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2-00026
- 主题分类: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滕州市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1月0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01月04日
- 标 题:滕州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效力状态:有效
滕州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科学有效应对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烟花爆竹事故),最大限度减少烟花爆竹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枣庄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滕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烟花爆竹运输、储存、销售以及生产过程中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属地为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1.5风险评估
烟花爆竹属爆炸品,对热、火花、撞击、摩擦等较为敏感,极易产生爆炸;储存烟花爆竹的库房若防雷设施失效,易遭雷击引起火灾,继而引发烟花爆竹爆炸;烟花爆竹批发经营单位因安全管理不到位或进行非法储存、经营活动,易发生火灾事故和爆炸,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6事故分级
按照烟花爆竹事故伤亡人数及损失等情况,由低至高分为一般烟花爆竹事故(Ⅳ级)、较大烟花爆竹事故(Ⅲ级)、重大烟花爆竹事故(Ⅱ级)、特别重大烟花爆竹事故(Ⅰ级)4个级别:
一般烟花爆竹事故(Ⅳ级):造成3人以下(本预案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烟花爆竹事故(Ⅲ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烟花爆竹事故(Ⅱ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特别重大烟花爆竹事故(Ⅰ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组织指挥机制
市政府成立市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和指挥全市的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1 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部组成单位如下: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应急局主要负责人。
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安委会、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市卫健局、市市场监管局、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气象局、市监委、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供销总社、滕州供电部、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应急救援专家组。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应急局,市应急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2 职责分工
2.2.1指挥部职责
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并根据救援工作需要,调度与救援工作有关的其它单位,决定救援工作所需物资征用等工作,事故扩大,超出本级救援范围的,负责申请启动上一级预案。
2.2.2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局)职责
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或修订市烟花爆竹事故应急预案;负责市政府有关部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烟花爆竹从业单位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工作,组织全市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负责建立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工作;承办烟花爆竹事故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烟花爆竹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办理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负责向枣庄市应急局报告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情况;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负责组织对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配合宣传部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2.2.3各成员单位职责
市政府办公室:承接烟花爆竹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传达落实上级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市安委会:负责烟花爆竹事故应急预案的审核工作,做好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的综合协调等有关应急管理工作。
市应急局:编制全市烟花爆竹行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监督检查各烟花爆竹企业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全市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负责建立应急救援专家组,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工作;组织开展烟花爆竹一般事故调查处理;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汇报事故情况;组织供应防护用品、用具,协助提供救援抢险的物资、材料,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人员;开展对群众进行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事故单位及相关单位恢复生产的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审核。
市公安局: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抽调警力,封锁现场,维持秩序,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负责核对伤亡人数、伤亡人员身份。
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制定事故现场爆炸和火灾扑救方案,负责现场火灾扑救,控制其它烟花爆竹产品再次发生爆炸。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搜救,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现场清理工作。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禁止非救援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
市卫健局:负责确定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指导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护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负责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及时测定事故现场环境危害的成分和程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现场遗留危害物质的消除。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定抢险运输单位、负责抢险车辆的安排调度,保障事故发生时对救援车辆的需求及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及时运送。
市气象局:负责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等气象数据。
市民政局:负责相关社会救助保障工作,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涉及社会救助工作的其他事项。
市发改局:负责组织抢险器材和物资的调配。
市财政局:负责突发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工作所需资金的保障和管理,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市人社局:负责事故单位及参与抢险伤亡人员的工伤鉴定等有关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烟花爆竹质量的鉴定,配合事故调查处理等。
市监委:对各单位履行应急救援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对职责履行不到位,影响救援工作开展的相关单位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市委宣传部:负责制定烟花爆竹事故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方案;组织市应急局等有关部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收集、研判境内外舆情,组织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有针对性地解疑解惑、澄清事实;负责对互联网信息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
市总工会:参与事故调查,组织伤亡者家属安抚等工作。
市供销总社:负责督促本系统烟花爆竹经营单位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必要时,向事发单位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装备支持,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滕州供电部:负责事故现场用电安全,保障救援设备装备用电照明的需要。
应急救援专家组:由全市烟花爆竹行业专家组成。在烟花爆竹事故的应急救援中,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向指挥部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措施,为应急处置提供其他咨询服务。
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或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事故抢险、人员疏散安置、交通管制、物资供应、善后处理等相关工作。
事故单位: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其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及采取的处置措施,按照指挥部要求,提供应急处置相关资料,配合实施事故救援及后期相关工作。
各成员单位职责中未列事宜,由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安排,非成员单位应根据指挥部安排,配合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3.信息报告
3.1报告责任主体
事故单位、属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有关部门是向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烟花爆竹事故的责任主体。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要立即将有关情况向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3.2报告时限和程序
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110、119报警及市应急局报告。市应急局应立即核实并报指挥部,同时报市政府、枣庄市应急局。紧急信息要边处置、边报告,最新处置进展情况要及时续报,事故处置结束后要提供书面报告。报送、报告事故信息应做到及时准确,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3.3报告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单位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发生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以及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请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具体事宜;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和联系电话。
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0632-5888288
4.应急响应
4.1先期处置
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应急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按要求及时报告事故信息。
接到报告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要迅速赶赴现场,视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动员当地有关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先期处置,及时对事件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情况进行评估上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严防次生、衍生灾害。
4.2分级响应
一般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响应:没有人员死亡的,三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以下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启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部门预案,市应急局负责同志应在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参加或委托他人参加事故救援指挥工作。有人员死亡的,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或者100万以上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启动本应急预案,市政府分管领导应在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参加救援指挥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派人到事故现场履行救援职责。
较大及以上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响应:发生较大或以上烟花爆竹事故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指挥部提出启动应急响应建议,由指挥部提请枣庄市按程序批准启动应急响应。请求启动上级相应应急预案。
4.3指挥协调
一般烟花爆竹事故:没有人员死亡的,三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以下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市应急局负责同志应在事故现场指挥协调处置,市政府分管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参加或委托他人参加事故救援指挥工作。有人员死亡的,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或者100万以上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市政府分管领导应在事故现场指挥协调处置,市政府主要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参加救援指挥工作。市烟花爆竹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有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应根据要求,赶赴现场或到市烟花爆竹应急指挥部协调处置。
较大及以上烟花爆竹事故:上级成立应急指挥部或派出工作组后,市烟花爆竹应急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在其指挥下开展处置工作。
4.4现场指挥部
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市烟花爆竹应急指挥部负责组建现场指挥部,成立以下工作组,分工协作并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应急工作组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
综合协调组: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应急局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协调各专业组工作,办理上级指示和批示,及时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实施救援工作检查与督查。
专家咨询组:市应急局牵头,安全专家、应急管理专家、环保、气象、事故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结合政府专项预案和企业应急预案,负责灾情分析监控、现场抢险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抢险救援中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危险源控制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尽快地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地区,检测危害程度,及时控制危险源。该组由市消防救援大队、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局、专业抢险队伍、企业义务消防抢险队伍和专家组成,由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
伤员抢救组: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分类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以及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和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医学咨询。该组由市卫健局指定的具有相应能力的医院及当地卫生院组成。医疗机构应根据伤害和中毒的特点实施抢救预案。该组由市卫健局负责。
灭火救援组: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该组由市消防支队、专业抢险队伍、企业义务消防抢险队伍组成。由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
公安管理组: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交通管制、疏导交通、疏散群众及伤亡人员身份确认等工作。该组由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辖区政府组成,市公安部门牵头。
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该组由市发改局、市交通局、辖区政府等部门组成,由市发改局负责。
环境监测组:负责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应急监测,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指导和监督环境修复工作。
新闻发布组:负责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管理工作。该组由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组成,由市委宣传部负责。
事故调查组:由政府指定相关监管部门牵头,应急、公安、监察、总工会等机关、部门参加,协助抢险,搜集有关证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会同抢险组、技术组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措施,按照有关规定,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书。
4.5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烟花爆竹事故:没有人员死亡的,三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以下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有关部门按照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部门烟花爆竹专项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配合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部门做好处置工作。有人员死亡的,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或者100万以上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市有关部门接到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后,按照本预案要求,向本部门分管负责人及主要负责人报告,组织相关人员赶赴指挥部或事故现场参加相关工作组,按要求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救援需求,迅速调集所需设备、器材;研判事故形势,事故危及周边居民时,及时组织疏散;救援力量不足时,协调驻滕部队参与救援;因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态扩大需移动现场物件时,有关部门应采取设置标志、拍照、摄像、记录和绘制现场图等措施保护事故现场。
较大及以上烟花爆竹事故:指挥部在上级指挥部或工作组指挥下开展事故应急相关工作。
4.6扩大响应
当烟花爆竹事故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或者烟花爆竹事故已经波及到我市大部分地区,直接或间接造成巨大灾害,由指挥部提出建议,经市主要领导同意,向驻滕部队或枣庄市、省有关方面请求支援。
4.7应急联动
指挥部与周边地区(县)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明确通信联络、信息共享、队伍及资源调动程序等。市政府建立完善与当地中央、省、市属大型企业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应急值守通信联络方式、信息报送要求、应急队伍物资调动程序等,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协同应对。
4.8社会动员
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后,指挥部根据处置需要,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门户网站、户外显示屏、短信等向社会公众发布应对工作提示,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自救互救,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9应急结束
一般烟花爆竹事故:由指挥部办公室评估事故控制情况,提出终止应急措施的建议,报市政府或指挥部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并向枣庄市应急部门报告。
较大及以上烟花爆竹事故:报请枣庄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按程序批准并宣布应急结束。
5.信息发布
烟花爆竹事故信息发布应当遵循依法、及时、准确、客观的原则。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指挥部应通过报纸、电视、广播、门户网站等向社会发布有关情况,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6.恢复与重建
6.1善后处理
烟花爆竹事故处置结束后,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迅速做好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事故伤亡人员由善后处理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治疗和抚恤;对应急处置中的伤亡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物资,依法依规给予抚恤、补助、补偿。
6.2社会救助
市民政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社会捐赠物资接收、登记和统计管理工作,依据有关规定对事故涉及人员提供救助和援助,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工会等组织协助卫健等有关部门开展心理咨询、抚慰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6.3保险理赔
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后,指导督促保险公司及时开展保险理赔工作。
6.4总结评估
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评估,并按规定上报情况。
7.应急保障
7.1队伍保障
应急处置队伍包括依托消防救援组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由政府有关部门组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解放军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由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社区等群众自治组织组建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
在事故初发阶段,以事故单位救援人员及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部门调动的救援力量为主,相关应急响应启动后,现场抢救以市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事故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协助。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需外部力量支援时,由指挥部报市政府协调实施。
7.2物资保障
指挥部应建立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的物资保障体系,完善重要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鼓励和引导村居、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基本的应急自救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灭火等专用车辆由市“119”指挥中心负责统一调动,现场医疗救护车辆、医务人员及应急药品器械由市卫健局负责协调解决。市消防救援大队应根据烟花爆竹事故特点,合理配备配置防护器材;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等有关部门根据任务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现场抢救专用防护器材由事故单位、消防救援大队及大型企业救援队伍自备。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抢险人员生活保障。
7.3通信保障
根据救援实际需要,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做好相关区域通信保障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指定日常联络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相关通信手段保障通信畅通。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接收、处理事故报告信息。
7.4交通运输保障
市公安局负责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应急车辆优先通行;市交通运输局在开展应急救援时开通应急特别通道,确保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装备尽快赶赴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7.5治安保障
市公安局组织实施事故现场安全警戒和治安、交通、消防管理,对重点场所、重点物资设备加大防范保护力度,及时疏散群众,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7.6医疗卫生保障
市卫健局负责组织医疗卫生队伍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相关区域疾病防控。
7.7经费保障
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应做好必要的应急救援资金储备。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事发单位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落实所需资金。
8.宣传培训和演练
8.1宣传培训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新闻媒体、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开展烟花爆竹事故应急知识宣传、培训和教育活动。
烟花爆竹事故预案发布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急救援队伍要进行预案解读培训,熟悉应急职责、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切实提高应急联动处置能力。
8.2演练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按规定做好演练评估工作。市烟花爆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应按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将演练方案、演练音像(图片)等资料及时归档备查。
9.责任追究
对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推诿敷衍、工作不力,信息报告存在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现场处置中失职、渎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不力,以及应急准备工作未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0.附则
10.1预案管理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和协调组织实施本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评估和修订。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本部门的烟花爆竹事故应急预案并报市烟花爆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10.2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7年12月21日发布的《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滕州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滕政办发〔2017〕147号)同时废止。
11.附件
1.滕州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通讯录
2.滕州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通讯录
3.烟花爆竹事故处置措施
4.应急指挥组织架构图
附件1:
滕州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通讯录
领导小组组成 |
单位 |
电话 | |
总指挥 |
王涛 |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
5513088,18863269696 |
副总指挥 |
杜茂广 |
市政府副市长 市公安局局长 |
5888299,13589616879 |
市政府办公室 |
|||
王慎平 |
市应急局局长 |
5888828,13863256117 | |
事故发生地镇政府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 |
|||
成员单位 |
市应急局 |
5888111 | |
市公安局 |
5545518 | ||
市政府办公室 |
5513232 | ||
市监委 |
5513612 | ||
市委宣传部 |
5513419 | ||
市发展改革局 |
5514858 |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5513492 | ||
市民政局 |
5513020 | ||
市财政局 |
5583592 |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5514811 | ||
市交通运输局 |
5565533 | ||
市卫生健康局 |
5513031 | ||
市市场监管局 |
5583326 | ||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 |
5514198 | ||
市气象局 |
8356052 | ||
枣庄供电公司滕州供电部 |
5583810 | ||
市消防救援大队 |
5876010 | ||
市总工会 |
5583220 | ||
市供销总社 |
5513662 |
附件2:
滕州市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通讯录
职务 |
姓名 |
单位及职务 |
电话 |
手机 |
主任 |
王慎平 |
市应急局局长 |
5888828 |
13863256117 |
副主任 |
徐美湖 |
市公安局副局长 |
17863222799 | |
刘克平 |
市应急局副局长 |
5888836 |
13963260588 | |
成员单位联系人 |
刘加栋 |
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
13563229899 | |
章朴方 |
市消防救援大队助工 |
15266609119 | ||
潘玉珍 |
市市场监管局副科级干部 |
5812365 |
13963231515 | |
赵恒旭 |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
5588648 |
13563226606 | |
于洪亮 |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滕州分局副局长 |
5881786 |
13869413588 |
附件3: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一、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报警,并同时实施切断电源、抢救伤员、疏散人群、灭火等措施以将火灾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2、采取先控制后消灭,针对火势发展蔓延情况,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3、初起少量火源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或用湿被湿布等覆盖燃烧区,使其窒息或减少火势。
4、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物和其他物品搬移到安全地带。
5、要防止火势向周边蔓延,还要防止火星溅向其他易燃物品。
6、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恻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7、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和燃烧物品是否有度等情况。
8、正确选择最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救火势。
9、现场指挥者要注意火灾动态,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等特别危险的情况,需紧急撤退时,应立即停止灭火,疏散灭火,疏散灭火人员,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全部撤退,以免因爆炸而引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扩大。
10、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保护好火灾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
二、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1、由烟火药引起的爆炸事故,必须及时、科学地进行现场救护。
(1)爆炸发生后,救护组成员马上到现场查看有无人员受伤。
(2)如伤者身上有着火处,立即用干粉灭火器喷射,扑灭火焰。
(3)立即将伤者带离现场,送到安全和空气新鲜处用醋酸洗脸部,并让伤者大量饮水,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抢救。
(4)如伤者有出现破伤出血,特别是动脉出血。应迅速采取临时急救措施,止血后再送医院治疗。
2、在爆炸事故发生中,应迅速开展自救、互救和抢救。以减少伤亡和损失,自救方法如下:
(1)卧倒自救
烟火药剂发生爆炸时,首先看到的是闪光,因为光速比声速快的多(光速30万KM/秒,声速340M/秒),因此现场人员看到较大的闪光,就应该立即卧倒,卧倒时尽量选择桌、凳架下,一只手在额前,另一只手盖住后脑,以防止砖块,杂物落下时伤及大脑。
(2)离开自救
事故发生是突然的,部分现场的职工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吓的惊慌失措,乱喊乱跑,造成了现场混乱的局面,往往会失去自救的良机。其正确的自离方法应该是迅速镇定下来,赶快离开现场,不论伤势轻重,应该挣扎出去,身姿低矮、沿墙行走,以减少事故扩大。
(3)滚地自救
药物爆炸后,紧接着就是燃烧,现场职工如果身上粘有药尘,就很容易引火烧身。自救的正确方法,当衣服燃烧后,应立即脱掉或撕掉燃烧的衣服或用湿麻袋披盖,千万不要乱跑,以免借风之助使火烧的更旺。当在没有以上这些条件的时候,应迅速就地打滚,利用滚地熄灭身上的火焰,以达到自救的目的。
(4)止血自救
烟火药剂爆炸事故中,最容易出现破伤流血,特别是动脉出血,必须尽快进行自救止血,千万不能坐等来人抢救。一般有效的方法是:指压止血法,其要领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一处,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把动脉血管压在骨面上,以止住出血,紧急情况时可隔着衣服压迫。对动脉出血用指压法止血后,需立即换用其他止血法,再送医院治疗。
附件4:
应急指挥组织架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