

十分感谢九三学社滕州基层委员会对我市城市安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贵单位提出的《加快“互联网+城市安全”建设,构筑群众安全保障的智慧防火墙》提案(第161127号)已收悉,结合我局工作职责,现答复如下:

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安全工作,在上级安委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创新“安全城市大家共建、安全成果你我共享”理念,按照国家、省、枣庄部署,立足滕州实际,不断加大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加快安全发展城市创建,部署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不断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能力,夯实智慧化管理基层基础,有效遏制各类灾害事故发生。

一、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智慧化机制体制建设。按照《滕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要求,滕州于2020年建成“智慧滕州城市大脑”,依托省市一体化数据平台,建有一体化办公平台、雪亮工程、天网、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住建、e呼善应社会治理、滕城e家智慧社区(村居)、智慧应急、智能公交、智慧医院等数十个系统,并在线运行,归集各部门已有的205个应用全部上云,基本实现了“一屏通看、一网通办”,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统一平台建设管理。按照《关于印发滕州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滕办发[2020]19号)要求,对于基层安全风险的排查,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镇街吹哨、部门报到”,依靠“e呼善应”社会治理平台进行日常发现、上报、处置,由网格员通过移动终端随手拍收集上传安全隐患、自然灾害、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等各种信息数据,按照各部门处置权限进行分流指派处置,实现了信息收集、信息流转、隐患消除、结果复核、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运行。

二、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监控系统平台建设。按照《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应急管理信息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本地应急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尽量统建应用系统,并做好数据回流工作,确需市、县分级建设的,须经专家充分论证并经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科技和信息化领导机构同意。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统建的应用系统,重点开展感知网络联网和应用系统对接集成,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实施前须征得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同意,对已重复建设的应用系统,应按照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意见逐步停用或整合对接。

按照上级部署安排,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更专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我市重点行业监管部门在各自关键领域建立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平台,统一接入“智慧滕州云”在线运行。其中,燃气领域,依托滕州华润燃气,建有“SCADA”城市燃气设施监控系统,实现对燃气管网、重要调压设施、重要工商业用户燃气压力、流量、温度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确保对燃气管网监控的有效性;在门站、CNG加气站、LNG加气站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要害部位运行远程监控,有效提升了燃气安全技防能力和水平。热力领域,滕州热力公司采用热网远程监控技术,由监控平台统一对管网运行进行压力、温度、流量、热量和现场实时动态监控,对换热站热能分配进行自动调节,实现了换热站无人值守。城区热力管网已基本实现到用户站点的数据采集,并远程实时监控、调整,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功能。供排水及防汛领域,依托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建有城区污水处理体质增效工程项目排水管网智慧平台,涵盖水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系统、水务综合管理、智慧河湖、智慧防汛、智慧管网、智慧水库、工程管理和水环境管理共八大系统板块,利用探头、视频、感应等多种手段,通过数据分析、模拟评估实现安全、水质、水位、流量等多维预警,及时采取远程控制等有效处置措施。电力领域,滕州供电中心建有电力调度系统,通过D5000监控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控电网的负荷,故障,异常信号,可远方遥控站内和线路配电开关,自动隔离故障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确保一二级配电线路跳闸不越级。利用5G通信技术,建有可视化系统在线监控、无人机高空快速巡航等视频传输系统,现有线监拍装置1000余套,其中山火、舞动、防倾斜专用监拍装置324,实现189“三跨”全覆盖。智能系统对对27条输电线路38处临时施工点进行外力破坏易发预防监视,对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车辆、烟雾、火灾、侵入异物等危险因素进行24小时监拍预警、报警、处置桥梁、市政领域,覆盖21个镇街的市、镇两级智慧城管基础平台,涵盖9大基础子系统拓展建设智能车辆监管、智能桥梁积水警示、智能指挥调度、智能城管大数据数字环卫、数字市政、数字园林等16个拓展子系统,安装高清监控视频120余路,共享公安天网、建筑工地监控300余路雪亮工程8000余路,通过领导通、城管通、处置通等app应用,强化一线人员处置能力,并根据大数据信息分析,定期对城区35座、国省道87座桥梁巡检维护消防、道路交通、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和重大危险源等领域均建有视频、数据监测监控和应急指挥平台。

三、加强信息化监管数据管理。充分发挥市大数据中心已建成大数据平台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将相应数据信息上传至“智慧滕州”平台,实现多渠道数据采集,对城市运行过程各方面数据信息进行动态获取,通过市级平台统一展示,市政府各部门可利用大数据信息资源交换平台,调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数据应用服务,对于基层网格发现的问题,可通过“e呼善应”综合指挥平台及时将相关数据和关联信息推送到相关部门,便于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形成各部门负责各自领域的数据管理和日常运用,及时处理相关隐患问题,如遇自身无法解决、需上级统筹协调解决的问题,再上报至市委市政府、市安委会办公室进行督办解决的运行机制。

四、规范布设监控数据采集点位。市安委会办公室及时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经验做法切实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文件精神,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吸取事故经验教训,加强技防、物防措施,推动监管手段信息化、智能化更新,特别是与住建、水务、交警、交通、消防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建议各单位根据各自行业监管特点,制定升级改造计划,加强报警器、探头、视频监控等手段措施的综合使用,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预测、预报、预警和处置能力。

五、加强重点风险集中领域的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按照国家、省和枣庄要求,为重点抓好餐饮场所燃气用户安全防范工作,由市住建局牵头商务、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应急等部门,联合各属地镇街坚持“五个一律”要求开展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对全市4343餐饮场所燃气用户开展安全检查,全部安装泄漏报警器。在城市建成区内积极推广管道天然气、瓶改气、集中供暖和电取暖等工程,从源头上防范发生事故和突发情况发生。积极推广“智慧消防”平台系统,加强物联网、城市消防大数据库和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设,通过省市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市场监管、人社、消防、水利、气象、城管的数据交换共享,接入31家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汇聚90家重点高危企业基础信息,实现企业44个点位、智慧用电100个点位数据接入。构建“云平台+24小时服务中心+线下服务队伍”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在原有火灾预警装置上加装数据传输设备及时各单位火灾预警信息发送至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信息情况,通知火警附近的微型消防站紧急处置。

六、加强地理信息支撑系统运用。通过物理探测、卫星定位测量、数据采集、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加强燃气管道、供水排水、综合管廊等管网的位置、介质、高程、管径、走向、压力等数据收集汇总,对员工、车辆等动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建立三维坐标模型,实现立体管理。其中,在燃气领域,依托管网地理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实现管网设施坐标及属性信息采集、传输、存储、查询等功能,包括管网智能巡检系统和“一张图”IGIS管网信息一体化,管网智能巡检系统精确定位巡线人员巡线轨迹,定期优化管网巡线路径,确保管道三维地理信息精准采集,为后续燃气管网抢修维护、第三方施工监护,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滕州区域高、中压管网,已全部实现精准地理位置定位,低压管道的信息测绘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七、畅通专业协调和联动机制。市应急局承担安全生产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地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能,发挥综合协调、督促调度作用,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职责。完善《滕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41个市级专项应急预案、112个部门预案和镇街预案健全安全风险防控联动机制,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完善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下发《关于印发〈滕州市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34项创建重点任务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制定任务分工清单,收集梳理22个部门单位7大方面155小项资料,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建有市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接入智慧水务、智慧滕州时空大数据水利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林业“森林眼”视频监控系统、“电眼工程”和烟花爆竹、危化品道路运输监管系统第一时间收集上传安全隐患、自然灾害等各种信息数据,及时推送解决;21个镇街设置镇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现与镇街和重点村居视频调度功能,打通市、镇街、村居应急指挥视频调度“最后一公里”。制定《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安全生产类指标标准》,明确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考核事项,督促推进各部门加强城市安全建设各项工作。

下一步,市应急局将认真学习提案建议,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发挥市安委会办公室督促协调作用,推动燃气、供排水、道路交通、消防、供电、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各自监管特点,立足现有系统平台,开展智慧化升级改造,加强新技术、新装备运用,统筹推动“互联网+城市安全”建设,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和红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