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81/2025-02994
  • 主题分类:滕州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滕州市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9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9日
  • 标  题:2025年度滕州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滕州市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224号提案的回复(关于提高我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滕州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滕州市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4224号提案的回复(关于提高我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建议)

首先感谢韩东阳委员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滕州市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医疗资源配置优化,积极落实各种举措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质量,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减少县域外就诊。2024年,县域就诊率始终稳固保持在90%以上,基层就诊率从52%稳步攀升至67%,取得了阶段性目标成效。

(一)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开展上一年度年度全年检查,组织枣庄市直、滕州市直、镇街卫生院专家分层次26家市直医院镇街卫生院及所有设床位医疗机构的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护理、院感、药事、依法执业方面实行了全覆盖检查考核结果与护士节、医师节表扬相挂钩,推动各医疗机构积极主动的解决质量缺陷,促进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及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制发《滕州市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3-2025年)》,组织21镇街基层医疗机构31名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专业骨干人员到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过脱产、半脱产方式跟班学习培训,作为基层专家库力量提升全市医疗质量水平。

(二)统筹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2024年5月,滕州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和儿科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县域),实现枣庄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0的突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外伤专科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定通过验收评估并纳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管理,显著增强省内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影响力和竞争力。枣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18个(人民医院16个、中医医院1个、妇保院1个),较前增加2个重点专科;6个专科纳入枣庄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其中人民医院4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争取枣庄财政资金150万元,对人民、中医、妇幼3个市直医疗机构学科建设进行奖补。

(三)以创促建提升基层服务水平。2024年,龙阳、洪绪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目前滕州市推荐标准达到12家),东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山东省第六批“社区医院”(目前滕州市社区医院加上羊庄、荆河达到3家),羊庄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复审,并成功创建枣庄市医疗次中心(目前滕州市医疗次中心达到2家)。东沙河和姜屯通过国家2024年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创建。

(四)全面提升县域药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市中心人民医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作用,在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审方信息系统建设,集中开展前置审方,加强审方工作管理和审方质量管理、审方药师队伍建设,加大药学帮扶力度,每月发布处方审核通报,提升基层药事管理水平。2024年5月成功评为山东省首批县域医共体审方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争取枣庄市奖补资金15万元,并在全省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做典型发言。

(五)全面推进医改项目建设。以全省第一名成绩成功申报省级财政支持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提升(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争取到20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报送省卫健委的《共建共享 一体推进 全面提升基层药学服务工作质量》入选“山东卫生健康情况”进行全省推广“三联三改三融合”打造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入选2024年度“创新引领医改惠民”山东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二、存在问题

虽然滕州市总体医疗服务水平高于其他县,县域就诊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但是医疗服务资源尤其是基层优质资源还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不能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

三、下步工作

一是机制创新,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争取落实“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政策,通过“十统一”管理模式,形成权责明晰、上下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优化十大管理中枢职能,建立适应县级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分级诊疗激励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二是技术赋能,打造品质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康基线调查工作,建立疾病谱动态监测机制,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疑难病症,创新四结合诊疗模式(防治结合、医防融合、中西医结合、医养结合),构建覆盖预防-筛查-诊疗-康复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同时,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名医工作室建设、骨干医师进修、产学研联合培养等方式,打造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人才梯队。三是医防融合,筑牢公共卫生服务网底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防融合培训、人员柔性流动、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疫情研判会商、传染病协同处置、公共卫生首席医师等机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型试点医院建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强化信息化支撑,建设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和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完善疾病监测、医疗救治和健康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三高共管六病同防”阵地建设,推动患者协同管理分级分类服务体系建立,深化“以人为中心”的整合式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医防融合服务,以健康驿站为中心开展门诊服务流程再造,完善健康驿站转诊预约、医保咨询代办、缺药登记等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是数智驱动,打造智慧医疗新生态。实施“数智医疗攻坚行动”,投资升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基础数据库、业务协同中心、质量监管中心,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六大业务系统全贯通打通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孤岛业务壁垒。对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三级、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标准,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化改造,推广AI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电子处方流转等智慧应用,力争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上是我们的答复意见和措施,如有不当,请予以批评指正。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献计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